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舒宗侨)
摘 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于 1922 年
创作的中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一个女人在自己临死之际写了一封信给一个男 人,告诉他自己默默爱了他一生,而他并不知道的故事。80 多年之后,这部 小 说在
2005 年被中国新生代的女导演徐静蕾改编成了电影。这位接受了高 等 教育被冠以才女称号的女导演,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女性观、 爱 情观,有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电影《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形象完全迥异 于小 说。本文主要从《来信》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作家和导演的女性观、电影《来 信》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和《来信》带来的女性意识困境等几个方面来进 行阐 述。通过分析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可以看出,徐静蕾对影片中的陌生女 人形象 在赋予了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同时,也透过其中所隐含的女性意识的困 境给观众 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女性解放从五四开始到现在,历经了一个 世纪,女性 的生活、情感、意识是否真正得到了解放,女性在当下是否真正 过得幸福?通 过对电影《来信》的分析以及结合当下女性导演和作家的作品, 来分析当下女 性的处境和面对的困境,为女性的生存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 鉴。
关键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意识;茨威格
IV
ABSTRACT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is a novella written by the famous Austrian writer
Stephen Zweig in 1922. It is mainly about a woman who wrote a letter to a man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telling him the story that she had loved him silently all her life, and he did not know.
More than 80 years later, the novel was brought to the screen by Chine young female director
Xu Jing lei in 2005. The woman director who received the title of talented woman who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has incorporated her own view of women and love in the process of film
adaptation. She has her own unique narrative style. The image of a strange woman in the film
The Letter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novel.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emale image in "Letter", the view of writers and directors, the prentation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e film "Letter" and the dilemma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rought by
"Letter". By analyzing the film's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we can e that Xu Jing lei's image of
strange women in the film not only gave strong female consciousness, but also left the
audience with infinite thinking space through the dilemma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mplied in
it: Women's liber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century from May 4th to the prent. Are women's
lives, emotions, and consciousness truly liberated, and are women truly happy now? By
analyzing the film "Letter" and combining the works of current female directors and writ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women, and makes some references
for women's survival.
Key words: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female consciousness; Zweig
V
目录
绪 论 ..................................................... 1
第一章 《来信》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作家和导演的女性观 ......... 8
第一节 茨威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女性观 .................... 9
第二节 徐静蕾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女性观 ................... 13
第二章 电影《来信》中的女性意识呈现 ...................... 17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 ................................. 17
第二节 女性意识呈现策略 ................................... 22
第三节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29
第三章 《来信》带来的女性意识困境 ........................ 33
第一节 出走后的“娜拉” ................................... 33
第二节 “娜拉”走向哪里 ................................... 37
结 语 .................................................... 43
参考文献 ................................................. 44
VI
绪 论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改编在文学和电影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质是通过影像化的方式来选择和 接受一些文学作品。电影和文学之间互相影响,电影以文学作品为基础,从作品 的内容、题材、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艺术的加工选取,而电影在被大众接受的过 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又同时反过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发展。在 当下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金钱为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活着或者好好活着 而奔波的情况下,闲下来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享受,所以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从 而进行阅读的方式,是一种适合当下发展的趋势。并且,电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而被大众所认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文学作品改编 的电影已经屡见不鲜了。在这里仅举例小说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国外的世界名著: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雨果《悲惨世界》、狄更 斯
《双城记》等等,国内的有:余华《活着》、张爱玲《色戒》、曹禺《雷雨》、老 舍
《骆驼祥子》等等。
斯蒂芬·茨威格 1881 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小受到了父母很好
的熏陶。初次出现在文坛是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在大学的时候,发表了两部诗集
《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大二的时候茨威格到柏林去学习了一个学期,在 这期间,让他认识了社会和人生。初出茅庐的他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和名家之 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静下心来努力充实自己,而后,他在中短篇小说的写作上 找到了突破口,发表了三部著名中短篇“链条小说”以及其他优秀的作品。战争 爆发后,他流亡瑞士,成为一个人道主义者。1938 年加入英国国籍,1940 年移 居巴西,1942 年,他与妻子在里约热内卢自杀。在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中,最引 人注目的就是他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要不就是为爱牺牲,要不就 是寻求自我或者拯救他人。茨威格作为一个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既同情女 性的遭遇,尊重她们的情感,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对于女性意识,女性的解放, 出路等问题的质疑。而在茨威格的自我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 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漂洋过海来到了当代中国女导演徐静蕾的手中,小
1
说中的陌生女人的形象在电影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
困境对于当下女性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徐静蕾,1974 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4 年主演电
影《同桌的你》进入影视圈。作为导演,她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2003)
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二部作品《来信》(2005)获得了
第 52 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除此之外,《杜拉拉升职记》(2010),
获得了第六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来信》是茨威格于 1922 年创
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了一个 13 岁的少女爱上了一个青年男作家 R,
他是自己的邻居,到了 16 岁的时候,因为母亲改嫁,所以她跟着母亲离开了维
也纳。18 岁的时候,她独自一人返回了维也纳,当了一个服装店职员,慢慢地接
触了作家,并且为他生下了孩子,但是作家却遗忘了她。为了生活,为了孩子,
她选择了卖身。之后又一次的相遇,,作家还是没能想起女子,让她彻底的失望。 最后,她的孩子死了,她也在弥留之际写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告诉作家,有一 个女子曾经深爱过他,并且一直到死也爱着他,而他却不知道的故事。徐静蕾版 的《来信》,故事的大概内容没有改变,只是对于故事发生的背景由维也纳变成 了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北平,男主的身份变成了记者、女主的身份变成了交际 花等做了一些变动。徐静蕾说她曾经两次读过这篇小说,第一次是大学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感觉是认为女子被男人所伤害,过完了痛苦悲惨的一生;第二次读的 时候,她感觉这个女子的一生很完整,她一生都在认真执着得爱着一个人,她是 那个主动掌握自己爱情的人。所以徐静蕾给电影《来信》的爱情脚注就是:“我 爱你,与你无关”。这句话是歌德在 19 世纪提出的,被徐静蕾当作了自己对于爱 情的一种宣言。徐静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明自己不想让婚姻和婚书成为爱情的 见证者,成为自己获得安全的保证,这种想法或许会被周围的人嘲笑,但是这是 徐静蕾对于爱情婚姻的一种态度。
关于对女性意识的认识主要从理论和批评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理论层面:“女
性意识”最初叫做“妇女意识”。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妇女意识”的称谓逐渐
被“女性意识”所替代。关于女性意识的内涵,2004 年刘钊发表的《女性意识与
女性文学批评》文章中总结女性意识就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以女性
主体的自觉为前提与基础,以女性的生命意识、性别意识、自审意识和审美意识
2
等为表现形式”。①还有一篇文章是任一鸣在“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
术研讨会上对“女性意识”的阐释。他认为女性意识是女性主体意识之一,首先
体现在明确的性别自认,即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批评实践层面:于青的
《苦难的升华——论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当代文艺思潮》1987 年第 6 期)一文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意识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第一阶段:“五 四”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时期,女性对于生活地位、经济等的反抗以及被压抑 个性的伸张。第二阶段:三四十年代,女性开始反思和审视自我,将个体意识融 入到社会意识之中去。第三阶段:新时期之后,女性意识从爱情方面入手,向传 统的封建观念挑战,同时在剖析自我中认识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第四个阶段: 成熟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趋于客观冷静地看待自我和现实。此外,“女性意识” 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任一鸣认为,“女性意识”分为传统的女性意识和 现代的女性意识,传统的女性意识是满足于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追求,现代女性 意识是寻找女性“自我”,“追求独立、自尊、自强、自信,是女性现代意识最基 本 的内容”。②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茨威格的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其他国家而非德语国家文学批评家。
20 世纪前期,对于茨威格的作品研究,目前搜集到的有挪威作家约翰·博耶翻译 并评论了他的作品《埃丽卡·埃瓦尔德之恋》,在茨威格的书信集《三人书简》 中站西展现了高尔基、罗曼·罗兰对他的一些作品的阐释和评论。二战期间,茨 威格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直到 1981 年,茨威格诞辰 100 周年,菲舍尔出版社 重新出版了他的作品。随后,对于茨威格的研究渐渐开始蓬发,并且成立了“国 际斯蒂芬·茨威格协会”。对于茨威格领域研究最被认可的是伦道夫·J·克拉怀 特,他于
1981 年发表了《再论茨威格研究现状》一文,1991 年出版了《斯蒂芬·茨 威格:国际参考文献目录》一书;英国茨威格研究专家唐纳德·A·普拉特撰写 了关于茨威格的传记《昨日的欧洲人》;德国研究者阿诺德·鲍尔出版了《斯蒂
① 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妇女研究论丛》,2004 年第 6 期,第 46 页。
② 任一鸣:《女性文学的现代性引进》,《小说评论》,1988 年第 3 期,第 19 页。
3
芬·茨威格》。1992 年,茨威格逝世 50 周年,国际斯蒂芬·茨威格协会在萨尔茨
堡举办了题为“流亡与寻求世界和平”的“茨威格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
国际对于茨威格的研究。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在德国文学字典《KINDlER 文学新
词典》中收录了 5 篇评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学术文章,分别是《热带癫狂症患
者》、《恐惧》、《火烧火燎的秘密》、《象棋的故事》和《情感的迷茫》。据研究发
现,国外对于茨威格的评价不是很高,并认为他的小说是“通俗小说”。对于茨
威格的小说《来信》在国外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美国环球影片公司 1948 年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巫山云》的研究。该电影在瑞典、法国、葡萄牙和芬兰上
映过。而国外对于茨威格的小说《来信》与徐静蕾改编后的同名电影的研究到目
前为止本人没有找到任何研究论著和文章。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对茨威格作品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建国前期。最早是在 1923 发表的《小说月报》14 卷 4 号上的《奥
国现代文学》一文,提到了茨威格的名字及他的作品。1928 年,《罗曼·罗兰》
一书出版,是我国出版的茨威格的最早的一部作品,随后他的小说与传记被译介
过来,对于 1949 年以前的茨威格研究史料,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
—晚清和民国时期》进行了梳理。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楼适夷翻
译的小品集《历史的刹那间》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这是建国后首次译介的茨威
格作品。1957 年在杂志“外国小说”中刊登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
时》;1963 年《世界文学》刊登了《看不见的收藏》和《家庭女教师》。第三阶段
是改革开放至今。1979 年,《钟山》文艺丛刊第 3 期刊登了王守仁翻译、房敬千
校对的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九十年代,茨威格的作品被
列入“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世界名人文学传记丛书”等。1995 年西安出版
社出版的高中甫主编的《茨威格小说全集》是第一部茨威格小说全集;1998 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高中甫主编的《茨威格文集》,这是中国首部较为全面收
录茨威格创作体裁的文集。还有杨荣撰写的《茨威格小说研究》标志着茨威格研
究专题论著的问世;张玉书的《茨威格评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的一生以及他
的代表作品和影响他的好友,张玉书编译的《茨威格作品集》第一次将茨威格的
戏剧和诗歌展现给读者,他还用德语写过一篇关于茨威格在中国接受的文章《内
4
心生活——terra incognita(陌生世界)——谈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任国强的
《1945 年以来德国文学评论界对斯·茨威格评论的研究》(专著)、《斯·茨威格 在中、德两国的比较研究》和《斯·茨威格在中国接受的历史沿革和文学成因》 从比较的视阈和茨威格在中国的接受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①
2.对徐静蕾创作的研究
与徐静蕾电影创作相关的书籍有,杨远婴、李彬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年版的《影像·探索人生——对话新锐导演》;张会军、薛文波主编,中国电影 出版社,2006 版的《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二)》;易立竞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的《中国电影访谈录》;赵静著,山东画报出版 社,2010
年版的《她们说:中国当代女导演十人访谈录》;清妍著,中国工人出
版社,2002 版的《名人面对面 2》;王峥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年版的《我
们的时代·明星心路历程:艺术人生 1》,这些书籍里面有涉及到徐静蕾的访谈以
及心路历程等。张险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的《经典电影作品欣赏解
读教程》;刘智跃、桂听翔、童业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影视课堂》;
石衡潭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版的《电影之于人生》,这三本书中涉及到徐
静蕾的电影《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
3.关于《来信》的研究
高尔基曾力赞《来信》:“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
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感动。读着这个
短篇小说,我高兴地笑了起来——您写的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
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驱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
来。”②
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所知,《来信》最早的中译单行本出自现代作家张衣萍
之手,她将标题命名为《一个妇人的情书》,1933 年 11 月由上海华通书局出版;
1935 年 8 月,孙寒冰的译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根 据《来信》改编的电影《巫山云》(1948)也已经介绍到了中国;1980 年 7 月,
① 冷燕丹:《茨威格小说的弗洛姆式解读》[D],山西师范大学,2012。
② 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张玉书译:《斯·茨威格小说选》,北京:外国文学出 版
社,1892 年 1 月版。
5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80 年代末,韩耀成重译
了这本小说,并以《巫山云》为名。90 年代以后,译介者就多了起来。徐静蕾改
编的同名电影于 2005 年上映。刘白羽曾称其“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2013年,
孟京辉导演的同名舞台剧深受观众的好评。
关于茨威格的小说《来信》和徐静蕾改编的同名电影《来信》的单独研究有
很多。对茨威格的小说《来信》的研究主要是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理论、
心理描写、女性形象、小说的意象和象征,以及叙事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
徐静蕾同名电影的分析主要是从女性主义、陌生女人形象、叙事角度、爱情观念、
影视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茨威格的小说《来信》与徐静蕾改编的同名电影的研究著作,暂且没有
搜集到。关于小说《来信》和同名电影研究的论文期刊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对于徐静蕾电影改编的得失问题。如陈墨《缺少那一声茨威格式的叹息——谈〈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改编》(当代电影,2005 年第 3 期)、黄丹《〈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一部改编缺失的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苏七七《在失败与失望之间——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上海文学,2005 年第 7
期)等。其次,对小说和中美两版电影之间的比较。如李欢《从文学到电 影——浅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跨艺术表达》(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 3
期)、徐珊珊《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与电 影的互文性研究》(电影评介,2011 年,第 16 期)、傅守祥和李馨《跨媒介的艺 术对话——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电影与小说的文本互动》(美育学刊,
2011 年第 4 期)等分析小说和电影的跨文化和文本的互动互文等角度;此外还
有“陌生女人”的形象方面有甘甜《“陌生女人”的两种荧幕形象——〈一个陌
生女人的来信〉的两个版本》(枣庄学院学报,2008 年第 6 期)、郑带利和周丹
《东方式的被动,西方式的主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电影版本的女
性形象比较》(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年第 4 期);从改编后文
化差异的角度分析的论文,如信慧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本到文化——从〈一
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谈起》(安徽文学,2008 年第 3 期)、刘妍《从小说到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化重构》(电影文学,2007 年第 3 期)、刘福英
《论本土意识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改编中的影响》(辽宁行政学院学
6
报,2010 年第 6 期)等。最后是在叙事方面的研究。如冯雁《综合叙事:从文字
技巧到影像语言的转化——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为例》(解放军艺术
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陈佑松《颠覆的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电影与小说的比较》(当代文坛,200 年第 4 期)、吴树宏《小说与电影转换之间
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 年第 6 期)等。
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第一,文献研究法:从文本入手,搜集、查阅、整理各种相关的书籍、报刊
和电影、访谈等资料,分析对比在原著的基础之下改编的电影,女性导演如何去
改编男性作家的作品,如何去塑造女性形象,为论文的写作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比较法:充分对比茨威格的小说文本与徐静蕾的电影文本,指出他们
二人在创作中的爱情观、女性观的差异。
第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细致全面分析,徐静蕾电
影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等,引发我们对于当下写作和
电影中对于女性的生存生活的思考。
第四,叙事理论:通过电影叙事理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徐静蕾作为一个
女性导演,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女性意识,在叙事方面都运用了哪些方
法和技巧。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以心理描写为一大特色,而对于女性的心理描写尤其受
到好评,那么小说《来信》在经历了这么多年以后,徐静蕾在这个时候通过电影
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体现了导演自己对于小说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改编后
的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观念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徐静蕾因电影《来信》在第 14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获得最受欢迎导演奖,第 52 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所以说,《来信》在当代受到欢迎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所以本文主要以徐静蕾改编的同名电影为研究对象,兼与茨威格的小说做对比,
结合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理论比较和分析电影《来信》
中的女性意识以及由《来信》带来的一些关于当下女性的思考。在中国,一个以
农业为主的国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被看,失语的处
7
境。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冲破男性的统治,开始重 新
审视自己,塑造自己,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开始从自身出发,拍摄关于女性的 电 影。所以分析徐静蕾对于茨威格的小说《来信》的影视改编有重要的意义。通 过分 析,关注当下女性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以引起社会和大众对于女性的关注, 以及 女性自我认识的提高。除此之外,徐静蕾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从一个演员成 功转型 为一个导演,并且拍摄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也为中国女性电影的 研究和发 展有借鉴意义。
第一章
8
《来信》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作家和导演的女性观
艺术作品通常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塑造各种艺术形象来感染 读者,帮助读者进行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而这些人物形象的道德或者行为往往 会对读者产生一种影响,使读者效仿其行为。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来信》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出世,经过了 80 年之久的时间,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来到了中 国,被当代女导演徐静蕾搬上了荧幕,二人所处的时间,生活的背景,性别都有 所不同,那么,徐静蕾为何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选择这样的一部作品进行改 编,这是值得我们关注思考的。小说《来信》在经过改编以后,女主人公的形象 和身份以及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可以看出徐静蕾在改编的过程中作为一 个当代文艺女导演对小说的不同理解和思考。男性作家和女性导演手下的同一个 女性,同一个故事,但是表达出来的含义却有所不同,这与他们的女性观有关, 所以本章主要从茨威格小说的女性形象和徐静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两个方面出 发,分析他们各自所持有的女性观。
第一节 茨威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女性观
1.1.1 小说《来信》及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来信》收录在茨威格链条小说的第二部。主要写的是一个陌生女人通过一
封信来诉说自己爱恋一个人而不被知道的故事。茨威格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的手
法,塑造出一个对爱情充满了渴望,甚至达到了一种自虐状态的女性形象。在小
说中有大量关于女子对于男人的爱恋的心理描写,这种爱使得她抛弃了自己的母
亲,自己的身体和尊严,独自抚养孩子,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诉说自己
的爱。
这种近乎于疯狂的形象、关于心理细致的刻画的手法在茨威格其他作品中也
有很多相似的存在。《夜色朦胧》主要描写了一个 15 岁的少年与一个神秘的女子
共度了几个朦胧夜而始终不知道女子到底是谁,经过一番猜测,误认,真相大白,
最后两伤的故事。在这篇小说里面,茨威格自己认为他不想让读者感受到黯然神
伤或者为这个少年而感到悲哀,他仅仅是在写一个少年的爱情,一个少女的爱情。
在这篇小说里面,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倔强又富于幻想的少年波普; 一个美丽但是高傲的玛尔哥特;一个热情奔放但又拘谨的伊丽莎白。其中两个女
9
性的形象都是由这个少年自己所想象或者说是塑造出来的,他在不知道神秘女子 是 谁的情况下就自以为是的认定就是玛尔哥特,对于玛尔哥特的描写都是在波谱 的意 识中所完成的,而读者看到的都是波普自己的一种欲望的化身,而当现实中 的伊丽 莎白出现的时候,这与自己想象中塑造的那个“神秘女人”不一致的时候, 这就违背 了他自己对于欲念的物化的那个“她”而不能够接受现实。除此之外, 这里也表达 了茨威格对上层社会中女子的一种批判。伊丽莎白表现出来的女子的 双重性,带给 波普的一种心灵上的伤害,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和愚弄,在这 种情感的洗礼 下,他走向了成年人的世界,而他变成了那种跟爱情和女人都不可 能再有任何关系 的人,因为在他生活的某一个瞬间,那时他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 他已经收起惊慌 失措的双手直往后缩了。
《家庭女教师》从一对姐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女教师受到了诱骗,
怀了身孕,最后被抛弃,她们的生活、心理的一个变化成长的故事。女教师是从 这 对十三、四岁的小姐妹的视角中出现的,小说开始通过两个孩子的对话,交代 了整 个故事的起因,并且通过接下来的偷听,监视等方法叙述了故事的经过,两 个小女 孩本来是天真活泼的年纪,深深喜爱周围的一切,但是自己的表哥、父母 使得她们 不再相信周围的一切,他们是小女孩心灵的施暴者,让她们的心从此开 始对外界充 满敌意。整个故事悲伤的源头来自于那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表哥。 但是,这个 男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损失,他还是那个自由自在的学生,一切 痛苦的承受者 都是女人。文中没有写到女教师最后的命运会是怎么样,但是通过 一些蛛丝马迹可 以看的出来:首先,在当时,未婚先孕是不被接受的,这是一个 道德伦理的问题, 更何况她还是一个教师,更加会受到谩骂和唾弃。其次,当小 姐妹的母亲知道她怀 孕以后,对她进行了指责和谩骂,认为她是一个轻佻的女子, 随便一个男子就跟 了,这样的人不配当教师,也不配教育她们的孩子,立即把她 赶了出去。可悲的 是,同样身为女子,不能感同身受,不能可怜和为她主持公道, 反而是以一种伤害的 方式去对待,由此可以想象的到,她离开以后的生活必然无 法生存下去。最后,她 没有按照约定来拿自己的工资而是给每个人都留下一封信, 这似乎更像是要告诉我 们,她的归宿,似乎就是死亡。对于这个女子来说,她的 不幸是所有人造成的,但 是也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对于这两个小姐妹她们的伤害 又是谁造成的呢?她们最后 变得不相信一切,不再爱自己的父母,她们不能理解
10
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事,对于这个陌生世界可能发生的一切,她们感到害怕,因为
通过这件事,她们已经心惊胆战地向世界投去了最初的一瞥。
《火烧火燎的秘密》是从一个十岁男孩的视角来观察一个花花公子如何利用 他
来勾引自己母亲的故事。男孩以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作为自己以后人生道路上的 一个 开启。然而,这位母亲,却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一生。在小说里,这位母亲有 着欲望 的渴求,她也打破了僵局,可是最后,所有的一切还是归于了平静和家庭。 家庭不幸 福,婚姻不美满,似乎也并不能使她离开那个牢笼,只能选择接受。似 乎只有乐于 牺牲,默默为了家庭和孩子奉献的女子才能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一样。
《马来狂人》标志着茨威格写作已经到达了成熟期。《马来狂人》描写“我” 准
备乘船返回欧洲,在船上偶遇一个怪模怪样的人向“我”诉说自己经历的故事。 故事 中的女主人是一个不幸怀孕的女人,但是这个女人是一个有夫之妇。她高贵, 骄 傲,在面临名誉受损还是屈服于淫威的两难选择时,她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意 志, 并最终走向了死亡。结合前面所述的作品可以看出,每一个出轨或者被 的女 子,最终的下场都是惨烈的。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写的是“我”在旅游度假的时候亲历亲
闻的两件关于女性的风流韵事。第一件是年轻的工厂主太太,遇到一个英俊潇洒
的美少年之后,抛夫弃女的故事。由此而引发的第二件事:女主人公英国的贵族 C太太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茨威格假借“我”之口,表达了他对于两个女性的 看法:“一个女人一生中有些时刻会不受意志的管束,自己也不明白,就屈从于
神秘的力量,这是明显的事实,硬不承认只不过是害怕自己的本能,害怕我们天
性中的妖魔成分,想要掩饰这种内心的恐惧而已”。这里可以看出茨威格对于女
性的一种辩护,但是这也可以看出,在茨威格的观念中,女性就是出于本能对情
欲的放纵,对男性的顺从。
通过几篇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茨威格的笔下,女性是一个极容易被诱惑
的个体。只要是男性有着英俊潇洒的外表,女性就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且女
性有着双重性,她们的外表是高傲美丽的,身份是高贵的,但是私下却是充满着
欲望的形象。同时,女性是导致男性犯错的罪魁祸首,无论是伊丽莎白导致波普
最后对于爱情的不信任还是马来狂人中的男人最后的疯狂、死亡,似乎都是由于
女性造成的。男性作家很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来对不守妇道的女人进行惩罚,而从
11
来都没有从男性自身的角度寻找原因。一旦某个女性具有一些反抗意识或者自主 意识,她们就会把这种意识进行扼杀。就如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遵从了自 己的内心,离开牢笼,追求新的爱情,但是在各种压迫之下,不得不选择卧轨来 结束自己的生命;曹禺笔下的蘩漪,虽然喜欢的是自己非亲生的儿子不符合伦理 道德,对于一个年轻充满激情的女人来说,寻求温暖是一种本能所使,但是也经 不住道德所迫,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对于欧洲一个民主自由的地方的白人 女性来讲,尚且不能够脱离这种束缚,更何况一些落后的地方。就像《马来狂人》 中所述的印度地方女性,她们就是一个工具,任人摆弄。而男性,总是在为自己 寻找理由和借口,文中的男人是间接导致女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但是,他却一直 在为自己找各种借口,例如自己想要占有女子是因为当地女子太主动,太女性, 而这个白人女子的高傲使得他的男子汉气魄受到了打压;他认为女子的死因就是 因为女子的倔强,这是厄运,不是任何人的错等等,都是在为自己杀人找借口。
1.1.2 茨威格的女性观
从《来信》中对男人的爱几近疯狂的女人到其他作品中的女人,我们可以看 出,茨威格对于女性的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同情这些女性,但另外一方面, 他又极力把女性塑造成为了爱牺牲奉献,不求回报的形象。按照女性主义的观点, 传统的男性意识会使作家从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按照其自身的心理需求来塑 造女性形象,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读者,引导他们去接受认可这种价值观, 从而达到强化男性统治的目的。
波伏娃说过,一个人之所以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 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讲到的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 中描述了这个故事,而“象牙女郎”也因此而得来。象牙女郎所隐含的意义值得 我们思考,女郎的整个形象趋近于完美,她是按照男性的自我意识所塑造出来的, 而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被给予的,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要求,而且,造就她的材料 也是极其珍贵的象牙不再是古希伯来或者古希腊神话中的泥土,这说明,男人对 于女人的内在塑造也煞费苦心。她拥有生命是因为爱神要把她嫁给某个男人生儿 育女,所以,她的全部生命就是男人。她没有自己的意识和权利,不会去倾诉和 反抗。这样的一个存在就是男性欣赏并且渴望的。经过多少年的传承,不论是东 方还是西方,评价一个女人的价值就是是否忠实于自己的丈夫,是否关爱自己的
12
孩子,是否愿意为了家庭牺牲一切,并且把这当作一种美德大加颂扬。久而久之, 似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种无形的规定,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茨威格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对于女性的生存以及遭遇充满了
同情,但是,生长在资本主义上流精英社会的茨威格,受到了传统中产阶级道德
观的影响,随着世纪大战的爆发和社会危机,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发生混
乱,茨威格也陷入了精神的迷茫,也开始怀疑女性意识和女性解放,由此而塑造
出了默默奉献、走投无路等类型的女性。综上所述,茨威格的作品中对女性的态
度大概分为两类:对女性情欲和自尊的肯定的同时又默许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对
女性徒劳无果哀叹的同时又讴歌女性无私的付出。然而,茨威格一边在为女性的
欲望“摇旗呐喊”,一边又把她们推向了扭曲或者毁灭,就像前面所述作为人道
主义者同情她们,但是实际上仍然将女性纳入了男性秩序模式之中。
第二节 徐静蕾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女性观
1.2.1《来信》以及其他代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来信》是徐静蕾自导自演的一部作品,这在国际上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和 认可。一部漂洋过海而来的作品在当代一个女性导演的改编下具有了中国特色和 女性温情。影片开始以一个盖邮戳送信的方式进入大家视野,然后通过信中的女 主人的回忆方式开始诉说。徐静蕾在改编的过程中去掉了大量的女性自我心理的 部分,转而以镜头,色彩,音乐、旁白等方式表达出来。徐静蕾对于小说中的女 主人公的一种爱而不得的自虐以及对于男主人公的一心一意的付出有着导演自 己 冷静的思考和处理,对于男、女主人的身份处理以及女主人形象的塑造都是有 所 改变的,这体现出了徐静蕾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女青年的独特所在。除此之外, 还 有一些其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例如《我和爸爸》是徐静蕾执导的第一部 作 品,讲的是单亲家庭的少女小鱼因为一次车祸失去了自己的母亲,从此,几年 没 有见过面的父亲走进了她的生活,他们互相依恋,互相感受人生的爱与无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的是一个女人在临死之际写了一封信,告诉一个男人, 她爱了这个男人一生,但这个男人却不知道的故事。
2006 年的一部小众影片《梦想照进现实》一改以前小资的风格,通过一个男
13
导演和女演员之间的夜谈,完成了整部电影。夜谈是因为女演员想要罢演,导演 试图挽留,但没有改变女演员的心意,两个人由此而聊剧本,聊人生,聊社会百 态,最后,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无法企及的。影片中女演员的名 字被称作“老徐”,这正暗示着徐静蕾自我进行的一种审视和反思。徐静蕾一直 被标榜为“清纯玉女”,在影片中有这样的对话,导演说:“装纯就是你的路子” 时,老徐反驳“什么叫我的路子?我没路子,装也得装的让人信吧?你天天看着 我,你信吗?”表达了徐静蕾对于他人给自己贴的标签的一种不满和无奈。
2010 年,根据李可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杜拉拉升职记》横空出世,席卷影 院。影片讲述了世界 500 强企业 DB 公司的前台小职员杜拉拉通过自己的打拼, 从一个不起眼的助理到经理,最终在职场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了蜕变的故 事。杜拉拉唯一的动力就是升职,在这一过程中,她面临各种挫折和打击,但是 都没能使她退缩,经过不断的历练,她在职场中稳打稳进,最终实现了一个菜鸟 到白领的华丽转身。
《亲密敌人》的背景定在金融业,主要讲述了银行家与各企业事业联合收购
并购公司的商业竞争。女主人艾米和男主因为立场不同选择分手,在职场上互相
竞争,经历各种风波以后,又重新走在一起。影片中的艾米在前期是弱势的一方,
就像男主对他的助手所说:“她想去投行工作,我就帮她介绍,她却反而更生气,
躲在一个角落默默流泪,然后你就只能不停地说对不起,可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对
不起什么。”还有艾米摔倒,男主却在一旁笑,艾米大声怒喊:“你知道我最恨你
什么吗?就是我想哭的时候,你却想笑。”后期的艾米,自我意识被激发出来,
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变得成熟自信,也不再害怕因为年老而得不到男人的爱。她
完成了一个“女强人”的成长。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讲述的是小白领金天由于男友悔婚,深爱的奶 奶去世,内心奔溃,误打误撞来到了布拉格,遇到了男主彭泽阳,由此而展开的 一段爱情故事。于此同时,一段关于她奶奶尘封的爱情故事也慢慢在她面前展开。 新安晚报评价:该片毫不吝惜地把焦点定在一群高颜值的帅哥靓女身上,画面养 眼,配乐尚可相对较弱的表白和表演。红网评价其:格局倒是挺大,讲述了三代 人的爱情,但都陷入窠臼,乏善可陈。该片看似兼顾了文艺和商业,但两头都失 衡。《者》是一部动作片,讲述了重案组警察林薇在女儿丢失以后,与嫌疑
14
人博弈,最终找到真凶的故事。可以看出后两部作品除了有徐静蕾前期电影中对 于女性的一个成长历程的描述,还有向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通过上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徐静蕾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注重对女
性成长的塑造。无论是少女,还是成年女性,无论是在爱情中还是在生活职业中,
都在表达经过时间的洗礼,女性的成长历程。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女性
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始终脱离不了对男性的依赖。无论是小鱼的成长还是杜拉拉
的成长,都是在男性的帮助或者是刺激之下完成的。
1.2.2 徐静蕾的女性观
徐静蕾在自己的电影中自导自演,可以让她对主角性格的塑造,主题的处理
上,有一种“作者意识”的把握,通过这样的处理,更能凸显出作为新时代新锐
女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对于女性、对于爱情的价值观。通过前面对于徐静蕾电影
的分析,可以看出徐静蕾拍摄这 7 部电影,跨过了 15 年,在这期间,导演本人
也在不断地经历和成长,所以每个阶段的表现方式和表达出来的情感都是有所变 化和不同的。这些作品既有个性十足的文艺片,也有职场生活,还有初次涉猎的 动作片。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并且取得的一定的成功, 徐静蕾也成为中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优秀女导演之一。而能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
一个原因就是徐静蕾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并赋予了她们不同的性格
和命运,从而引起了大众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徐静蕾本人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女
性。初次进入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她并不热爱表演,也不出众,而是在参与各种不
同影视表演之后,她才开始逐渐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导演。从最初的文艺
片三部曲,到中间的商业职场片,再到最后对于动作片的尝试,都可以看出徐静
蕾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和有自我主见的女性。在徐静蕾的电影中,女性形成了一
种成长史的叙述,《我和爸爸》中的少女小鱼从小缺失父爱到父亲回归以后的两
人之间的磨合与相依为命;《来信》中,陌生女人从小孩到成年人的心灵上的跨
越;《梦想照进现实》中女演员对于自我成长道路上的质疑和反思;《杜拉拉升职
记》中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女性精神上的蜕变;《亲密敌人》,职业女强人的自我修
炼;《者》中一个母亲的坚强。女性由最初年幼时的懵懂,对于家庭、婚姻、
爱情的追求,逐渐走向了对工作、事业的追求,追求经济、精神和人格尊严的独
立。徐静蕾自己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应该独立,在某一方面能够
15
独当一面。这就可以看出,徐静蕾的一种价值观就是:女性一直在成长,无论是
思想还是精神,但是,这种成长大部分还是逃脱不开对于男性的一种依赖。这可
以从她的电影中女性对于男性的精神依恋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小鱼对于父亲,还
是陌生女人对于作家 R。所以说,徐静蕾的这种女性既想要独立成长,又不可避
免依赖男性的价值观在其电影中随处可见,这也体现出当下女性所面临的一个问
题。
通过对《来信》中女主人形象的不同塑造以及对茨威格和徐静蕾其他作品的
分析,可以看出,男性作家和女性导演不同的女性观在作品中的不同体现。而通
过电影对小说的改编可以看出,徐静蕾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
识。在中国古代,甚至直到今天,对于女性的观点看法一直就是“男尊女卑”、
女性要相夫教子,女性要有贞洁观等等。在茨威格笔下的女性也是这样,女性依
附男性而存在。《来信》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之后,被徐静蕾搬上了荧幕,这时
候的陌生女人不仅仅只是在表达女性依附男性,爱恋男性,而是开始有自己独特
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体验。这就是徐静蕾自己独特的
女性意识的呈现。
16
第二章 电影《来信》中的女性意识呈现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爱情这个字眼,对于男女实 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意思,女人的理解是清楚的,这不仅仅是奉献,而是整个身心 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这种无条件的爱已经成为她们的一种信仰, 她们唯一的一种信仰。而对于男性来说,爱情更多的是一种乐趣或者冒险。这种 女性对于爱情的执着和男性对于爱情的散漫态度,形成了一种性别上的冲突,成 为女性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来信》中的女主人公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女 性,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一个从来都不曾记得她的男人,但是,电影中的 女人又有不同于尼采所形容的女子的一面,就是她在爱情中也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的存在。徐静蕾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术交流会上说“这个女人自我非常完整,因 为她站在非常主动的一方,所有的决定都是她自己做的,她自己消化了她自己这 样的一个过程,或者是为尊严、为爱情的一种信仰。你可以说她很可怜,但她自 己不是那样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人,如果她是这样的话,她不会用一生去做这 样一件事情……她消化她自己很多东西,或者她决定了她生活中每一步怎样走, 她反而是主动的一方。”①本章主要就是从女性象形意识的转变、女性叙事模式、 女性主体意识等角度入手,比较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改编以后所体现出来的女性 意识。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
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说,妇女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两个极端:
要么是天真、美丽、纯情、无私的仙女;要么是复杂、自私、蛮横的恶魔。②而
① 张会军,马玉峰:《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 演创作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②杨静:《〈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人物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
第 3 期。
17
歌颂这种奉献、无私的女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无意识被大家所接受认可,无论是
男性还是女性。《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大家给予她的更多的
是同情和批判而缺少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去分析她。徐静蕾在电影改编的时候有意
识的对“陌生女人”的形象做了一些改变,使得这个她有了女性独立的体验和想
法。同时,她还利用自己导演和演员的身份,为角色增添了很多富有中国特点的
女性的细节。
2.1.1 少女时代:沉迷与懵懂
电影《来信》中的女子生长在一个小学教员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
养她。影片中关于男主 R 的描述,女子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 R 时的景象,当时 R
骑着一辆摩托车,带着一顶耳朵帽,穿着厚厚的棉服,这与小说里面对于男主人
公的描述:“你穿着一身浅褐色的迷人的运动服,活泼灵敏,十分潇洒,你是那
样的年轻、漂亮,身材颀长,英俊潇洒,我真的吓了一跳;我感觉到你的独特之
处: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是一个轻浮、贪玩、喜欢奇遇的热情少年,
同时又是一个在你从事的那门艺术方面务必严肃、认真负责、极为渊博、很有学 问的长者。”①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电影中对于 R 的生活还多添加了一笔,R 搬 来以后的前几天,屋子里面传来的只有音乐声和笑声,而 R 并没来露面,这样就 塑造了一种男子沉迷享乐,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从此,女孩有意无意开始在窥 探他的一举一动,她看到 R 在写字,就自己在家练习写字,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 而不是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去亲吻他的手摸过的门把,偷一个他进门之前扔掉的 烟头,去看他的房间的灯是否还亮着,来感觉他的存在。
在继父准备带她和母亲离开时,女孩在 R 的家门口等待,然而看到的是他和 另外一个女人进了房间,这时仅仅通过女孩垂下头的镜头结束,而小说中写道, 女孩想的是:“我想跪在你的脚下,求你收留我做你的丫头,做你的奴隶。我怕 你笑我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的这种纯洁无邪的狂热之情,可是,你不知道我如何 在寒风彻骨的走廊里,被一股难以捉摸的力量驱使,去按了你的门铃。”②除此之
外,电影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过年的时间到了,母亲让女孩去给 R 送饺子,女
①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第 212-213 页。
② 同上,第 218 页。
18
孩不愿意,认为自己的母亲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巴结他,从这个情节的添加也可
以看出来,孩童的那种简单纯洁的爱不参杂任何其他的因素,她有着自己一套爱
别人的方式,默不作声但不曲意逢迎。电影中有很多小细节,例如,女主玩扔沙
包,老鹰捉小鸡,还有吃糖葫芦,打酱油等,这都可以说明,电影中的女主并不
像小说里面描写的那样以前的生活就是糟糕的岁月,自己的心也早已淡漠,是男
主来了以后,她的生活才有了意义,当时的她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孩子,对于 R 也没有成年人的复杂情感。
从电影对小说不同程度的改编可以看到,在电影中少年时期的女孩在 R 没有
出现以前,也是一种充满童趣,普普通通的孩子,在 R 出现以后也仅仅是感觉这
个人有学识,和自己接触到的其他男性不同,富有魅力,从而产生的一种朦胧的
感情,在后来她才知道这已经是爱了,这与小说中大篇幅描写女孩对于 R 产生的
迷恋是完全不一样的。
2.1.2 青年时代:狂热与自爱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电影中写到女
孩跟着母亲在山东生活了六年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北平女子师范学
院,成为了一个女学生。她又住回了自己原先的地方,开始寻找自己的回忆。他
们之间的相遇被放在了学生游行示威的情景之中,不像小说之中写的女孩每晚都
会在 R 的住所去等待,就算是风雨交加。再一次见到 R 和别的女子在一起,她感 到难过,不像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她的心难过地抽动,感觉灵魂撕裂开了,感受到
了一种来自肉体上的痛苦。之后去餐馆吃饭时,通过一个小窗户,传达出两人之 间
愉悦的谈话,而小说中的女人说自己并没有怎么说话,因为紧紧呆在他身边就 已经
很幸福了。回到 R 住所之后,女子回想起小时候来到这里的场景,引起了她 的各种
思绪,她想起了这里曾经是自己小时候无数次想要进来的地方,而现在自 己踏进来
了。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就像是情侣一样,游玩,学习打字,讨论国事, 不似小说中
写的仅仅是在晚上约会度过甜蜜销魂的夜晚。女子这时候是一个个体, 一个女人,而不只是一个过客。对于 R 的遗忘,女子也有了自己的认识:“我对 于 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 其 实,都是同样的遥远。”①
① 影视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徐静蕾,发行:中恺文化,2005 。
19
在电影中,删掉了很多小说中写到的对女性的一些观点,小说中对于 R 没能
认出来自己,女子的看法是:一个女人的脸是变化多端的,因为它就像一面镜子,
时而是炽热激情之镜,时而是天真烂漫之镜,时而又是疲劳困倦之镜,再加上服
装又会把它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地加以衬托①;对于他们的邂逅,女子后来才明白:
女人总是装出一副毫无准备的样子,或者假装受到惊吓,或者怒不可遏,即使她
们实际上迫不及待地想委身于人,一定要等到男人哀求再三,谎话连篇,发誓赌
②咒,作出种种诺言,这才转嗔为喜,半推半就。女人关于两性关系的看法就是:
“我整晚待在你的身边,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亲近过我,没有一个男
人接触过或者看见过我的身体。可是,我对你一点也不抗拒,我忍住了因为害羞
而产生的任何迟疑不决。我委身于你的时候还是处女。但我并没有怪你,你没有
勾引我,欺骗我,我——是我自己扑到你的怀里。这一夜对于我来说是无比
欢愉,极度幸福的!在黑夜里,我摸到你的身体,听到你的呼吸,我感到自己紧
挨着你,我感到自己的身子已经飞升上天,我幸福得哭了起来。”③对即将面临的
分别,女子认为“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样子——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
却爱不专一。”④这些关于女性一些不客观的评述和女人对于男人的痴迷的描述,
徐静蕾选择了忽略或者一句话带过。
对于怀孕生育,也仅仅是几笔带过,因为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四川江边生下
了孩子,而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女子因为贫穷所以在生育过程中所遭受的精
神和肉体上的耻辱,而这只是为了这个有着 R 血脉的孩子。她所承受的一切痛苦
都是对于 R 的一种爱,对于这一点,电影的简单处理也可以体现出徐静蕾的一种
观念,孩子并不能完全成为感情的寄托,也并不是爱情结晶唯一的一种象征。相
较于小说,电影呈现出来的不是一种近似于疯狂的爱恋而更多的是在爱的基础之
上的一种理智、自爱。
2.1.3 中年时代:奉献与释怀
女人怀孕后,孩子由她独自抚养,但是她却并没有告诉 R 这个孩子的存在,
①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年,第 225 页。
② 同上,第 226 页。
③ 同上,第 227-228 页。
④ 同上,第 228 页。
20
因为她不想让孩子成为他的一种负担,因为她知道,他只乐于享受恋爱的快乐。
孩子出生以后,女人想让他过着高贵的、体面的生活,而不是在陋巷的垃圾堆中, 在霉烂、下贱的环境中,因为他的孩子应该过着像他一样的生活。只因为这个缘 故,她卖身了。她的身边有好多爱慕者,也不乏有身份、地位的人,但是她都拒 绝了,因为她要保持自由,以便于再一次回到他的身边。对于他,女子还是保持 着一种强烈的渴望,以至于在又一次的相遇中,她抛下了一个深爱着自己的男人
不顾一切地再一次扑进了 R 的怀里,“我想再一次亲吻你的嘴唇,再一次听你温
柔地对我说话,与之相比,友谊对我算得了什么,我的存在又算得了什么?”①
电影中的女子刚出场以后和儿子有一场对话。儿子问母亲可以把零花钱给乞 丐
穷人吗?母亲的回答是:“给不过来的,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
辱的,总是牺牲品”。②对于当下的生活局势,她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和冷峻的态度,
在战乱年代,爱情已经微不足道了,生活显得更加重要。她的一个追求者对她说: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对于将来有什么想法?”,她回答道:“我只想活在现在”。
③这体现出了她的生活态度。影片中女人与 R 的仆人相遇这个场景的描写很有意
味,老仆人在认出来她的那一刻的一句“早啊,小姐”的问候,在这一秒钟里,
他对于女人的了解要比 R 的一辈子还要多,这与影片刚开始形成了一种呼应,也 正是这一句话,使得女人死心,最后,坐着黄包车离开。一个自己爱了一辈子的 男人,从始至终没有想起来她是谁,而一个几十年不见的人却可以在瞬间认出自 己,这确实是一种讽刺。女人最后留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悔恨,是爱,更多的还 是一种释然。
小说《来信》里面有大量的心理描写,要想把这些都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导
演和演员对作品有很深刻的了解与体会,而徐静蕾就有一套她自己的感悟。徐静
蕾作为一个新时代女性导演,她在影片的改编中充分融入了她自己的女性意识观
念。首先,对于男性角色 R 的塑造。电影中的 R 是由姜文来饰演的,这个时候的
姜文已经有四十多岁,而且身体也有点发福,这与小说中的活泼潇洒、年轻英俊
①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第 239 页。
② 影视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徐静蕾,发行:中恺文化,2005 。
③ 同上 。
21
完全不一样。其次,对于主题的把握。电影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女人由少年到青年
再到中年的一种心灵和意识的成长变化而不仅仅是小说里面讲的女子诉说自己
对一个男人的爱有多深,表现出的陌生女人执着、疯狂、近乎变态的爱。尤其是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女人被 R 的仆人认出来以后最后坐黄包车离开以后留下
的眼泪的场景,体现出一种女人在被抛弃、忘却之后身心受到伤害,但这也是女
人失望,看清现实的一种表现,暗示着女性心灵的成长。可以从电影对小说改编
以后对三个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的塑造看出徐静蕾在极力塑造一个独立,有自我
意识的一个女性形象,而这些不同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来的变化
正是徐静蕾自己的女性意识。
第二节 女性意识呈现策略
小说《来信》是一种书信体的叙事结构形式。这种叙事形式在理论上属于主 观型心理结构,优点在于可以真实贴切地表现主人公的微妙多变,细腻丰富的内 心情感,易引起共鸣。所以说要把一部心里活动极其丰富的小说改编成一部电影, 就有很大的难度。本节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徐静蕾是如何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 体现出其不同的女性意识。
2.2.1 女性话语建构:叙述者与叙述视角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女性的“失语”可以看作是:文学史上缺少女性的声音,
女性作家的创作极少;另一方面就是男性作家笔下,女性的“沉默不语”,他们
认为女性应该沉默,克制,从而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戴锦华指出:“任何一个
成熟的女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都必然遭遇的,远不仅是‘未敢翻身已碰头’的男
权压迫,而首先是语言的陷阱与话语的罗网,事实上,正是男性文化的语言、言
语的规范,构造了女性所必然遭遇的镜城。于是,女性写作的趋向之一便是自觉
①而有力的对经典的男性叙述女性之话语的越界。”一般说来,叙述者总是站在某
一个角度来观察某个人某件事,而这个人或事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形成其价值或意
义。在文学中,叙述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故事的结局或者去塑造人物的
① 戴锦华:《奇遇与突围》载《文学评论》,1996 年,第 5 期。
22
命运,叙述的方式、语气和角度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全然不同。美国女性批评 家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 学想象》一文中剖析了男性作家创造的最常见的“天使”或“妖妇”女性形象。 在以男性为叙述者的作家笔下,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女性就是天使,有一定自我 意识不肯牺牲的女性就是妖妇。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掌握叙述权的重要性,以此来改
变被叙述,被塑造的地位。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根据叙述者参与故事的
不同,将叙事分为异故事与同故事。同故事是叙述者作为人物在他讲的故事中出
现。同故事又分为两类,一是叙事者为故事的主人公,一是叙事者只起次要作用。
90 年代以后的女性写作的特征之一就是同故事模式。最突出的形式就是“自叙
传”形式的运用。这种形式使作者、叙述者、隐含读者是统一的,采用第一人称
“我”来叙述故事,彻底宣告了女性将话语权执掌在自己手里,同时也拒绝了女
性在男性权威下的“第二性”的角色。第一人称的叙事,使得女性把自己的经验
和认识由女性自己讲出来,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肯定。 电影《来信》的导演是女性,影片的叙述者也是女性,因此,陌生女人的故
事也就成了女性意识的有效载体。影片导演,她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塑造改编 小说,而在电影中她又是陌生女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双重女性叙事,把叙述话 语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女性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感悟,去叙说,去拍摄, 传达出一种女性的自主性,就像电影的宣传语一样:“我爱你,与你无关”。我国 传统的叙事作品大都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即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新时 期以来,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品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作家。这种第一人称的 叙述角度的优点在于,由于叙述者也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具有双重身份, 作为故事中的角色他可以参与整个故事的发展,作为叙述者,他又可以跳出故事 直接向读者做一种自己主观的评价,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可。①这样就强化 了叙述的主观性,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这是女性对于自我、对于爱情的一种 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也是女性把叙述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面的一种尝试,一种策略。 电影《来信》中,陌生女人是在女性导演徐静蕾的手下,所以,无论是两性之间
① 胡继文:《她们眼中的她们》,河南大学[D],2011。
23
的对话,还是女性自我的旁白都体现出了女性自己诉说自己,自己表现自己的方 式,而不是小说表达的男性作家想象中的女性。
除了叙述者以外,叙述视角也是电影和小说的一个不同之处。视角,即故事
内容的观察和讲述角度。女性视角就是从性别入手来审视人类文化和文化创造的 一种批评观念和批评角度。它从性别角度出发,站在女性立场的角度去审视社会 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以此来窥视社会文化,揭示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 会对女性造成的压制和伤害,并且站在女性的立场强调女性自身的经验和权利, 争取两性的平等。电影《来信》中信的主人就是第一叙述口吻:“你,从来也没 有认识过我的你。”将观众带入到了电影的剧情之中,男主人公只能作为一个被 动的聆听者。在这种叙述之下,女性可以随意诉说而不会被打断,充分掌握了自 己的话语权。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被徐静蕾用画外音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少 女时期的独白“从那一秒钟,我就爱上了你”表现了女孩情窦初开的样子;青年 时期的独白“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的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 我的梦想,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刻,现在, 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是我的梦。”①中年时代的女子在经历了被遗忘与 丧子之后的独白“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 不断向前走,我又是孤零零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孤独……”②这种简 单的第一人称的旁白,要比任何劈头盖脸的谴责和斥骂更震慑人心,使得女子的 飞蛾扑火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凝视作为一个概念,在西方电影文化研究中被提了出来。凝视在电影中可以
被分为三种:观众的凝视;影片中的人物的凝视和镜头的凝视。根据卡瑟琳·卢
茨和简·柯林斯的研究,凝视是一种权利,它有权利决定谁是看者与被看者。因
此,凝视者就可以通过凝视使被凝视者成为客体,而自己是主体,从而更好建立
自己的身份。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穆尔维认为,男性导演或男性摄像
师就会以凝视者的身份来确立女性的身份和角色,使女性成为影视化下的一个男
性的欲望客体。在电影《来信》中,关于凝视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自我
和他者的凝视。女主人公通过镜子凝视自己与男主,从镜子里面看到男主把钱塞
① 影视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徐静蕾,发行:中恺文化,2005 。
② 同上。
24
进了自己的手套,这是对于男主的一种行为的凝视,看出男主把自己当作夜总会 一个普通的女子,在这里,男人作为被看者,凝视者不仅仅是女主,还有观众, 把男子的形象一览无余的摆在大家面前,向大家了展示出男主对女主的一种人格 和尊严的践踏,使得女主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还有女主通过窗户对于男主的凝视。 少年时期的女主对于男主的观察和偷窥都是通过自己家里面的一个小窗户,从这
里可以看到男主的生活和交际。其次是镜头的凝视,通过镜头,一个 15、6 岁的
小姑娘坐在窗户边凝视着对面。这样一种凝视把女子对于男人的关注和爱完完整
整的表现了出来也把男人对于女子模糊的回忆勾画了出来。男主第一次离开家的
时候,通过镜头的描写,写出了一个痴情女子在背后默默凝视着她远去。最后是
观众的凝视。电影刚开始出现的不是作家,而是邮局盖戳的信件,并且跟随着信 件的投递才进一步引出了男主,但是男主却是在阳光、景物等不同方式的遮掩下 出现,而镜头一直聚焦在信件之上,这种方式让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信件之上, 期待信的内容而不是男主人,这是一种有意对于男性的弱化方式。徐静蕾用了将
近 20 秒的时间去拍摄一个腐烂的苹果,可以看出女主在等男主回来找她,但是
却没有任何结果,这也预示着女人的一生。小说中对女人生产的过程进行了大篇
幅的描写,而在电影中,导演只是将镜头聚焦在江边的女人怀着大肚子,一艘摇
曳的小船上,写出了女主人公一种飘零无依,一个人独自生产的悲苦,通过一组
镜头向观众含蓄的表达了出来。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可以看出,在电影中体现
出来的徐静蕾作为一个女性导演,表现出来女性独特细腻的心思,以及极力想把
女性放在主体地位的意识。
2.2.2 女性成长的建构:叙事时空与重复叙事
由于创作目的、背景的不同以及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需要,电影《来信》对 于原作的时间与空间都有了一定的变动,将整个故事的背景从维也纳移到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北平。在经过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问题 得到了肃清,但是妇女问题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女性依然要受到道德的规范和
约束,而当时的北平正是一个思想文化集中改革之地,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深
厚之地。电影《来信》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民国时期,但是影片并没有着重写政
治、国家,而是着重写了这个时期下的一个普通女性——陌生女人。这其实是女
性主体缺失下的困境。她的困境不是来自外在的政治环境,意识形态,而是通过
25
这样的环境为陌生女人的困境提供了一个契机,真正的困境还是男性和女性的二
元对立与角逐。通过大环境,表述了在大历史环境洪流中女性的心理、情感、体
验和欲望被掩藏的事实。在小说的叙事中主要以时间为主,而放到电影中,则主
要就以空间的叙事为主,这样才能更好、更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发展轨迹。
电影中对于时间的描写,比如,“1948 年底”、“1936 年”、“六年后”、“三个
月后”、“八年后”等,这些时间变动的同时,也是陌生女人空间不断变化的过程,
写出了女人的一生都在为了一个人而等待。还有一些暗示性的时间,比如吃长寿
面,大年三十吃饺子等,这些都符合中国文化,使得故事之间的衔接很流畅。而
对于空间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四合院、胡同、歌舞厅等场景。首先是陌生女人小时
候居住过的四合院,电影首先是一个大镜头对四合院进行了一个俯拍,在这里,
荒凉,树木凋零,邻居的吵架声,然而自从 R 搬来以后,这里就不一样了,充满
了生机,影片临近尾声又有一次四合院的俯拍,这样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呼应。
四合院,是她爱情的起点,是她最幸福的地方,同时也是她最伤心的地方,最失
望的地方,她在这里由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接下来是胡同,影片中的胡同
是萧瑟的,在这里,女人和 R 来来去去,分分合合,每一次都将故事推向了一个
新的发展。歌舞厅是她和 R 再一次重逢的地方,也是他们经常流连的地方,在这
里,女人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使得她对于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
还有山东、四川等地的跨越,在山东,女子经过了 6 年的等待终于回到了北平,
而在小说中是 2 年,这更加突出时间之久对于女人的一种煎熬以及女人在这 6 年
时间里面已经从小女孩成长成一个少女了,这也更符合中国的社会;在四川她孤
身一人艰难地生下了孩子,而小说中是在产科医院,在战乱年代,女子只能是这
样的选择,而这些时光都是女人一生中最难熬的时间,但是她都挺了过来。
通过对这些空间的描写,完整地构成了女人一生的生活场景,并且见证了她
的成长。电影通过叙事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联系和转换,构建了从孩子期间初识作
家 R 开始到青年时期的疯狂爱恋再到中年时期的心灵的成熟的女性,形象地刻
画了女人由一个少女的懵懂到青年的激情欲望再到中年时候的释然的成长历程。
这对于女性主体的完整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讲述者“我”的时空与电影画面
中出现的被讲述者“我”,形成一种时空的跨越,现在的“我”俯瞰一切,把过
去的“我”娓娓道来,使得“我”的转换更加的灵活,使得“我”的形象和成长
26
变化可以更加的顺畅,自然,整个故事都在现下“我”的掌握之下展开,更好地
展现出如今的“我”,会想起当时的自己以及与现在的自己形成的一种对比,突
出经历了一些坎坷之后的陌生女人,已经成为完整的一个女性个体了。
除了时空的不同,在电影中有很多叙述的重复。重复是帮助赋予电影媒介以
叙事维度的一个因素,因为叙事进程跟时间和动作的发展相关联,它把已知的因
素和新因素的引入结合起来。①同时利用这种重复可以达到导演想要在剧中所要
表达的情感态度。在电影《来信》中关于重复的叙述主要在两个方面:语言的重
复和意象的重复。
关于语言的重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句台词的分析。首先就是“我的儿子昨天
死了”。在电影中总共出现了 3 次 。第一次是在信件的开始;第二次是在女主离
开六年后,女人以一个新的样貌回到北平;第三次是在人第二次被男人遗忘以后。
这句话在整个影片中就是一条时间线,推动着电影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牵着女主
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条线。每一次的诉说,都代表着女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而这
每一次的发声,都在回忆并诉说着女主的每一个阶段的经历和成长,也是女主自
我诉说自己的经历的一种方式。“我一回来就找你”这句话也在影片中出现过 2
次,第一次是在他们发生关系并有过几天恋爱生活之后,男人去宛平时对女人说
的话;第二次是在女人成为一个母亲,两人再次相遇发生关系以后,男主准备离
开去张家口的时候说的。同样是男性的话语,每次的离开都意味着遗忘,就算回
来也记不起来。虽然一次次的被遗忘,但是女主还是深爱着男主,这种情况和中
国影视中所述的“多情女子负心汉”的模式非常吻合,但是不同的是,陌生女人
并没有颓丧埋怨,因为她不想成为和其他女子一样的人,这是她的权利,选择去
爱谁,怎么去爱,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其次就是对意象的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影中的背景音
乐——琵琶语的不断播放。《琵琶语》是林海作曲、蒋彦演奏的纯音乐,它结合
了中国各种传统乐器又加上了民族腔以及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元素。《琵琶语》
有种“窃窃私语诉衷肠”的感觉,反复的前奏,把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
休的场景之中,女人的情感就这样一步步被牵引,观众也在这种情感中一步步地
① [挪威]雅各布·卢特著:《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68 页。
27
去认识这个女人的一生。在电影中琵琶曲主要出现了 4 次。第一次是影片的开 始,开场的曲子为影片奠定了一种凄凉和缠绵的基调。第二次是在女人还是少女 的时候,有一次她和 R 相撞,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女主爱上了这个男人,哀婉 的曲调也暗示出了悲剧的开始。第三次是在女主随母亲离开之前,女主准备去找 找 R,看到他怀抱一个女人之后,音乐的节奏被放慢,曲调被拉长,突出了一种更 加悠长的哀伤之感。第四次是在影片结尾,男主在琵琶曲中,通过镜头,仿佛看 到了一个正在微笑凝视自己的女子。这四次琵琶语的出现,不仅仅营造了一种哀 怨忧伤的基调,同时也有一种缠绵悱恻的诉说,女人在少女时期对男人一见倾心, 并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深爱着,却从来没有在男主的心里面留下记忆,但 是对于陌生女人自己来说,却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光。通过音乐的形式,增加 了一种悲剧美,诉说着女人的一生,一曲琵琶弹尽了女子一生的爱恨情愁,不禁 让观众潸然泪下。
其次是镜子,总共出现了 3 次。第一次是在女人第一次进入男人的房子以后,
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孩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第 二次是她和男人发生关系以后,女人站在镜子面前审视自己,略带一种娇羞之感。 这个时候的女人通过镜子反映出来是幸福的。第三次是女人通过镜子发现男人把 一沓钱放进了自己的手套里面,当时的她是既羞耻又惊讶。通过镜子女主三次审
视自己:从一个脸庞稚嫩,内心懵懂、不谙世事的女孩到一个初次经历性生活的
女孩再到被自己深爱的人认为是妓女,她的情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懵懂到
迷恋到释然,这都说明了女子的一种成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是一次历练和
蜕变。
最后是玫瑰花,它在影片中主要出现了 4 次,第一次是在少女与作家的初夜
之后,作家送给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玫瑰。第二次是在男女主再一次相遇发生
关系以后,玫瑰花作为一个背景出现,此时的玫瑰花已经开始要枯萎了。第三次
是女主准备离开时主动向男主要了一支花,但是这束花已经蔫了。最后一次是男
主在看完信以后,回身看到的那没有玫瑰花的花瓶。从男人第一次开始送给她一
支玫瑰花开始,女人就再也没有能够忘记,并每年都在男人生日的时候送上一束
玫瑰花,来证明自己的爱,玫瑰从刚开始的饱满到快要凋零再到空的花瓶寓意着
女主的一生,从一个烂漫、花一样的年纪的女孩到最后一无所有,逐渐老去、死
28
去。女人就像玫瑰花一样,刚开始饱满、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养护也是会
枯萎的,而男人加速了它的枯萎。这也正是徐静蕾电影的主题:男人的一夜,女
人的一生。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徐静蕾没有激烈地去表现女人的内心状态,
也没有强烈去批判、谴责男性,更没有简单的用身体上的快感来张扬女性意识,
而是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角度缓缓地构建女性自己的话语,诉说女性的成长,
以此表达女性逐渐觉醒的意识和掌握自己的能力。
第三节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张爱玲说过:“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是我的心 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徐静蕾也说过:“当代女性在爱情里只关 注自己的感受,《来信》就是一个很纯粹的、当代人能理解的爱情故事。”在爱情 里,女性很容易失去自己的价值尊严和自我。在电影《来信》里面,陌生女人虽 然为了男人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但是,她却是一个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人。这可 以表现在她敢于违背当时的社会、家庭的压力,并没有害怕它们带给自己的压力, 她有自己的身份意识没有曲意逢迎,她可以掌握自己的自由等。
2.3.1 女性自我选择的肯定
在电影《来信》中,陌生女人的人生中可以有很多的选择,而她选择为爱牺
牲。对于女性而言,爱情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女性的
爱情观往往也是复杂的女性意识的一个主要体现。爱情观念的变化意味着女性意
识、女性心态和女性立场的变化。刘慧英女士说过,绝大多数的女性在爱情中寻
找自我,最后又在爱情中迷失自我。在爱的名义下,女性往往比过去付出得更多。
独立的女人不再在婚姻中埋葬自己,却甘愿把自己送上“爱”的祭坛。
徐静蕾把《来信》搬上荧幕,把爱情这个话题抛出来,把陌生女人的这种“我
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宣言放在当下,让人们去审视,去思考。女性在谈论到
爱情时,不仅仅只是关注爱情本身,更多的是对于爱情的体验以及在爱情中女性
所处的地位以及自我认识。就像《来信》中的女人,在面对 R 一次又次一次的遗
忘的时候,她没有选择去质问或者主动去告诉他而是试图通过一步步的提示使 R
29
能够想起她(虽然没有成功);在有了孩子以后,她本可以去找他要抚养费或者
对自己负责,但是,这样的话就会成为 R 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与他平等的
女性个体。在陌生女人的爱情观中,可以为了爱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亲人,自
己的身体,自己的尊严,但是唯独不能放弃的就是爱那个男人,因为,这就是她
的一切,自己唯一可以把握的住的就是自己爱他的心,其他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
而改变,唯独自己的爱不会变。漫长的男权文化使女性有了一种归属意识,内化
为女性的一种无意识,使得现代一些人格独立、事业成功的女性也依然避免不了
情感、精神上的寄托。因而爱情观更能折射出女性的精神和生活价值。她们怎么
选择爱情就是怎么选择生活。王安忆曾经说过:“我有时觉得爱情是个人的事情,
爱恋对方,是因为对方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施展的舞台。”①欲是一种占有,情是一
种奉献。《来信》中的女人曾经也想占有男主人公,可是在经历了两次被遗忘之
后,她选择了情,把自己的欲望转化成一种默默的牺牲和奉献。
很多人批判陌生女人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可
是她体会到什么是爱,她找到了自己爱他人的方式,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掌握了
自己爱别人的权利。徐静蕾作为一个女性导演,规避主流话语,选择“爱情”为
主题,是因为这是女性最为活跃的生活场所范围,也是她们感受父权制的主要场
所。自我求真,甘苦自知,爱情使我们在一个多变的时代保持着永恒的信仰和
坚守,意识到自身的缺憾,并能勇敢地加以完善,从而在岁月和人生的历练下,
获得真正的成熟和成长。除此之外,对于身体的关注,也为女性真正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进而实现自我提供了一条路径。然而当下,女性身体失去了她本身的意
义而沦为了一种欲望的代码,在客观上成为了男性的窥视对象,从而陷入了一种
迷失的状态。法国文学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建议:“用身
体写作”,她认为,只有通过写作,妇女才能返回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被压
制的同时,呼吸和言论也就被压制了”③。“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是以她的性交换她
②① 于东晔:《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第 245 页。
② 张向荣:《跨越时空的对话——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的女性意识之比较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 版 社,2013 年,第 156 页。
③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90 页。
39
的生存,或者说她为了生存不得不交出她的性。”①
传统的观念认为,女子的性只 能是属于丈夫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也愿
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作家 R,可是当自己被遗忘以后,生存的困境使她不得不
向现实低头,她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她和孩子优越的生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
类的训诫,在这里毫无意义。她用自己的身体来体验这个世界,来扩充自己的意
识。她用完全私人性的、女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判断一个人是否自由,除
了他的思想不受限制以外,身体自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来信》中,女
主人公明明知道男主人公对自己根本没有记忆,并且风流成性,但是女子为了自
己和孩子的生存出卖了自己的肉体,成为一个交际花。她想守身但是生活所迫的
这种不得已正是灵与肉的搏斗,使得她不断在沦陷中审视自我,并且寻找自我认
识和体验,而她能把握住的就只有自己的身体,所以她不愿意让婚姻来破环自己
的自由之身,这是女人自己把控自己身体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这是陌生女人自己
的选择,也是她自我意识觉醒的选择。
2.3.2 女性身份的确立
性别有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分,而这里的性别是指社会性别,它是由一定
的社会意识、文化和政治体系所赋予不同性别的人一种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也是对男女身份作出不同价值的评判。中国有将近二十年,女性竭力去“学习男
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去努力,争取做到和男性一样,以求达到平等。但是,生
理和心理上的差异这是与身俱来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也就是说,试图通过这
种方式来达到两性平等,那是不可能的。与此不同的是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
它是可以改变的,就像男人强壮,女性柔美这种判定标准是由社会文化导致的。
这种文化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对男女性别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
专家刘慧英指出:“可以说,女性在确立新的自我形象方面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任
何现存的完全可取的女性特征或长处,现实生活中衡量男女楷模的标准的界定往
往都渗透了男权文化精神。”钱钟书先生曾说:“要使男女不平等成为天经地义,
古往今来中土西方皆有对男对女不同标准的两套伦理观。因为制礼的是男人。”
②①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年,第 166 页。
②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年,第 199 页。
31
①
可以看出,性别、身份一直以来就是男女之间的一道横梁,也是导致女性被
歧视、沦为“第二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电影《来信》中,女人清晰地认识 到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身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女人和一个追求者军官的 对话中,军官认为女人的年纪也不轻了,可以选择一个安稳的生活,女人却不以 为然,认为自己当下的这种生活状态很好,并不需要婚姻来保障自己的生活。而 在小说中,女人经常会贬低女性的身份,认为女性假装矜持,女性有着虚伪的面 孔等等。除此之外,女人的母亲角色在影片中有大量的描写,女人接孩子回家, 陪他读书写字,陪他玩保龄球等等,这也可以体现出来徐静蕾对于女性的母亲身 份的一种认同。女人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等都是女性地位、身份提高的一种 表现,也都是自我对于身份,性别的一种认可。徐静蕾把女人的身份由小说中的 服装店职员变成了女子师范的学生,把妓女身份变成了交际花,实际上就是对女 性身份性别的一种认识与提高,学生与记者,交际花与花花公子,形成一种平等 的关系,这也完全符合徐静蕾作为一个才女的身份背景。
通过《来信》电影和小说的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徐静蕾在她的电 影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话语的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等方面有意凸 显陌生女人,以此表达出徐静蕾的女性价值观、爱情观。但是,可以看出来,徐 静蕾虽然有意去改变陌生女人,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陌生女人还是一个为了 男人而放弃自己的尊严、默默无闻,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独自一人承担哺育 孩子的责任的一个形象。徐静蕾塑造的这种“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是否可 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女性在当今对于美、身材、外貌、物质的追求,是否是因 为女人还没有走出一种“被看”的困境?而电影《来信》中有意弱化男性,突出 女性的方式真的能消解男性的权利,达到一种女性地位提升的目的吗?这是不言 而喻的。陌生女人独自承受生产以及抚养孩子的责任,女人通过依附别人来生存, 这已经使得男女性别、权利形成了一种不平等,徐静蕾在当下将这部影片如此处 理的目的何在?这些问题为当下女性提出了思考。
① 钱钟书:《舒展选编:钱钟书论学文选》,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年,第 245 页。
32
第三章 《来信》带来的女性意识困境
女性问题研究专家李小江曾经提出:“为什么谈论妇女总要从道德开始?”
她自己的回答是:“因为人们以为妇女的解放必然带来所谓‘道德’危机。”①在中
国,传统道德对女性的束缚无处不在,所以无论女性取得如何伟大的成就、有如
何尊贵的地位,都会不自觉地被传统道德所约束,从而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家庭作
用和自我形象。露丝·伊利格瑞设想,女性可以主动迎合男性目光,以满足男性
的欲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取悦男性的方式来“消费”男性。②但是恰恰相反, 这样做只能更加强化了男性的权威,继续加重了女性被物化的心态。
从电影《来信》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徐静蕾虽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陌
生女人的最后结局,但是却可以从隐含的信息——花瓶中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一
束玫瑰花看出女人应该是去世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徐静蕾已经有
意识地重新塑造了陌生女人的形象,赋予了她一些女性意识,可是依然没有一个
好结局,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当下女性存在的一些困境 :就算是拥有自我意识,
有独立身份、有自由的女性依然没有出路。
徐静蕾将一个 20 世纪 20、30 年代女性面临的问题搬到了如今的荧幕之上,
那么就可以看出,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当下女性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那么当今 的女性到底面对什么样的困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境地应该 如 何寻找出路就成为一个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节 出走后的“娜拉”
从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我们可以看出,娜拉最后选择砰地一声关上门,
① 宫东红:《游离·抗拒·绝望——直面 20 世纪 30、40 年代女性写作》,晋江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
② 魏天真:《自反性超越:女性小说的非女性主义解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115 页。
33
离开这个家。那么娜拉出走到底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像陌生女人一样,面临各种 困难和诱惑呢?电影《来信》中的陌生女人是北平女子师范的学生,她离开家庭, 抛弃名誉、尊严等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娜拉相比,她爱情自主,家庭独立,唯 独就是没有跨进婚姻,但她超越了娜拉。但是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她并没有获得 幸福。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当下社会中的女性的生活困境以及无处可走的迷茫, 让我们对于女性的未来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女性主义者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 相比,中国女性自身的致命弱点在于,她们的女性意识缺乏足够的现代理性作为 内在支持,其核心是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她们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沉默、顺从、 迎合,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几千年来父权制传统在中国妇女意识底层所形成的重 压和威慑力。那么,女性主义在批判了男权社会秩序、解剖了男权主义之后,女 性又会走向哪里呢?
3.1.1“娜拉”的出走
在《女人讲故事》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为了生存而舍弃爱情,几千年
来女性就是这么活过来的,女性不觉得痛苦,不觉得畸形,因为那痛苦早已经被
压抑到了意识之下,这种痛苦广泛地弥漫到女性生存的各个角落,带给她们以‘人
性苍凉’的感觉,那不是尖锐的痛,是钝钝的痛,在生存的压力下几乎可以忽略不
计”。①鲁迅先生的《伤逝》为当时的女子指出了两条路,要么“堕落”要么“回
来”。电影《来信》中的陌生女人作为一个接受了高等思想教育的新知识女性,
她在跟着母亲和继父回到山东以后,本来可以过上大小姐的生活,可是在面对爱
情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对于男人一次次的遗忘,她选择原
谅,并且继续抱有期望,不结婚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之身,以便可以随时回
到那个男人的身边,甚至为了男人的孩子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换取物质上的享
受,这是堕落,是无奈的被迫,但也是她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女性在当下有很多,
然而在面对无论是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是家庭的压力的时候,女性选择堕落,是一
种时代的倒退,也可以看出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实质上并没有对女
性产生很大的作用,这对一些致力于提高女性意识的人来说有一些思考和借鉴意
义。女子是一个知识分子,本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她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
上体面的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身体和尊严,选择去依附男人,来得到物质上的享
① 宋曦业,武锦华,王彩萍:《女人讲的故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第 78 页。
34
受。这样最后的结局是死亡,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 她是不畏惧各种压迫成功的脱下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外衣,但是却再一次陷入了 爱情带来的不可靠的深渊里面,最后卧轨自杀;中国作家鲁迅笔下的子君以为找 到了和自己有着共同观念的人,可以冲破旧观念打破旧式婚姻制度,但是同居以 后,繁琐的家务、生活的贫困以及逐渐趋于平淡的爱情都使得他们的爱情产生了 裂痕,最终子君以死亡告终。当下社会的发展,女性不得不承担一定的家庭经济 负担,除了生活上的事务还得兼顾家庭的经济来源,使得女性的生活负担较之以 前并没有多少减轻。再加上,社会仍然对于女性存在很大的歧视,女性面临更大 的压力。就被家暴和抑郁的人数统计来说,女性的比例要远远超过男性,虽然女 性现在的经济权利开始上升,可是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男性中心意识丝毫没有 减弱,女性成为男性发泄的对象,成为社会黑暗的承受者。女性唯一可以用来发 声的身体,在当下,因为承担更多的家庭和工作或者是男性、社会给予的压力, 而渐渐隐没或者退回到最初,更多的女性选择的还是忍受,直到身心都受到伤害 受不了而选择自杀,得到解脱。这里,造成女性走向自杀,除了男性社会的压力 以外,女性本身的弱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女性自我意识不成熟、对男性的 过度依赖等等。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的剧本《娜拉走后怎样或社会支柱》也印
证了鲁迅先生所说的话。剧本中的娜拉来到了 20 世纪,她出走以后找了一份工
作,作为一个纺织厂女工,然而她感觉自己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之后在一次欢
迎会上,她认识了领事魏刚,并做了他的情人,然而当魏刚厌烦了她的时候,就
让她用自己的美色去诱惑一个生意场上的重要人物,而这个人正是海尔茂,最后
使得海尔茂破产,而娜拉也被魏刚抛弃,沦为妓女,最终她不得不回归家庭。20
世纪的娜拉并没有比出走之前的娜拉幸福,她在不同的男人之间转手,最后又回
到了原点,始终没有逃脱男权文化的压迫。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一直被寄
予希望可以独立,既不会“堕落”也不会“回来”,然而耶利·克内为娜拉安排
了这样的一个结局来说明女性始终没有逃离玩偶的命运。所以 20 世纪“娜拉”
的出走,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
3.1.2 出走后的“娜拉”
那么,女性除了堕落、死亡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吗?我们可以看到,在
《来信》中陌生女人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之下,也有很多女性是独立、解放的。
35
例如张爱玲、丁玲等女性。张爱玲出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年幼时父母离异,她
跟随父亲生活,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44 年与胡兰成相识,不久结婚,然而
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这段没有结果的婚姻也为了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张
爱玲把她创作的目光投向了婚姻、家庭和爱情,而不是主流的抗日救国。《倾城
之恋》和《金锁记》是张爱玲女性思想表露的两部重要的作品。白流苏因为生活
生存问题选择了范柳原,然而范柳原也并非真正的爱她,那么婚后的生活可想而
知。曹七巧就是婚姻失败的一个例子,曹七巧为了生存放弃自己的爱情以至于最
后精神扭曲,心理变态,对自己的儿女也进行了畸形的管制和压迫。这直接揭开
了女性在婚姻内部所遭受的摧残是来自于男权的专制。小说集《传奇》写了一大
批女性群像,从女性自我出发,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的精神世界,对女性自身的人 格精神进行了思索与批判。这种不是简单从女性对男性的简单控诉角度出发,而 是通过女性自我矛盾,自我突破的方式与徐静蕾的创作方式极为形似。丁玲的出 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她的笔下,女性是一个敢于冲破旧传统、旧道德 的人,展现了女性对于个性的解放与纯真爱情的热情追寻。这种反抗与追寻不仅 仅只是个人与外部力量的较量而是女性自我的一种审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 的突破就是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对于性欲的一种大胆的展现与追求,这 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块处女地。女性性欲意识的萌芽成长成为女性自我健全、 自我解放的另外一个出口。总而言之,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主要集中在对于爱情 的憧憬,并初步展现出了对于男权统治秩序的批判,从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变成了
失望;20 年代后期大革命失败,女性作家刚刚萌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和自省精神 就因为社会原因被搁置了下来,女性写作也与社会解放、政治斗争融合在了一起, 随着投身革命,女性意识的内在矛盾也渐渐表露了出来。从《莎菲女士的日记》 到《韦护》,丁玲的笔下始终关注着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韦护》中以丽嘉为代
表的知识女性在遇到新的境遇时的困惑、彷徨、思索和积极寻求的过程是对莎菲
式的孤独、苦闷和自怜的一种转变。这种变化体现在女性爱情观的变化上,从对
爱情的失望和怀疑转变到了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现实基础和社会保障的思考。可以
看出,这个时代的女性除了像《伤逝》里面的子君和《来信》里的陌生女人的结
局以外,还有一条其他的路可以走,那就是独立。《伤逝》里面有一句话:人必
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在爱情里面,作为一个女性,必须要有物质基础作为保
36
证,这样的爱情才会不被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所困扰。就像鲁迅先生的小说《伤
逝》里面的子君,同居之后为油盐酱醋所困扰,爱情也被贫穷给磨完了。所以说
女性要解放的第一步就是自己经济独立,像张爱玲、丁玲一样可以通过写作来养
活自己。除此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独立,刘慧英女士告诫女性:“女人只有精
神上保持与男人并驾齐驱的态势,才能真正维持自己的独立。”①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她虽然跨出了第一步,成为一
个自由,不受拘束的女性,有着自我意识,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走向成功,走向了
堕落、死亡。这除了社会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压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
性对于自身没有一种批判意识,独立意识,总是想去依附他人。可以看出,从“五
四”开始已经有很多女性开始走向了自由独立,然而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直到
当下的 21 世纪,女性难道就解放、独立了吗?事实是,女性问题依然存在,当
今的女性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情感中依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第二节 “娜拉”走向哪里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
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②女性问题由
来已久,到了“五四”时期,掀起了一股自由平等的思想潮流,女性问题开始被
关注。鲁迅先生提出的“娜拉走后怎样”成为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前面分析了
女性在出走以后所面临的各种情况,那么,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出走的女性是
那样的状态,时至今日徐静蕾电影《来信》中陌生女人的做法和意识在当下是否
就不存在了呢?经济上独立的女性就一定幸福了吗?那么从当下女性电影和女
性写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女性依然存在的问题。
3.2.1 女性电影中的困惑
关于女性电影的定义和意义是充满争议的。本文中对于女性电影的界定为:
由女性导演拍摄,以女性形象为主要叙事主体,以女性生活为题材,从女性视角
①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年,第 100 页。
②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60 页。
37
出发,围绕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觉醒为主的电影。《来信》这部影片就是女性 电影的代表,它由徐静蕾执导,以陌生女人的一生作为叙事内容,从女性自我意 识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女性的觉醒和困惑。除此之外,中国近年来还有很多女性 电影,马俪文的电影《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2002)和《我们俩》(2006) 都是从亲情的角度入手,关注女性在老年时期,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和心灵上
的孤独。四合院的老太太虽然和女孩之间矛盾不断,但彼此相互依靠,日久生情;
诃的母亲,因为病情离开人世,诃想起来自己和母亲最后相处的日子,才明白自
己对于母亲的关心和爱太少了,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已经走了。唐晓
白的电影《完美生活》(2008)讲述的是两个女孩的不同生活状态。21 岁的李月
颖在为工作而四处奔波,一个机会使她来到了深圳,然而这个机会只是一场虚无,
但是即便如此,她还是选择留在这个地方;另外一边,谢珍妮从农村走出来来到
深圳打工,继而嫁给了一个香港的厨师,然而生活不尽如人意,她选择离婚,最
后她想回深圳看一下,却在深圳的街与李月颖相遇,这种时空上的交错,想要说
明的就是,二人互许就是过去和未来的彼此。姜丽芬的作品《又是一春梨花白》
(2019),影片主要讲的是江南乡村,一个叫梨花的女性,她的丈夫常年卧病在
床。她为药店老板的女儿绣嫁衣,老板太太的表弟思成和梨花是青梅竹马,而思
成又和表姐之间有暧昧,同时,老爷又喜欢上了梨花,梨花在这几个人之间各种
盘桓,最后自己的梦一点点破碎的故事。梨花在几个男人之间的停留,都是一种
女性面对各种选择时的困惑,而这些男人,又没有一个可以使她救赎,甚至把她
的梦一点点给敲碎了。通过上述电影可以看出,中国在经历了五四运动以后,女
性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关注女性的
生活,表达她们的内心。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女性虽然开始慢慢觉醒,审视
自己,但是依然在生活、工作和爱情中面临着问题。这些问题在经过了一个世纪
的变化以后,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她们有的是陷入了历史的困境,有的是受
到了男性权利的压迫,有的是没有女性独立的意识等等,这都是女性导演试图通
过电影的方式想要传达出来的,并且也可能是这些女性导演自己在现实中所面临
的困惑。这就要引起广大女性自我思考,是否自己在生活、爱情中,也面临着同
样的问题,而我们又是怎么去选择、去做的。
从《来信》中陌生女人最后的结局来看,造成她悲剧的原因除了男性霸权统
38
治、社会其他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女性自我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中 国
传统历史上对于女性的一种约束和培养方式,使得隐忍、奉献女性意识已经深 入人
心,成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而世代相传。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也从此而来,使 得女性
形成一种缄默。这种缄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女性天生就是有善 德,对于 一些有个性的“母老虎”、“悍妇”就持一种批判否认的态度;其次,贞 洁观,女性 必须洁身自好。最后就是被消费的女人。女性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 同时被消费而 不自知,成为被包装的商品,供人消费,然而女性却乐在其中。陌 生女人就是这 样,爱而不说,默默奉献,牺牲自我却还乐在其中。这就是一种女 性无意识的表 现。而当下,尤其是在中下层阶级中,依然有大批女性自己认为自 己有义务去照顾 家庭,相夫教子;在工作中,自己不如男性的想法;在生活中, 依靠男性来维持自 己的生活等落后的想法。所以说,女性在解放自我的路上,除 了要做到经济独立以 外,还必须在精神、人格上也做到独立,从经济到精神再到 人格,都必须得清醒地 认识到自己的处境,这样,女性才有可能寻找到解放的一 丝曙光。
3.2.2 女性写作中的困境
女性写作,可以理解为一些女性作家,她们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生命体 现、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叙述方式,创作一批女性题材的作品。这些女作家 有 着独立的性别意识和自我意识,在这种意识形成过程中对于生活、生存的一些 思考 和认识的体验和感悟被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写作方式。 现代 以来,女性文学对于自身的关注远远超过了以前,自“五四”以来,女性文 学的发 展逐渐向女性意识的独立和女权话语的趋势发展。
中国女性的意识复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为男权意识的禁锢,
偶有出现,也是沧海一粟,但是,“五四”运动,不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和 文
学时代,也为女性写作带来了别样的天空。这个时候的女性书写主要集中在爱 情主
题上,在经过现实的洗礼之后,女性作家对待爱情不再是一种盲目的憧憬与 赞扬,
而是有了更多的思考。而到了当下,女性又有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处境,以 女性作家
方方的小说《纸婚年》和徐坤的小说《厨房》为例。《纸婚年》讲的是 一对青年维
扬和如影婚后一年里面生活中的各种摩擦。如影一直沉迷于热恋和新 婚的浪漫中,
以至于婚后时间长了以后就认为维扬对自己的爱不够深,而维扬一
39
方面要显示自己的男子汉胸襟,一方面又难免心胸狭隘。在小说中主要表达的就 是
两性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因琐碎事情引起来的矛盾,这是婚姻中无法避免 的,
结局二人之间的和解,显得过于牵强,显示出作者对于生活中两性关系因日 常生活
所束缚而感到的一种无奈和妥协。徐坤的《厨房》里面的女主人公枝子是 一个名牌
大学的女子,然而在她经济独立,事业有成以后,却开始希望可以回归 到厨房,因
为传统中,厨房就是女人的领地,是一个温情的地方,要拥有这样的 地方就要有一
个伴侣,所以她把自己向厨房进发的橄榄枝抛向了松泽,然而松泽 只是一个崇尚快
消费的人,他不接受枝子那种想要回归厨房的繁琐的爱情,甚至 冷漠地嘲弄了枝子
的爱情观。这种两性之间对于爱情的错位认识,导致了枝子爱 情的失败。而这也正
向鲁迅先生所说的“堕落”或者“回来”发出了疑问,也是 新时代之下的女性面临
的新的问题,也为新时代的女性提出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无论是鲁迅在 19 世纪提出的女性出走问题还是 20 世纪以来,方方和徐坤提出
来的女性问题,都是不同的时代意识的烙印,对应的是那个时代妇女的处境以及
解放问题。
除了方方、徐坤为代表的表达女性处境的小说以外,还有另外一类女性作家, 主要表现女性的欲望和性。主要以卫慧、盛可以为例。卫慧在《像卫慧那样疯狂》
(2000)里面有一段话被视为欲望时代的女性宣言:“我们的生活哲学由此而得 以
体现,那就是简简单单的物质消费,无拘无束的精神游戏,任何时候都相信内 心的
冲动、服从灵魂深入的燃烧,对即兴的疯狂不作抵抗,对各种欲望顶礼膜拜, 尽情地
交流各种生命狂喜包括性高潮的奥秘,同时对媚俗肤浅、小市民、地痞作 风近而远
之”。①盛可以的小说《水乳》(2016)中的主人公左依娜是一个对生活 有着高要求
的女人,然而她却在丈夫、情人和少女时代的恋人三个男人之间奔走, 她的欲望强
烈,想要占有,挑战不可能,到最后失去了一切。盛可以用一种非常 冷酷的态度表
达出她对爱情的看法,其实这也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问题。 当下是一个经
济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
但是,这个时代的女性,虽然逐渐取得了一些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与地位,却依然 面 临着各种歧视和不公,尤其是在婚姻家庭和工作岗位中。在各种压力之下,有
① 邓楠:《生于“身”而出生于“身”——和谐社会构建中女性“身体写作”的困境与出路探析,中 国 文学研究,2011。
49
的女性逐渐沉迷其中,有的女性被物欲迷失了双眼,就像电影《来信》中的陌生 女人,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然而为了物质上的享受,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不惜 出卖自己的身体依附他人,流连在歌厅舞会之间,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随 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崛起,消费主义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 商品的狂热追求导致人成了物的奴隶而被物异化,就像英国文化理论家特里·伊 格尔顿说的:“以普遍的个体占有形式的贪欲正在变成时代的秩序、统治的意识 形态和主导的社会实践……”①人们内心的贪欲开始流露出来,并且不断地蔓延 和滋生,大众伦理开始发生变化,重物质、图享受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同 时大众传媒也极力鼓吹及时享乐。在这种大众价值观之下,很多文艺工作者也开 始出于经济效益,大量的纯享受式的作品蜂拥而出。艺术性被娱乐性所代替,美 感被快感所代替,“人们从政治权利关系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又可能不由自主 地丢失在金钱权利关系中。”②当今的社会,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危机,但价值观的 危机是目前最为深刻的。我们沉湎于物质消费中,但是,得到的幸福感又有多少? 消费主义价值观下的大众文化正在一步步的异化着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逐渐丢 失自我,成为依赖于物的异化的人。电影《来信》中的陌生女人和她的儿子有过 这样一段,儿子想要用自己的零花钱给那些贫苦小孩,女人阻止了他,因为她认 为穷人是接济不过来的,穷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糟践踏,受凌辱的。她自己不想, 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这样的生活。陌生女人,已经变的不再是一个正常人了, 她已经被自己的欲望异化了。她一方面宣称自己深爱别人,一方面却又出卖自己 的身体只是为了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可以过上高等的生活,这种爱已经不是简单的 男女之间的爱情了,参杂了物质,金钱和欲望。然而当下的现实中,这样的女性 存在比比皆是,为了所谓的豪宅、名车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为了名利金钱,依 附他人,失去了作为一个女性应该有的尊严和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电影还是写作中,从“五四”开始到现在,
女性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成长和解放,可是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无论
是社会、男权还是自身的问题,而徐静蕾在当下再一次把女性解放这个话题抛出
① 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第 273 页。
② 程文超:《菠鞋与流行文化中的权利关系》,《文化研究》,2002 年第 3 期。
41
来,就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当代的“娜拉”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和出路,女性应 该如何面对自身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救。
42
结 语
徐静蕾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茨威格的同名小说。茨威格在 创
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正是他的思想处于转折的时间,他开始怀疑和反思自己的 价值 观。在茨威格的笔下,陌生女人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为爱而牺牲,默默奉 献不求 回报的执着和疯狂,而经过一个世纪以后,徐静蕾作为一个新生代的女性 导演通过 改编这部充满着男权文化的小说来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女性的一种看法, 传达出自 己的一种女性意识、价值观以及当下女性的一种处境。在这个一个环境 下选择这样 的一部作品进行改编,可以通过比较电影对小说改编的不同之处,体 现出当下的陌 生女人与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的不同之处,以及为何会有此区别, 这具有很大的 现实意义。
徐静蕾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创作了很多女性电影,无论是少女时代的小鱼, 还是爱情中的陌生女人,亦或是工作中的杜拉拉,她都是从女性的体验、认识、 成 长的角度出发,充分展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问 题。
《来信》中的陌生女人所处的困境,并不是一个人的困境,而是所有女性面 临的问 题,在面对爱情、婚姻和生活时,我们会怎样去选择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后 果;女性 是否在这之中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挪威作家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 中的娜拉走 后的问题,在中国作家鲁迅的小说《伤逝》中有了一种回答,而奥地 利作家耶 利·内克的剧本《娜拉走后怎样或社会支柱》也印证了鲁迅先生的回答, 那么,女性 难道就只能是这样一种结局吗?回答当然是不。女性在经历了自五四 以来一个世纪 的洗礼之后,无论是在精神还是人格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虽然 当下依然面临着 许多困境,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致力于为女性解放而不断做着努力。 女性只有经济独 立,人格独立,精神解放,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而要实现女性解 放,不仅仅只是把 男性放在一个次要地位、消解男性权利这么简单,而是要依靠 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因为女性解放,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话题。
43
参考文献
著作:
[1]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斯蒂芬·茨威格:《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6。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解构》,徐强译,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7]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8]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9]李小江:《解读女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李小江等:《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11]李有亮:《给男人命名——20 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性批判意识的流变》,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3]王澄霞:《女性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
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5]于东晔:《女性视域: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女性话语》,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6。
[16]张岚:《本土视阈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论文:
[1]陈影:《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研究》,安徽大学,2018。
[2]成慧芳:《民族文化身份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来信〉在当代中国的
接受》,湘潭大学学报,2006 年第 2 期。
[3]陈墨:《缺少那一声茨威格的叹息——谈〈来信〉的电影改编》,当代电影,
2005 年第 3 期。
[4]邓珊珊:《近十年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意识研究(2004—2014)》,湖南科技 大
学,2015。
[5]法萌:《论斯蒂芬·茨威格的女性伦理观及其艺术呈现》,华中师范大学,2014。
44
[6]葛延峰:《从小说到电影;依然被遮蔽的女性——以〈来信〉为例》,电影评介,2009 年第 10 期。
[7]金灿:《徐静蕾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西南大学,2016。
[8]刘婧:《当代影视改编的叙事策略研究——以〈来信〉为例》,辽宁大学,2013。
[9]李琳:《80 年代以来女性电影》,文艺争鸣,2006 年第 4 期。
[10]刘艳玲:《〈来信〉:从小说到电影》,中南大学,2012。
[11]马楠:《从女性主义角度论徐静蕾的转型》,聊城大学,2017。
[12]孙晗丹:《论〈来信〉电影改编的得与失》,电影评介,2013 年第 3 期。
[13]孙杰:《女性视角中的〈来信〉》,电影文学,2014 年第 6 期。
[14]盛晓玲:《〈来信〉:从小说到电影》,电影文学,2012 年第 20 期。
[15]王珺瑶:《脞议小说〈来信〉与中版电影改编》,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年
第 35 期。
[16]谢琼,袁克秀:《〈来信〉文本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作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17]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苏州大学,2003。
[18]张会军,马玉峰:《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来信〉
导演创作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19]周美美:《温情与困境的矛盾交织——探析〈来信〉》,海南大学,2013。
[20]张晓青:《斯·茨威格在中国(1949—2005)》,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1]张新艳:《茨威格〈来信〉及其中国同名电影之比较》,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2 期。
[22]张悦:《徐静蕾电影的叙事研究》,吉林大学,2013。 [23]周玉洁:《女性 主义视野下的徐静蕾电影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6。
影视作品:
[1]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徐静蕾,发行:中恺文化,2005。
45
致谢
三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将要结束,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阶段的 结束也是另一个人生的开始。在这三年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学会了很 多,在此,我要感谢很多人。
首先是我的导师甘丽娟教授,在她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 了自己的论文。在平时老师也会不时找我了解生活和学习情况。在此,表示衷 心的感谢。还要特别感谢三位我的小伙伴,尹永珍、曲慧钰和秦旭红,在我论 文完成的过程中,她们不仅仅给我提供了许多意见,而且帮助我成为了一个不 断向自律靠近的人。除此之外,还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和朋友,默默地在背后给 予支持和鼓励,成为我身后伟大的靠山。最后还要感激文学院所有为了我们不 辞辛苦的所有老师和工作者,是你们给我们提供了安心学习和健康生活的大后 方。谨在此再次感谢你们所有人的付出。
46
本文发布于:2024-01-19 05:0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61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