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发(作者:凤池)
关于雨的经典诗词
关于雨的经典诗词有很多,下面是一些例子:
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它描绘了清明节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以及行人在雨中行走的凄冷心境。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虞美人·听雨》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代表作之一,蒋捷以“听雨”为主线,将人生的三个时期——少年、壮年和老年的情感体验巧妙地串联起来。在少年时期,他在歌楼上听雨,周围是昏暗的红烛和朦胧的罗帐,象征着青春的无知和纵情;到了壮年,他在客舟中听雨,江面宽阔、云层低沉,远处传来断雁的哀鸣,这反映了成年后的飘泊和孤独;晚年时,他则在僧庐下听雨,已是白发苍苍,体会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世态炎凉。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脱和淡然,以及对生命经历的深刻感悟。全词如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妻子深深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家日期不确定的无奈;“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秋雨使得池塘水位上涨,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何当共剪西窗烛”则是诗人对未来与妻子团聚时的憧憬,想象着两人一起剪烛西窗,享受温馨的时光;“却话巴山夜雨时”意味着到那时,他们会一同回忆起这个雨夜,以及彼此的相思之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新春喜雨》是宋代诗人徐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春雨的喜爱和对农事的重视。
诗中“农家不厌一冬晴,岁事春来渐有形”描绘了农民对于冬天晴朗天气的欢迎,因为春天才是一年农事活动真正开始的时候,而春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接着,“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麦陇最先青”描述了春雷带来的雨水,使得菜园和麦田里的作物率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农家不厌一冬晴,岁事春来渐有形。
昨夜新雷催好雨,蔬畦麦垅最先青。
唐代诗人王建的《雨过山村》是一首描绘雨后山村景象和农忙生活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村图画。首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立即带出了山村特有的宁静氛围,鸡鸣声在雨中显得尤为清晰,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第二句“竹溪村路板桥斜”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溪、竹林和村路的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和离情别绪的唐代送别诗,诗中“寒雨连江夜入吴”描绘了一幅寒冷的雨夜景象,雨水与江水相连,似乎也预示着诗人心中的不舍与忧愁。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则表明了诗人在清晨送别朋友的情景,楚山的孤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第三句“洛阳亲友如相问”转折到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则是诗人对自己高洁坚贞品质的自信表达,即使在逆境中,他的心志依然坚定如冰,清洁如玉。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表达对春雨带来生机与滋润的赞美诗作。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春雨的及时和滋润作用,还通过对春雨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农耕生活的深切关怀。杜甫在这首诗中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雨比作有知觉的生灵,它知道何时下雨最为适宜,即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文发布于:2024-01-30 01:0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04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