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4-01-22 00:43:59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2日发(作者:邢承国)

三一文库()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篇一: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六年级必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第 1 页 共 13 页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第 2 页 共 13 页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篇二:孔子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第 3 页 共 13 页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

第 4 页 共 13 页

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篇三: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翻译:说:“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

第 5 页 共 13 页

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第 6 页 共 13 页

9、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山市

原文

奂(huàn)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楼五架,窗扉(fēi)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愈小。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sì),与世无别,故又

第 7 页 共 13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1-22 00:4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9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   知识   知道   读书   老师   朋友   怨恨   忠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