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1 10:40:08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1日发(作者:吴祖光)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XXX的《山寺夜起》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寺中夜起观赏月亮的情景。诗中“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诗人不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被山寺中的景色所吸引,无法入眠。同时,他也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没有家,无处可归,只能在山中独自徘徊。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XXX的《春日耕者》通过描绘农民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颈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生动地描绘了农民春耕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珍视。他认为政治法令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的勤劳和智慧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这首诗中,“春醉海棠”一句用字恰到好处,表达了海棠娇艳欲滴的美丽和春天的盛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

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XXX的《唐叔良溪居》刻画了一个隐居山林的人物形象。他独自XXX思考,欣赏着门巷玲珑、野望通的美景。他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隐士的洒脱,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趣的人物形象。

颔联中的“犹”“已”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XXX的《早行》中,XXX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早行途中景物变化的特征。诗中“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通过对比山和树的形象,表现了早晨的山雾和树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变幻。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表达了诗人对真实性的思考和追求。他认为在早行的路上,真实的景象和真诚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XXX和XXX的两首诗都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现海棠的特点,XXX的《海棠》用“XXX”“红嫩”来形容海棠的颜色和娇

艳,而XXX的《海棠》则用“碧绡”“红肤”来描绘海棠的颜色和柔美。

XXX的诗用巧笔写出海棠的美丽和诗人的赞美之情,而XXX的诗则通过对比海棠和桃李的能言善道,表现了海棠的高雅和XXX对它的喜爱之情。

没有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7、

1) “竞”“闲”二字的妙处在于,它们形成了对比,表现出竹笋的茂盛和杜鹃花的清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2)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XXX送生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忧虑,同时也表现出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恩之情。

8、

1) 颔联中,“节物岂不好”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XXX黯然”则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2) 诗人的“黯然”源于对时局的忧虑,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不确定,以及对自己的过去的反思和悔恨。

9、

1) “竞”和“闲”二字的妙处同上。

2)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忧虑和不安。

10、

1) 第二句中的“应俗”用得好,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己的追求的坚持。

2) 诗人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的自我反省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11、

1) “卢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清幽、幽静、深邃的特点,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和自然之美。

2) 尾联写荞麦花,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XXX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12、这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桃花、柳树、鸟鸣等景象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的图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闲逸生活的向往。

17、初见嵩山XXX

北风吹雨,数峰清瘦出云来。这句话妙在表现了嵩山的高峻和清瘦之美。

诗人年来困顿,但因有嵩山豁然开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嵩山的喜爱和敬重,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苦涩。

18、秋日XXX

诗歌前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和关心,表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诗歌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9、XXX

颔联表达了诗人对齐XXX美景的赞叹和喜爱,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苦涩。XXX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赤壁历史的敬重和对蓑翁的羡慕和赞叹。

20、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表现出榴花的艳丽和美妙。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XXX和美好事物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苦涩。

21、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作者通过描写“露”“月”“泉”“鸟”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幅静谧清幽的夜景,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苦涩。

1).将文章格式错误删除后,改写如下:

2.“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这两句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句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泉和山鸟赋予了人的特征,使得诗歌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22.古风(其三十九)

XXX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XXX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XXX,看到天高地阔、万物凋零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XXX《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鸩鸾竞巢于恶树之中,而XXX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行路的艰难和险阻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3.酒楼秋望

XXX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XXX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豁达洒脱的情感。其中“秋水碧连天一片,XXX映日三竿”这两句,描绘了秋景的美丽和壮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与《过零丁洋》尾联的悲壮和悲愤不同,本诗尾联的抒情方式更为豁达洒脱,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对于世事的淡然。

24.再过金陵

XXX

玉树歌终XXX收,雁行高送XXX。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

XXX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诗景物描写的异同。

答: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但是描写的角度和手法不同。《再过金陵》通过对于江山兴亡的反思,描绘了金陵城的凄凉和客人的愁苦;而《石头城》则通过对XXX、明月和雁声的描绘,表现了金陵城的美丽和壮观。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再过金陵》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山兴亡的深刻反思和对于客人命运的关切;《石头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陵城的美丽和壮观的赞叹和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XXX无限XXX,笑指中流羡尔归。

改写:烟岛远去,XXX漂泊。XXX上的雾气散尽,鸳鸯织机上的梭子快速穿梭。XXX的女子在XXX上无限欢笑,向你指着中流,羡慕你的归去。

2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XXX寄元中丞

XXX

XXX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吹寒角,独戍临江夜泊寒。

XXX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长沙过贾谊宅

XXX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XXX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XXX何事到天涯!

1).两首诗颔联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首诗的颔联都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在表现手法上,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的方式,描绘了夕阳、秋水、孤城等景物,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而第二首诗则通过写人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XXX的怀念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2).两首诗第二句中“楚客”各指谁?两首诗都写到了XXX,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第一首诗中的“XXX”指的是诗人自己,表达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而第二首诗中的“XXX”则指的是XXX,表达了诗人对XXX的怀念和对XXX的感慨。两首诗都写到了XXX,表现了诗人对这位楚地名士的敬仰和景仰,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逝去人物的怀念之情。

3、这首诗通过拟人手法将“醉”形象地赋予了春天的美景,不仅XXX被春色陶醉,欣赏XXX的人也被陶醉其中。诗人表达了在春天里的陶醉与闲适之情。

4、这首诗塑造了XXX这位世外隐士的形象。XXX过XXX的居所反映了他的隐士身份,颔联写出了他的闲适、淡泊心境,颈联描绘了他的隐居生活,尾联赞扬了他高洁的情操,表达了诗人的仰慕之情。诗中的“犹”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己”字则表达了他的惊悟之意。

5、这首诗比喻了朦胧之美。首联突出了“认未真”,颔联描写了早行者的错觉,颈联转写途中景物“认渐真”,尾联流露出惯于早行者的感慨。

6、这两首诗描绘了XXX的娇嫩之美。第一首通过拟人手法描写了海棠叶和花的美,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完全写尽海棠的美,表达了喜爱之情。第二首通过比喻手法和用典,描绘了海棠的娇嫩之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7、这句诗用“竞”字和“闲”字对仗,生动地描绘了绿竹和红花在春天里蓬勃生长的景象,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生气。同时,“竞”字和“闲”字也分别表现了嫩笋争相滋生和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

心境宁静。“皇帝的XXX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贬谪生活的不满。但作者仍希望能够在南方的瘴气中度过余生,不愿虚度光阴。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8、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典型的季节风物,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风景的热爱。没有使用系词,全由名词叠加而成,没有半点雕饰,简洁明了。

9、22.诗中通过描述嫩笋和杜鹃花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蓬勃生机和清闲自得的意象。同时,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反衬出作者无所事事、不被重用的愁苦之情。

23.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XXX的感激,同时也有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和未来的担忧。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10、20.诗中用“醉”来形容春意之美,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海棠和欣赏春色的人的陶醉。这表达了作者在春天里的陶醉和闲适之情。

21.首联表现了诗人对XXX的赞美和喜爱,颔联和颈联则表现了官场生活的苦恼和厌烦,尾联则表明了作者能够坚守自己的品格。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11、16.诗中通过描写XXX的环境清幽、幽僻,表现出作者远离尘世的心境。老树、泉水、沙石和群峰的描绘,更加突出了环境的美好。

17.诗中通过荞麦花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品行的孤高和访问的季节是春天。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和XXX也在其中体现。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12、14.诗中的意象包括红桃、XXX、落花和啼莺,通过绘形绘色的手法,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维。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15.文章描述了闲适恬静的心境,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2.初见嵩山,作者感到惊喜和亲切。作者之前奔波劳碌,靠着青山开阔的情怀支撑,所以对嵩山充满期待。作者通过描写雨幕被拉开,嵩山从云层中耸现的方式,表达了惊喜和亲切之感。

18.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兄弟之间的孤独。在生活上,弟弟独自樵苏,而我则流浪在江湖;时间上,儿女已经长大,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空间上,我们相距千里。诗人运用比喻、对偶和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描写秋日落叶和夜雨残灯,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

19.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壮志难酬。颔联描写了诗人XXX赏水,XXX,颈联则描写了XXX人散,酒醒XXX,诗人倍感孤独寂寞。诗人通过对比当年英雄在XXX和如今只有XXX坐此钓鱼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但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

20.这首诗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了榴花的绚烂多姿。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榴花,而是通过描写榴花给人的感受来表现它的美丽。第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则通过暗喻才华横溢和才华不被赏识而无法施展的方式,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慧眼识人才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21.这首诗通过描写月夜西园的意象,营造了空旷凄清的意境,表达了谪居僻远之地、情怀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通过描写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和山鸟鸣叫的方式,表现了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强化了夜的静谧。

22.这首诗表达了对XXX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3.这首诗通过俯视和仰视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XXX和XXX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之情。

2.本诗尾联与《过零丁洋》不同,前句直接抒情,将个人感情融入历史,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表达更加激越的愤慨。

24.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的凄凉衰败之景,但包诗运用拟人手法,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XXX则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XXX借古讽今,表现了对安史之乱后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败的悲愁,而XXX则抒发了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

25.通过描述鸳鸯羽毛的鲜艳和夕阳的璀璨多彩,展现了鸳鸯的美丽和多情。而采莲姑娘的心理则通过羡慕鸳鸯的相逐相呼、双宿双飞、难分难舍的情感来表达。

26.两首诗都通过景物来寓情,但第一首诗颔联分别写实景和虚景,虚实相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真挚。而第二首诗则通过描写故宅的萧条冷落和诗人的孤独落寞来表达对XXX的景仰向慕。

本文发布于:2024-01-21 10:4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8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表达   表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