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 《信客》

更新时间:2024-01-17 02:01:30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颜道岸)

说教材:

《信客》 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叙事性作品写的都 是普通人。 《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 老信客因失信于人, 自感“名誉糟蹋了”, 干不下去了, 找到年轻人, 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 当了第二代信客。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受到人们的敬重的故事。

说教学目标:

因为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 从而陶冶自己美的 情操,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教材 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人物性格、 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说教学重难点:

余秋雨的散文, 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 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 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 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 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因此我把理解本 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体味学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信客的品 格和精神, 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上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教学难点:揣摩质朴、典雅而又警 辟的语言。

说教法学法:

为了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 体现新课标“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模式, 我制定了 如下的“教法 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学法:通读感知文 意、品读赏析语言、精读探究拓展。

教学过程:

包括“解题导入” “探究感悟” “品读赏析” “拓展延伸 “总结感言五个环节。 下

面,我具体讲一讲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俗话说:“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世界。”当今电信业的迅猛发展, 给忙碌的现代人 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而在 20世纪初的浙江余姚乡间, 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 人 ----信客。 很长时期内, 信客沉重的脚步成为乡村和城市联系的纽带。 “他们为远行者们 效力, 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的“信客故事”, 去解 读信客的平凡人生。 (此导语的设计,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信客生涯有一个整体印象。

二、探究感悟:

此环节是通过三个逐层推进的小组活动,来完成对整篇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我利用 早读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解决了生字、词,熟读了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为活动的进行提供 了必要的准备。

活动一:“焦点访谈”要为信客做一期特别节目, 题目暂定为“平凡人生”。 请同学们 客串编导,速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位信客的人生历程。附:老信客 的一生:有信→失信→后悔弥补。

信客的一生: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行之后 (此活动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感 知文意,并把握了全文的脉络。

活动二:“创意大比拼”——人生“焦点访谈”栏目组对“平凡人生”这个题目不太满

意,请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最佳创意。要求:用事实说话,

以理服人。

(师提供事例,抛砖引玉 苦涩人生;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

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此活动使学生立足文本,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多 角度把握,并为揭示信客品质做好必要的铺垫。

活动三:“小人物 -----大精神”由两个问题引出:1. 如果时光倒转,你会做信客吗? 2.

你认为信客应具备哪些品质?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作结,归纳“信客品质”:任劳任怨、

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此活动使学生不仅感悟到信客精神品质,而且也能审视自 己,达到德育的目的。

(此环节三个活动,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轻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解决 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读赏析:品味语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 我选了臧克家的《老马》做比较阅读。 (播放配乐朗诵《老马》 比较:两篇文章在 主题上同为赞美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美德,但语言风格不尽相同。除了《老马》语言的朴 实, 《信客》的语言又多了些什么?我重点指导学生从本文中画出佳句、诵读佳句、点评佳 句,并作必要的点拨:不同的题材、 不同的作者个性气质、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着不同的语 言风格,我们可以从表达 (记叙、 描写、议论等 和修辞等多方面赏析语言,看看课文是如何 通过语言、 行动、 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精神和性格的, 又是如何通过精彩的句子提升文意 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秋雨散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语言风格。 (比较阅读 可让学生了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 请同学模仿本文语言, 为两信客写“墓志铭”。 全班展示交流后, 师出示“墓志铭”示例。 写“墓志铭”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在交流 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为了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 我还提供了余秋雨的相关资料及作品, 编排作品名, 连 接如下:“ 《行者无疆》 , 从书房 《出走十五年》 ,进行了一次漫长的 《文化苦旅》 。在渡《霜 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 ,不禁发出《千年一叹》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 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特别是《文化苦旅》 ,推荐学生阅读,扩展视野,并巩固 本课所学。

五、总结感言:

苍凉孤寂原是生命的一种底色, 信客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磨难, 但历史的沧桑演绎着一个 不变的真理:好人终有好报!祝天下所有任劳任怨、宽厚善良、默默奉献的人们一生平安!

本课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过程, 教师仅作点拨引导, 而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 旨在实践新 课标“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理念,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学 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本文发布于:2024-01-17 02:01: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4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信客   语言   合作   教学   探究   活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