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比较变化类选择题解法剖析--2023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解题指导

更新时间:2024-02-09 15:25:53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9日发(作者:云燕铭)

2023届高考历史解题指导: 高考历史比较变化类选择题解法剖析

近年来,新课标全国文综高考历史卷和地方高考历史卷在选择题的命题形式上,有背景原因类、表明说明类、反映体现类、比较变化类、图表数据类、推理判断类等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变化类选择题在全国和各地高考试卷选择题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值得同学们去关注与研究。

概念解读

所谓比较变化类选择题,一般是指把具有可比性的同一历史事件(事物)放在不同时空阶段或把同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事物)进行对比,从原因、过程、特点、趋向等不同角度找出其异同点。比较变化类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选择题在题干中的提示语有“都”“相同(似)”“共同”“一致”“不同”“新变化”“新发展”,或者是“反映”“体现”“说明”“表明”等,隐性比较选择题则没有明显提示语。高考历史比较变化类选择题通常命题情况复杂(以文字、表格、图片材料等形式呈现),因信息容量比较大,需要考生根据题干材料对备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推导、判断的难度也相对加大。比较变化类选择题能够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同时也可以考查考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还可以考查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

方法指要

解答比较变化类选择题,我们通常可以运用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步骤一:分解题干材料信息

由于比较变化类选择题文字信息量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大,所以分解题干材料信息十分重要。在分解过程中,我们要从题干材料所呈现出的复杂信息中,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推敲分析,重点划分梳理出题干材料是一个事物还是

多个事物比较,比较的项目是什么,每个项目都有什么信息点,明确题干材料对比较项是“求同存异”还是“发展变化”。

2.步骤二:比较项目信息总结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对甄选的有效信息点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明晰比较类型,准确把握是比较异同还是比较变化,并认真思考比较项目可以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明确有什么趋势或变化,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而非一片茫然。

3.步骤三:对接教材主干知识

从总结分析中联系所学历史教材的相关主干知识,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判断,拨开思维的迷雾,紧紧把握理性思维的主线,正确分析历史事物(事件)这种趋势或变化的内在本质,或者历史现象反映的深层原因等内容,从中确立答题的正确方向。

4.步骤四: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走完上面三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可以结合备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要立足于对接教材主干知识所得到的基本思维的正确方向,对备选项逐一比对和分析甄别,以此排除错误选项,确保所选答案准确无误。

典例剖析

【例1】(2022·山东卷·13)

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解析】本题为纯文字材料比较变化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列宁对亚洲觉醒认识的理解能力。按照上文所述的解题方法可以分以下四步:

步骤一:分解题干材料信息

对比对象:亚洲觉醒(革命)和欧洲革命。对比阶段:1913年。比较项目:“相同的理想”。

步骤二:比较项目信息总结

亚洲觉醒(革命)和欧洲革命都是规模巨大的革命风暴,都有着共同的理想(或共同的革命目标)。

步骤三:对接教材主干知识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20世纪初的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强调亚洲国家的革命和欧洲革命具有相同的理想,此时亚洲的革命意味着亚洲的觉醒,亚洲人民自觉要求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争取实现民族独立。欧洲出现的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要结束沙俄帝国主义的统治。

步骤四: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亚洲觉醒的国家并不都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如1905—1911年的伊朗立宪革命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B项错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选项发生时间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D项是马克思的革命道路设计,出自《共产党宣言》,仅是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D项错误。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革命)和欧洲革命都要摆脱或推翻帝国主义的剥削或统治,故A项正确。

【答案】A

【例2】(2021·全国文综甲卷·30)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解析】本题以数字表格命题,旨在考查考生对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经济状况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的解题步骤为:步骤一:分解题干材料信息比较对象:中国钢铁业(一个事物)。比较阶段:1931—1934年。比较项目:铁砂产量、铁砂及生铁输出量、钢铁消费量、钢铁输入量。步骤二:比较项目信息总结铁砂、生铁属于生产原材料或初级工业品,钢铁属于工业成品,从统计表可以看出,1931—1934年期间,中国钢铁业的原材料产量大,但作为工业制成品钢铁产量却比较少,严重依赖进口,说明工业基础较弱。步骤三:对接教材主干知识1931—1934年处于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国民政府制定实业发展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含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国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占领了东北后,进而策划华北自治等一系列侵略活动,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再加上作为工业基础的重工业一直是我国近代工业最薄弱的环节,这些因素势必影响到中国的工业基础。步骤四:分析选项得出答案从材料信息看,工业生产增加,处于发展状态,A项错误。工业生产发展,且此时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企业处于发展中,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实业政策,从材料信息判

断,工业生产仍呈发展趋向,C项错误。材料显示钢铁消费量不升反降,说明国家基础建设滞后,而且钢铁输入(进口)量巨大,占到了钢铁消费量70%左右(隐含只有约30%用量来自国内,严重依赖进口),故选D项。【答案】D

【例3】(2020·全国Ⅲ卷·24)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货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本题的解题思路可分解为:步骤一:分解题干材料信息比较对象:中国古代货币。比较阶段:商周至汉朝。比较项目:古代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步骤二:比较项目信息总结材料中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流通的不同类型(贝币、布币、汉五铢)的货币,其形制不断趋向规范、便携、易于保存,而货币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由此可以推知货币形制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步骤三:对接教材主干知识商周至西汉时期货币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组成部分,货币的发展演变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需要。步骤四:分析选项得出答案商周时期的贝币由贝壳充当,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为铜制,均与铸铁技术无关,A 项错误;仅从材料图片看不出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不同

对货币形制的影响,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货币形制多样,布币仅是其中一种,因此货币从商周贝币向春秋战国布币的变化并非受到国家统一的推动,D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货币的使用材质、形制均发生了变化,材质经历了天然的贝壳、人工的金属铜和铁的使用的变化,形制上则经历了从不规则到统一规范(政府统一铸币,既为了便于携带,也为了防止伪造),说明古代货币变化的趋向是为了适应商品交易的需要。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答案】B

热身演练

1.殷商统治者认为其权力来自至上的神——“帝”,因而受到“帝”的庇佑,这种“受命”是“恒常”“不易”的,为此商王尊鬼神而重祭祀。周公提出“天命不常”的思想,认为商因“不敬厥德”而亡,至上的神“天”应是有“德”的,“天佑有德”,因而主张“明德”“慎罚”。这种变化反映出西周( )

A.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

B.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

C.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

D.治国理念更注重人事

2.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33万,通常年份只维持在10万左右;而北宋平常年份的铸币量都维持在100万贯到300万贯之间,最高年份则达570万,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

A.冶铁技术的发展

B.青铜产量的提高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市场需求的增加

3.晚清至民国初年,在通商城市,以夜生活、星期休息制度及作息定时习惯为主要标志,形成了市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公共时间”;夜生活使白天劳作、夜晚外出娱乐的方式日益流行。据此判断,这一时期通商城市 ( )

A.社会文明开化已经蔚然成风

B.居民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

C.追求西式生活成为社会共识

D.市民生活观念和习惯发生变化

4.下表为1985—1995年我国三大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数据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5.到罗马帝国初期,罗马法中的家本位逐渐松弛并趋向瓦解,家子在身份、婚姻、财产、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了摆脱家父而独立的权利,历史学家梅因在考察这一家父权的历史变化之后指出:“后来在帝政时期,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这些权利的遗迹,但已经缩小在狭小的范围内。”这一变化 ( )

A.有利于将个人从传统权威中解放

B.受益于罗马帝国向外的扩张

C.反映了罗马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

D.标志着父权社会的彻底终结

6.下图是1500—1800年英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四国农业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产业人口的分布

B.欧洲农业生产出现较大发展

C.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各国贫富分化加剧

D.殖民扩张加速欧洲人口外流

【答案及解析】

1.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殷商时期认为君权神授、“天命恒常”,这种“天命观”不能给政事以有效、正规的指导;西周时期统治者吸取灭亡的教训,认为“天命”是可以转移的,为此“天命”被赋予道德内涵,将“德”的概念引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实行德政才能顺应“天命”,这反映出天命观从殷商尊神转变为周人尊神但更重人事和修德,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周公等部分统治者的思想,“深入人心”说法无法体现,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本思想和天命观的结合,而

非取代,B项错误;先秦时期王权与神权是密切结合的,而非趋向于背离,C项错误。

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表现在社会中就是货币总量的增多,故选C项。“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青铜产量的提高”与社会中流通货币的增多没有必然的联系,A,B两项错误;市场需求的增加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3.D 题干所示为晚清至民国初年,在通商城市,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作息习惯,注重周末休息和追求夜生活,这表明通商城市市民生活观念和习惯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社会文明开化蔚然成风,A项错误;B项中“大幅度提升”既不符合题干主旨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社会共识”说法有误,排除。

4.C 根据1985—1995年我国三大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可知,在此期间我国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说明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项正确。材料不能直接反映现代企业制度和对外开放发展历程,A,B两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D项错误。

5.A 据材料“家子在身份、婚姻、财产、行为等方面均获得了摆脱家父而独立的权利”等可知,家子逐渐获得了更为自主的权利,进一步摆脱传统父权社会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中未涉及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对于该变化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罗马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C项错误;彻底终结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6.A 根据材料“1500—1800年英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四国农业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可知,1500—1800年间,英国农业人口的占比大幅下降,荷兰农业人口占比略微下降,而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农业人口占比变化不明显,说明随着英国和荷兰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在加强,影响到了产业人口的分布,A项正确;欧洲农业生产出现较大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各国贫富分化加剧,

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的信息,C项错误;殖民扩张加速欧洲人口外流,但材料没有体现人口外流的信息,D项错误。

本文发布于:2024-02-09 15:2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096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变化   材料   发展   分析   历史   货币   革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