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1-20 08:22:32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20日发(作者:曹亚范)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案例1 信念的价值

美国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皮尔·保罗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在他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什么“优生”和“差生”之别。因而,他对所有学生都给予热忱的鼓励,从而在他们心中竖起一面旗帜,而孩子确实是需要鼓励、需要有一面旗帜的。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叫罗杰·罗尔斯的学生后来成为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恶劣,充满暴力。罗杰·罗尔斯所在的诺必塔小学的学生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有一天,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长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飘在罗尔斯的心中,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说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信念,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鼓励,能够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动力。

——据厉尊:《别让自己的提醒晚到一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改写。

阅读上文,请分析:

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总喜欢在学生中分出优的、差的,并给予不同的态度——对所谓的“优的”“好的”当然是锦上添花;而对所谓的“差的”“坏的”,则往往是“雪上加霜”,这样的教育方法其实是与教育的宗旨相悖的。请说一说,是什么力量使得罗尔斯终于在51岁那年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的?这些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案例2 学习方永刚 理想信念不动摇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感人事迹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由一各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

他信党、爱党,对党无限忠诚。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誓词中有这样四个字--"对党忠诚",方永刚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了这一誓言,他把学习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毕生追求,并为之而奋斗。

他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二十几年中方永刚带着深厚的感情和真诚的信仰,潜心研究,并联系实际创作了多部理论专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享盛誉的方永刚并未课前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做一个亲身实践者,他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带到了群众中去,从此机关、院校、工厂、乡村遍布了他的足迹;三尺讲台上留下了他辛勤的汉水。

他爱岗敬业,忘我无私。方永刚身患晚期癌症,病魔折磨着他的身体,却摧不垮他钢铁

般的意志。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是拖着术后虚弱的病体继续着他的宣讲工作。他贴近生活、深入浅出、诙谐风趣的宣讲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在改革开放日渐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习方永刚精神,时刻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热爱党、信赖党、忠于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侵蚀,同时还要将理想信念落到实际行动中,立足本职,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为实现我们的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

案例3、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访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

胡晓 徐启建

冬天的北京。阜外大街旁的一座小楼里。一个到处是花草和小鸟的房间,83岁的霍懋征老人在其中穿梭,就像60年来她在孩子们中间穿梭一样。空间里漫溢着爱、安详和静谧。

“何永善……”、“王翻身……”,霍懋征老人的谈话中总是时不时地蹦出这样那样的名字。他们都是她的学生。几十年前的,十几年前的,几年前的。

霍懋征,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也是我国小学教育战线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1921年9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市的一个教师之家,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主动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60年如一日在小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被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为“国宝”,被薄一波誉为“一代师表”。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对她进行了多次接见和充分肯定。

霍懋征老人最近的大事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霍懋征教育思想的研究纳入了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国家重点课题。而专门介绍霍懋征教育思想的《真善美的丰碑——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也刚刚分别由中华书局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对于一个已经在教育上探索了60年而至今没有“退役”的优秀教师来说,她的教学确实是具有了史的研究意义的。在这个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教师由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为现代教育思想的缩影,也感觉到了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探索中的潜在脉络。

我对这个工作“上瘾”

1943年,霍懋征大学毕业。

“让我去二附小吧,我想当一名小学老师”。得过很多奖学金,身为北师大数理系高材生的霍懋征的请求让人出乎意料。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人们对霍懋征“惊世骇俗”的选择大惑不解。但是,她的想法简单却又坚决:“我喜欢小孩子,更重要的是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我愿意做打基础的工作。”

于是,霍懋征成为了师大第二附属小学(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教师。

回想起这个放弃大学教职,而选择做小学教师的决定时,霍懋征老人的回答很有意思:“我对这个工作上‘瘾’!”

“教师是一种职业,但在我眼里更是一项事业。这种观念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霍懋征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爱这个事业”,教育是一个事业,不是一个职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好的教师的标准”,在霍懋征看来,只有深沉的四个字“敬业”、“爱生”。

从“职业”到“事业”,这也许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必经之路。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支撑就是思想支撑,也只有这样的思想支撑,一个人才能在自己选择的区域内排除万难取得成就。

刚迈出校园的霍懋征喜欢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但是,站在三尺讲台,这个半大的孩子,掩饰不住自己的窘迫和不知所措。在旧社会,老师之间都互相提防着。向老教师讨教教学经验?简直是异想天开。老教师们冷眼说,你一个大学毕业生连小学老师都当不了吗?

霍懋征于是只好偷着向老教师们学。平时,霍懋征总是细心观察,从老师们的谈话里琢磨体会。而有时候,她则会抱着一大摞作业本,躲在其他班教室外面的台阶上,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偷偷听课。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我觉得自己从此才真正是如鱼得水。”霍懋征说。正是这时,霍懋征接触了苏联以及国内的诸多专家,她十分珍惜这些难得的机遇,在专家的指导下,她认真地钻研和实践,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以讲为主、以读为辅”的“讲读法”语文教学法。

1956年,霍懋征被授予全国首批“特级教师”称号。1961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这一段的经历,改变了霍懋征一生的选择。

在运动中,霍懋征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群众专政,没有自由,要参加劳动改造,一年零九个月都不能回家。外校的中学生们到她所在的学校造反,看守这些“牛鬼蛇神”的女孩子们,开口就骂,抬手就打,一个突如其来的惨祸更是让霍懋征五内俱焚:13岁的幼子被人扎死,15岁的女儿被吓傻……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就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孩子吗?”霍懋征心如刀绞,但在痛失爱子的悲恸中,她也反思起了教育:“我们到底要教什么?”

“最关键的,我们要先教会孩子‘做人’。”这是霍懋征最后思索的结果。

1978年,霍懋征迎来了事业上新的春天。霍懋征想:“我终于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了。我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善良。”

组织上希望她能出任北京市实验二小的校长,霍懋征的态度无比坚决:“不!我的生命在课堂,我的事业在课堂,我要重新回到课堂中去,而且,我要教语文。”

改行教语文的想法是霍懋征深思熟虑过的。“语文,是育人的,是‘文’、‘道’的统一。”在她看来,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类灵魂最有力的工具,来得更直接些。“文革”带给她的心痛,已经让她深深地感到了“塑造灵魂的重要性”。

而解决“灵魂”问题,霍懋征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能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建国初盛行的“讲读法”,这种教学法存在读得少、学得慢、效果差、时间费的弊端。孩子们整天忙得团团转,却读不了多少书。针对这种弊端,霍懋征提出了“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16字改革方针。

霍懋征大胆地拿她所教的班做起了语文教学改革试验。当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反对,他们说:“霍老师,您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了,您可别胡来啊!”但是,霍懋征坚定而理智地坚持了下去。第一个学期,教材里的文章只有24篇,而霍懋征却教了学生95篇优秀范文。1981年,全北京市最后一次统考,这个实验班的考卷被编为“303”号,面对这样的一沓卷子,阅卷老师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给分。最后,班里46名同学,有44名同学的作文被评为“一类文”,另外两名同学的作文被评为“二类文”。而且这些作文中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总评分为97.46。

霍懋征和她的实验班轰动了全国。在1979年吉林长春召开的23省市中学语文教学会议上,有很多老师提出:语文教育不应该夹杂思想政治教育,否则便会导致两败俱伤。霍懋征坚决反对这种“两败俱伤论”,她坚持语文教育就应该是“文”和“道”的统一。霍懋征认为,语言文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割裂的。

“既然你这样坚持,那你给我们上一堂公开课,体现一下‘文’、‘道’统一”,专家们将了霍懋征一军。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霍懋征的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打鼓:“以前从未来过东北,从不知道东北的孩子怎么学习的,我能上好这堂公开课吗?”后来,她索性豁出去了:“上好了,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那就可以给其他教师一些启发,如果砸了,那我也可以自己改正,不断进步。”

霍老讲的课文是《毛岸英在狱中》。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敌人拷打杨开慧,审问杨开慧,岸英亲眼看到多次妈妈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却宁死不屈。他牢记妈妈的嘱咐,什么也不许对敌人说。”霍懋征认为“多次”一词在这段话里分量很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于是,在课上她引导学生反复读这段话,然后提问:岸英为什么能战胜敌人?学生有的说:“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有的说:“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要解放全人类。”这些带着成人套话痕迹的回答,显然不符合当时只有8岁的小岸英的思想实际。她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中的那段话,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深入感悟“多次”这个词的含义。学生想象着杨开慧妈妈一次次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却英勇无畏的表现对岸英的深刻影响,终于明白了是妈妈的言传身教使岸英有了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智慧。学生在读这几句话时热泪盈眶,怒火满腔。在场听课的人也大为感动。课成功了,与会的老师、专家都心悦诚服地肯定了霍老师的看法。

20年前的“素质教育”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在大谈新课程标准,其实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早已经贯彻了现在的‘新课标’所提出的许多理念。”霍懋征的女儿、曾是北京一所著名中学校长的赵蠧评价说。

“新课标”提倡“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霍懋征早在1978年的语文实验班的改革中,就已经成功地实践了这些理念,创造了“读讲法”。

而现在大家大谈“减负”,霍懋征却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负’”。

“在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创出最大的课堂效应。”在“纪念霍懋征从教60周年研讨会”上,霍懋征再次重申了她的这一教育教学思想。“现在学生的负担比较重,体罚学生的现象也不绝于耳。有些老师说,课上时间不够用,就要让孩子多做、多写、多抄,我坚决反对这种看法。”

那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呢?霍懋征有两个“锦囊”:一是精心备课:精讲,讲精华;多练,按照规律性知识,针对学生的缺陷和薄弱点,有方法、有目标、有效率地练;合理的组织课文。二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一向强调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直牢牢占据主宰地位。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霍懋征的每一次讲课,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互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点拨、示范、总结、质疑,学生则是自主学习的主体。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霍懋征的课外活动,就搞得有声有色,将学生们从书本堆中解放出来,把“课外时间还给孩子”。这里头的故事可多了去了。小学生易写错别字,怎么办?同学们说:“谁写错一个罚抄十遍。”“谁写错了不让他回家。”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于教

师的“罚”。霍老就不,她组织学生们成立了“错别字病院”,按照错别字的多少,分别选出了“重病号”、“病号”、“大夫”、“院长”,并向家长们汇报。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的错别字越来越少。

她组织了很多课外活动小组,如“小图书箱”,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翻阅成语;“小药箱”,学习简单的救治,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医生,还写过一篇文章《小药箱和大大夫》。她还带着学生搞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自去听、看、说、写。学生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并将所见所感出了板报。家长会上,班干部向家长汇报调查研究的成果,孩子们自己拿着小指挥棒,指着展板向家长介绍,其他班的老师也都来领着学生排着队来参观……

用爱支撑的教育艺术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曾说:“霍懋征之所以成为一代师表,其主要特点是教育艺术和教师人格高度的统一。她的教学艺术是人格化的教学艺术,她的高尚人格是倾注爱心,富有教育魅力的人格。”

爱学生不仅是母性的关怀之爱,更是一种“师爱”,是在平等、尊重和民主之上构建起来的“爱的艺术”,这种艺术,贯穿于霍懋征60年教学生涯的一切方面。

“60年,我没有丢掉一个学生,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没有告过学生一次状。”霍懋征老人说。

霍懋征的学生中,有刘少奇的孩子,有朱德元帅的孙子,有薄一波的孩子,也有工厂女工的孩子,有淘气得差点进工读学校的孩子。然而,“什么样的孩子,在我这里都是平等的。不管什么样的孩子,我总相信要是很好地去教育他,个个都能成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她的两个观点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她的学生都争着说:“霍老师最爱我了”,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爱的感受。

“娘啊,娘啊……”,霍懋征曾经接到过一个电话,拿起听筒就听到了这样的话。那是霍懋征老人的学生何永善的声音,他现在也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他当年留过两次级,没有一个老师愿意要他,外宾来参观的时候,老师甚至要把他藏在厕所里。校长实在没有办法了,决定将他送到工读学校里去。霍懋征却把他要到了自己的优秀班级里。“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要得给他做人的机会,应该让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现在的何永善经常打电话叮嘱“妈妈”要保重身体,还常常带着自己的媳妇孩子来看“妈妈”……

1999年,30多名毕业生邀请霍懋征老人聚会,霍懋征老人带去了一叠她78岁时骑在牦牛背上的照片,彭清一教授在背后题了一首打油诗:“人生七十古来稀,骑上牦牛变十七。挥手扬鞭千重意,晚辈我等要牢记。”那些当年的孩子,现在成为了教授、医生、编辑、官员……都是50多岁的年纪,也都鬓发添白,他们排着队伸手来接霍老的照片。在那一刻,时空陡然回转,霍懋征老人眼前出现的,仿佛还是那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同学们,45年前的今天,你们每个人都伸着小手让我检查卫生。今天,你们每个人都伸着大手来接我的礼物。我是你们的小学老师,我是世界上精神财富最富有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爱”,滋润着霍懋征的每一个学生,感动着每一个家长。“爱”,也让霍懋征老人的心中充溢着幸福的情感。1993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霍懋征从教50周年研讨会”上,霍懋征老人将自己的感受归结为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她说:“做一名老师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3—11—17)

案例4 张立勇:扬起生命新的风帆

高华龙 陈雯

张立勇,一个从赣南山区崇义县新坑村獭坑组走出去的打工青年,今年29岁。他一边在清华大学食堂打工,一边坚持自学英语8年,参加托福考试成绩高达630分,今年即将获得北京大学本科文凭。他的好学,他的发奋,他的艰辛,他的成功,为人才济济的清华北大学子折服。5月30日,他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侃侃而谈。至此,先后有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十多家海内外媒体作过专题报道。他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为赣南老区人民争了光,展现了新世纪江西青年的时代风采——

“你们放心,我以后还能上大学”

张立勇家住在崇义和上犹两县交界的陡水水库库汊里的一个边远而闭塞的小山村新坑村獭坑组。

闭塞导致贫困。张立勇从一出生就别无选择地和贫困结缘。村子里山上的林木全部划归水源涵养林予以保护,两亩深山冷浆田就是全家人的“饭碗”。老实巴交的父母勒紧裤带望子成龙,借钱借米都坚持让三个细伢子上学。单薄瘦小的张立勇也下决心为父母争口气。从小学一年级直到考上县职业高中他都一直名列前茅。

正当张立勇和其他同学一样朝着考大学“跳出农门”理想迈进的时候,家境却越来越窘迫,几十元的生活费用常常接济不上。他不得不向同学借钱买饭。望着家里常年漏雨的老屋,望着父母为全家人的生活累得过早佝偻的身影,望着还在读初中和小学的弟弟妹妹渴望读书的眼神,一到高二下学期,18岁的张立勇作了中断高中学业的抉择。他把全部中学课本装进木箱带回家,父母不甘儿子回家耕田,三番五次劝说继续读下去。张立勇却懂事地安慰家里人说:“我只不过暂时把上大学的事往后推,你们放心,以后我还能上大学。”

“英语是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立勇回家务农,跟着父亲上山砍竹,织篾缆,刮松脂油,挖笋,下水放排,捕鱼,只要能增加一点家庭收入的零工,他都拼命地干。家里的两间老屋早已破烂不堪,每逢下雨天,屋里的积水像个泥潭,19岁的张立勇说服父亲,坚持要推倒老屋做一幢新房,挑泥,运木头,几次累伤了腰,在工地上奋战了一个冬天,全家人头一回住上了新房。

读书、建房,家里欠下了4000多元的债务,在穷山沟里打工要赚这么多的钱,不知要哪一年才能还清。父亲卖掉了两捆篾缆,筹得90多元路费,就这样,张立勇带上自己的课本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涯。

第一次外出打工,张立勇经老乡介绍落脚在广州一家竹艺厂,一天12小时都在流水线上。不久,他又进入了广东从化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那些玩具全部销往国外。订单是英文,纸箱的字是英文,标的尺寸也是英文,不懂英语,在这里工作就像一个“睁眼瞎”一样,自己出了差错都不知道。

张立勇从帆布包里掏出英语课本,又买来英语词典当助手,对照着包装箱上的英文,

一个个蹦出汉字,每弄懂一个字,他都像喝了蜜一样,对学英语的兴趣油然而生。

那年秋天,厂里来了一批前来考察的外国客商,他们娴熟的英语让张立勇羡慕不已。来到自己岗位的时候,张立勇大胆地用英语说出了产品的名称,博得了客商的夸奖,这一下引起了玩具厂老板的注意。

随后,张立勇买回了更多的英语资料,开始在厂子里帮助老板做简单的翻译。然而,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任务,张立勇只能断断续续地学习英语。1996年,叔叔从北京打来电话,介绍他到清华大学食堂打工,玩具厂的老板再三挽留,表示愿意把张立勇的工资涨一倍。清华大学是自己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张立勇毅然辞工北上清华,在第1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

第一次走进清华校园,张立勇感觉清华园真大,清华的学子真幸福,清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他如沐春风。清华大学的校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给他的启示很大。他恍然明白,贫富不能选择,只要自强不息,未了的“大学梦”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以实现。

行胜于言。张立勇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学知识的突破口,开始了艰辛的自学道路。他要紧握这把与时代同行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

“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是成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自学的艰难,张立勇还是始料未及,月薪微薄,他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他的“先生”。他每天早上4时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腿软,人困马乏,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后来,张立勇发现喝烫水能治瞌睡。每一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

张立勇天天晚上学到后半夜,集体宿舍只有天花板上镶嵌的一根荧光灯。同宿舍10个兄弟支持他学习,逐渐习惯了开着灯睡觉。过了一段时间,他心里不忍,自己搬出来了,租了一间5平方米的平房。床头前,贴上了座右铭“在年轻人的辞典里永远没有失败这个单词”。桌上贴上了学英语时间表。早上起来学1小时,午休时学40分钟,晚7时半下班学到凌晨一两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即使是食堂师傅吃饭的15分钟他都要挤出8分钟,躲到放碗柜背后的一个角落里背英语单词。

寒来暑往,8年了,张立勇天天坚持按时间表的安排走。打牌、看电视等等爱好都让位学英语了。寒冬腊月,没有暖气,他围着炉子看着书。酷暑炎夏,蚊子嗡嗡,他摇着扇子写着字。他把自己几百元的工资全都花到了学英语中,买不起新书新磁带,张立勇找旧书摊买二手书,买二手的磁带。为了找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他就找到教学楼的公共教室,第一次去教室看书,他生怕被学生认出来。去的次数多了,他逐渐融入了清华学子群体。

看了大半年英语教材,听了大半年英语磁带,张立勇自我感觉挺好,可在人前就是张不开嘴。傍晚,他来到闻亭旁的清华园英语角,凑过去听人家说。一个男生走过来,跟他用英语打招呼,他哼哼哈哈应付着。根本就不是会话,而是一个个地往外蹦单词。“说得不错,我能听懂,只要大胆张嘴说,慢慢就熟练了。”那个男生的鼓励,催发了一棵开始说英语的幼芽。

从此,清华、北大、人大的英语角,多了一位农民工。8年了,他几乎每周坚持去一次。他大声问候每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大胆与他们交谈。那些曾经死板甚至毫不关联的单词和句子,在他嘴里流淌出来。张立勇加入清华大学英语协会,为了创造交流条件,他还主动找到外国留学生进行采访。英语口语和听力也在不经意间从量变到了质变。他先后拿下了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

2001年,张立勇参加了当年的托福考试。成绩下来,是630分。一般托福考试满分为670分,这个成绩就是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高材生也很难达到。清华学子折服了。一时间,在水木清华BBS论坛上,关于张立勇的话题成了热点。去年暑假,清华大学餐饮服务中心开办首期餐饮服务人员英语培训班,张立勇被中心主任指定为惟一的主讲教师,清华大学校长亲自接见了他。国内外媒体纷纷追踪报道他的事迹。

“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

在四年前,张立勇就报考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对外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天道酬勤。现在他已经拿下了大专文凭,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取得本科文凭,圆一个迟到了十年的大学梦。

张立勇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他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常常告诫自己,始终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骄傲,没有自满。因为媒体的宣传,使他很快成为了一个知名人士。国内外许多公司和院校向他提出了高薪聘任的意向,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都唾手可得。然而,面对诸多的选择,张立勇却婉言谢绝。他说,考托福只是为了检验自己学英语的成果,虽然得了高分,他还需要继续学习,清华这样的环境不是用高薪可以买来的。

张立勇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事迹早就传回了家乡崇义。两年前,县委书记廖明耕到北京出差专门去看望这位好学肯钻的青年。张立勇即将大学毕业的消息又传遍了竹乡的村村寨寨,县重点高中崇义中学和县职业中专的学生人手一份张立勇的事迹介绍,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张立勇事迹的感召下,400多名初中毕业未升学的竹乡农村青年重新走进了职业中专的课堂。

后 记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采访结束时,笔者与远在北京的张立勇取得了联系,浓浓的乡音,寄语片言,却见远在他乡的游子心头魂牵梦萦着这片红土地,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他饱蘸深情的笔墨,欣然写下了下面美好的祝愿:深深地爱着她/生我养我的那片红色土地/无论我走到哪里/她总是给我无限的信心与勇气/多么爱她呀/江西·赣南·崇义/坚信的是——/她明天的更加辉煌与美丽/因为——/我们在共同努力

我们也衷心地祝愿这只凌空飞翔的雏鹰越飞越高。

(摘编自中国赣州网)

本文发布于:2024-01-20 08:2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75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生   没有   孩子   语文   教学   学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