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获奖演讲稿

更新时间:2024-02-20 19:34:32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李俊)

莫言诺贝尔获奖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尊敬的来宾们:

我今天非常激动和荣幸,能够站在这个重要的舞台上,向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和创作思想。莫言在此谈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刻,其实我心情复杂,既惊喜,又感慨。这个奖项,是对我创作生涯的最好肯定,也是对我一生的最好激励。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学的崛起和世界文学的多元化。

在此,我想用自己多年的写作和生活经历,回顾一下自己的创作历程,分享我对文学的理解和思考。

我是一个老家伙,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在中国山东。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极度艰苦,但家里有一本隔三岔五摇晃出来的小报,夹在城市大报和宣传资料间,名叫《青年文艺》。我靠这本小报,接触到了世界文化和中外名著,由此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和追求。可是,小村庄不被文化革命的风潮所遗漏,我也误入了“知青”中,离开了山东,到边疆插队。

那些年,我所处的环境异常艰苦,整天忙碌在农田里,常年穿在身上的只是一身粗布袜子、褴褛衣服。但是,瓦房里却总是挂着一张宣传画。那时候,我并不认为我会成为名家,但是我从各种途径接触到了飞天的概念,接触到了“绝对要把人们的生活过得比过去好”这个信念,接触到了历史和文化。我认为,文学是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之一,不仅能够记录生活,也可以超越现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映照社会,塑造人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每一位作家都是在探究一个“人”的问题。“人”这个词是如此丰富而充满深刻寓意。从古至今,世界各种文学形式的源头都是人的思想与情感。推进社会文化的步伐,需要有无数人去发掘这个路口,去深入了解人的内心。那么,我可以说,我的写作,从来都是在“这个路口”的。在我的作品中,我尽量挖掘人性、人物的深度和历史的背景,将细节、形象、情感、心碎、快乐等多个层面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不同于常规创作的视角和色彩。

2020年,我居住在阔别已久的故乡中,不断思考改变人类命运的问题。我认为,现实固然残酷,但人类总有策略和手段突破困局,而文学可以引领路。在此,我想分享我目前的一些想法——在文学的传递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的思想、能力和品质方面的优势,赋予社会多元化内涵。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不断涌现,老旧的文化和思想逐渐淡出。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应该尝试新的语言形式、思想探索、文化反思和文化切入点,增强其感染力和影响力。

文学创作是一个无限扩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在人的性格、情感、性别、价值观、品格、道德和心理等各个方面解释人的本质。同时,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虚构与历史事实不论距离多远,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文学需要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对历史、社会的反思、对生活与真善美的追求等元素的渗透,扩展人们的美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传递人类共同的情感

和体验。

文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无穷的潜力,而文学创作是一个自由创新的过程。文学创作者应该有自己的创意、思想、感情、经验和讲述方式,从而创作出独特而美妙的作品。正如同谷物的种植,需要追求优质、富含营养。文学创作也需要追求高质量和文化深度。因此,如何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开发文化多样性也成为文学界紧迫的一个课题。

文学创作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创造性过程。它不仅是艺术的体现,同时也可以探讨生命、文化、历史、社会等重要议题。文学家应该关注现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拥有新的写作视角,创造出让世界瞩目、摇撼人心的作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文学创作是一件艰苦卓绝的事情,需要不断的磨砺与思考。仅有梦想不行,需要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和科学的写作方法,拥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和对外界精准观察。希望文学创作者们认真学习、用心写作、不断涌现,以文化自信和文学实力为题材,推动文学界的繁荣和发展。

今天,我再次感谢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和广大读者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愿我们一起分享文学的美,传递文学的力量,让更多人理解和喜爱文学,创造出更加美好、多元、包容的世界。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4-02-20 19:3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179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文化   生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