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句的角度

更新时间:2024-01-25 07:26: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5日发(作者:吕良伟)

赏析诗句的角度

1.炼字

2修辞

3手法

4语言

1.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

2.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赋比兴、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 哀景写乐情等

3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

4.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5.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风格: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淡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1) 简要赏析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4分)

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开始准备寒衣。运用对偶、视听结合、名词连用等手法,写出了秋夜的静谧澄澈,营造了幽雅凄清的意境,境界开阔。

定 西 番

温庭筠

①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注】 ①汉使:指张骞。《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凡西域之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诸国,先后皆定。”张骞死后,西域人常怀念之。

请简要赏析“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拟人:赋予月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月影的情态;②视觉、听觉、心理感受相

结合:“羌笛一声”写听觉,“月徘徊”写视觉,“愁绝”是心理感受;③借景抒情:通过羌笛悠悠、月影徘徊表达了词人的感伤之情(答“以景结情”亦可)。(每点2分)

本文发布于:2024-01-25 07:2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035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合   对偶   诗歌   月影   照应   赏析   视听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