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歌《我的祖国》欣赏

更新时间:2024-01-17 01:50:13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伍咏薇)

著名诗歌《我的祖国》欣赏

《我的祖国》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著名诗歌《我的祖国》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全文:

一条大河波浪宽 ,

风吹稻花香两岸 ,

我家就在岸上住 ,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 ,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

条条大路都宽畅 ,

朋友来了有好酒 ,

若是那豺狼来了 ,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 ,

是我生长的地方 ,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

朋友来了有好酒 ,

若是那豺狼来了 ,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赏析:

《我的祖国》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歌曲虽然不同于很多红歌那般曲风硬朗有力,但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后半部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扩展资料: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作词过程: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

《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因此,沙蒙

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

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

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作曲过程:

1956年,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作曲。刘炽为了让人们喜爱这首歌,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刘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创作时,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在门上贴了“刘炽死了”的条子。

挑选歌手:

为找适合演唱《我的祖国》的歌手,长影请了一批中国内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满意。后来,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郭兰英试唱后,长影便选定她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中国播放了这支歌。

本文发布于:2024-01-17 01:5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4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祖国   歌曲   沙蒙   长江   上甘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