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

更新时间:2024-02-12 22:15:54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姚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

1.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以善写田园著称,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船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活动2【讲授】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4.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活动3【讲授】品读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2.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5.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6.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7.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活动4【练习】巩固拓展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本文发布于:2024-02-12 22:1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116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理解   古诗   想象   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