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4-02-08 13:13: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水江览)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

0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悲秋的作品,秋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难免让人感到悲伤。整首小令只有五句,但是却描绘出了一副凄凉动人的场景,表达出旅人远在他乡的凄苦心境。这首小令的前三句都是名词和形容词,作者根据意向将它们排列起来,表达出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抒发了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总之,《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主题】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写法】

1.对比映衬。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2.情景交融。

【考点】

一、理解性默写

1.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

1 / 4

2.《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

3.《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5.该曲的主旨句是: 。

6.《天净沙·秋思》中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反面拱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的句子是: 。

7.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答案】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小桥流水人家

二、阅读鉴赏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号 ,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抒发了诗人 的情绪。

2.曲中的“昏鸦”是指 。

3.这首小令描写了九种景象,渲染了 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的异乡人的悲伤惆怅之情,表现全曲中心的句子是 。

4.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2 / 4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6.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

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冬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

C.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

D.这首诗句法 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义丰。

7.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8.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9.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10.用简要的语言欣赏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1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积累句子。

(1)积累两句有关“秋”的诗句或词句。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

(3)积累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

【答案】

1.马致远 “东篱” “秋思之祖” 因思乡产生的孤寂愁苦

2.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3.萧条,冷落,凄凉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C

3 / 4

5.C

6.B

7.C

8.D【解析:“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表述不对,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西风”。】

9.深秋晚景图。

10.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1.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1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

13.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

14.孤寂愁苦,思念家乡。

15.(1)示例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示例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示例: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示例: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 4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3:1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081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游子   天涯   景物   表达   羁旅   断肠人   夕阳西下   思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