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精品文档

更新时间:2024-01-19 01:52:14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9日发(作者:游丽斯)

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急于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觉得习作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被动而写。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根据写作内容,让学生说说、演演、看看,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比如利用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大胆地将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实验、好玩的贴鼻子、成语接力赛等游戏引入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得开心,印象颇为深刻,写的时候也会有话可写。

2.淡化作文的“清规戒律”。儿童作文所反映的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体现儿童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遗憾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并没有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而是不断的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用一种标准去统一孩子无比丰富的感受和想象,用分数去惩罚孩子的幼稚和天真,其结果往往是不自觉地泯灭了他们的写作才情和个性。孩子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立意正确”,他们学会了编故事,唱高调;为了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有文采,孩子学会了做裁缝,东拼西揍编美文。作文课上,孩子要揣摩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而是写什么才能得好评,获高分。因此,我们要想让孩子敢于吐露真言,就要淡化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清规戒律”,给学生一个自由书写的空间。帮助儿童解除心灵的枷锁,

告诉孩子:作文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就是写你想说的,想告诉别人的话。日子久了,学生就会变成一个关注生活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抒怀的人。

3.习作指导循序渐进。二年级还是写话训练,到了三年级对学生突然提出过高要求,就会让学生感到为难,对习作失去信心与兴趣。因此教师的习作教学要循序渐进,要与二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相衔接,由口头语言转向书面语言叙述,由写几句话到写几段话,在学生想写、乐写并敢写的情况下,慢慢提高习作要求,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4.习作评价注重鼓励。作文教学中,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坚持鼓励原则,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

要使学生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学生脑海里必须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两个途径:一要靠平时的观察;二是坚持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写作时我们都要求他们“我手写我心”,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的作文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鼓励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一笔宝贵的

财富。比如在双休日,不布置机械作业,让学生跟大社会、大自然广泛接触,课外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我还要求学生注意留心各种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材料,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电视上的、书报上的;家里的、学校的、社会上的;正面的、反面的……用上一个小本子,记下该事情的梗概,每人每周至少记下一个材料,越多越好。这样学生就收集了许多真实的材料,并利用晨会十分钟展示他们记下的观察日记。另外,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三、架设说写的桥梁,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辞兼美,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以读促写。如教学《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抓住“作者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这段写具体的”开展教学,指导学生体会写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加以模仿运用。如有学生写秋天,就运用了《秋天的雨》中的语段,自然而生动,并且对某些学生能在模仿中推陈出新给予大力赞赏。其次,学生虽然积累了部分词语,可是怎样用,还是存在难度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围绕命题为学生

提供大量词语,供学生选用。

本文发布于:2024-01-19 01:52: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5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经典影视推荐
下一篇:各种电影推荐
标签:学生   习作   作文   积累   教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