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毕彦君)
一、单选题
1.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大西洋沿岸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纪,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地点不是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排除;故选A。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影响深远,他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在1553年被哪国殖民者攫取居住权( )
A.英国
【答案】C
【解析】1553年,葡萄牙商船驶入澳门海域,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当地明朝官员,窃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C正确,ABD排除。故选C。
4.明朝时,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全歼浙江倭寇的是( )
A.林则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率军同浙江的倭寇进行九战九捷,全歼了浙江地区的倭寇,故C正确;林则徐和李鸿章不是明朝时期人物,故排除AD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故排除B项。故选C。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李鸿章
B.西班牙 C.葡萄牙 D.美国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半岛
D.美洲大陆
5.下列人物中,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
A.施琅
【答案】C
【解析】根据“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成祖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与题意相符,故选B;施琅、戚继光和李白都与下西洋不符,排除ABD。
6.“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高山巨浪罕曾观,异宝奇珍今始见。舟行巨浪若游龙,回首遐荒隔烟雾。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明·马欢《纪行诗》。诗中描绘的是( )
A.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B.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
C.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D.康熙雅克萨痛击俄军的神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明”、“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描绘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对外和平交往的重要代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炫耀明朝的强大,宣扬明朝的国威,在出航途中对沿途国家还多有赠与,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C符合题意,AB项材料未涉及,D项发生在清朝,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7.16世纪时,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提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
A.荷兰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B项正确;荷兰于1624年侵入南台湾,排除A项;西班牙、日本没有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B.戚继光 C.郑和 D.李白
攫取我国广东澳门,排除C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8.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回族航海家先后七次远涉重洋,他曾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他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波澜,若履通衢。”
请回答:
(1) 这位航海家是谁?他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2) 这位航海家最远到过什么地方? 请你分析一下当时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1)郑和;目的:为了扩大对外关系,远播中华文明(远播明朝声威)
(2)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开放的对外政策。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所以材料中的航海家应是郑和;他是奉明成祖之命,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根据所学可知,郑和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根据材料可知,能先后七次下西洋,从目的看都体现了明朝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4:4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18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