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刘鸿安)
天文学简短故事
1. 科学家短小故事
科学家张衡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
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美的
山河和雄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供应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
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
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同学,也通晓天文、历法、
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
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
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讨论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
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留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
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
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很多严重的科学讨论工作都是
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遭到宦官排
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
浪费、不守中心法典的人,地方很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
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恳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
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秩远低于侍中或相,他能否应征,史载不彰。
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那是在假期里,牛顿经常来到母亲的家中,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一个苹果的偶然落地,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机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引起他的深思:毕竟是什么缘由使一切物体都遭到差不多总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顿思考着。最终,他发觉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
概括:牛顿在树下看书,一个苹果落地,使他发觉了万有引力。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书中写了李时珍、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是很宏大,很厉害。特殊是李时珍,真不愧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科学家,我们都应当向他学习。
李时珍三四岁就开头学习察看植物,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的植物他都要弄清晰,等李时珍长大后发觉,旧本草书里有很多错误,于是他下定决心把本草重新整理,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于是,李时珍翻山越岭,到深山去采集药物。李时珍在进行收集整理本草刚目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已经有一次采集的全部材料都丢掉了,但是他没有灰心,一点一点的又从头再来。为了分清各种植物的药用功能,采到的药物他都要亲身尝一尝,有好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还有,李时珍的家乡出产一种靳蛇,又叫白花蛇,身上有24块斜方块,白花蛇可以治病,是一种祛风湿的好药,李时珍想尽方法捉来了一条白花蛇,为了试验效果,李时珍让这条白蛇咬了一口,差一点没了命。
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又试着尝试各种草药上千种,例如,曼陀罗花,李时珍为了试验这种花的麻醉作用,就在本人身上试一试吃了这种花是不是会麻死人,当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经过了许多次的试验,李时珍最终完成了《本草刚目》的修订,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还附有1160幅插图,还增补了374种新药。
从李时珍的身上,我感到古人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当感激古人,感激李时珍的《本草刚目》,它真是一部宏大的医学巨著啊。
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本草刚目》,吃尽了千辛万苦,还亲身试验,不怕困难,不怕死亡,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在学习上不退缩,不怕苦,不怕累,不要遇到困难就往后退,要多向其他的同学学习,要细心,要有信念,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有进步。
2. 天文方面的名人小故事
哥白尼从小遭到良好的学校训练,喜爱观看天象。
他经常独自仰视繁星密布的夜空。 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莫非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
哥白尼回答说:“不。
我要一辈子讨论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可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伴侣,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爱数星星,成了天文学家-李珩 1905年的一个晴朗的夏日,在成都的一户大院里母亲和孩子在进行着好玩的对话。7岁的孩子靠在母亲怀中,一双小手指着繁星满天的夜空在问着:“妈妈,妈妈,那是什么星。”
“那叫牛郎星和织女星。”妈妈说着想连续讲下去,“从前呀,天上的七仙女..”“妈妈,妈妈,我不是说牛郎星和织女星,那我已经熟悉了,我是说这几颗。”
小男孩打断了妈妈的话,急得直摇妈妈的手,做母亲的顺着儿子的手看去,最终看明白了,“噢,那是北斗星。夜晚,假如你迷了路,辨不清方向,只需看到它,你就能分清东南西北了。
北斗星在天空北面,由七颗星星组成,所以人们平常称它为北斗七星。”母亲急躁的讲着,儿子眨着大眼睛听着,边用手指向天空数着:“一、二、三、四..”“成天数什么?星星,能当饭吃?还不去念书去。”
循着声音,从屋里走出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孩子的父亲。母子俩吓得都进屋了,父亲也跟着进了屋。
这位父亲怎样也没想到,这个爱数星星的孩子,后来竟成为我国闻名的天文学家,在星星上做了高校问。他就是李珩。
3. 天文学家的故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造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
"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宏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创造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
《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闻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还说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乱相寻的形势,记录着
为政治大事占验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即“田氏纂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
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谨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视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纵)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史记正义》引南朝时代梁阮孝绪的《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
惋惜书已失传。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四周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8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
现代天文学家依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
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
定新历法,由张文谦等掌管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
太史局由王恂担任,郭守敬帮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
经过四年努力,最终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很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最终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觉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毕竟余多少,看法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靠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研究,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毕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坚韧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敬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留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国外的有:
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
10岁丧父,由舅父瓦琴洛德抚养。18岁时进克拉科夫高校,在校遭到人文主义者、数学教授布鲁楚斯基的熏陶,抱定献身天文学研
究的意愿。
三年后转回家乡。当时已任埃尔梅兰城大主教的瓦琴洛德,派他去意大利学教会法规。
1497~1500年间他在波洛尼亚高校读书,除教会法规外,还同时讨论多种学科,尤其是数学和天文学。对他最有影响的老师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天文学教授诺法腊。
1497年3月9日,他在波洛尼亚作了他遗留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记录:月球遮掩金牛座□(毕宿五)的时辰。 哥白尼在意大利的时候,因他舅父的推举,于1497年被选为弗龙堡大教堂僧正。
1501年他从意大利回国,正式宣誓加入神父团体,但随即又请假再次去意大利。先在帕多瓦高校,同时讨论法律与医学。
1503年,在费拉拉高校获得教会法博士学。1506年,哥白尼从意大利回到波兰。
1512年他舅父死后,他就定居在弗龙堡。作为僧正的哥白尼,职务是轻松的。
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天文学的讨论上。 哥白尼从护卫大教堂的城墙上选一座箭楼做宿舍,并选择顶上一层有门通向城上的平台作
为天文台。
4. 天文学家的故事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转论》,是他留给后人的一部不朽著作。
这部书从写作到出版,前后一共花了30多年。 哥白尼在高校毕业以后,就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
从1506年左右开头,他着手撰写日心理论的著作,始终到1530年左右才基本完毕。这部书写出来以后,哥白尼并没有马上送去发表。
他晓得地球中心说已经有1800年的历史,又得到教会的支持,假如发表与这个学说不同的理论,确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因而,他决心连续进行观测,以便使他的学说能够得到更多的现实作证明。
1540年,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以后,对他的著作做了最终一次修改。1541年,在许多伴侣的恳促下,哥白尼才同意将他的作品交到纽伦堡印刷所出版。
1543年,当这部刚出版的著作送到哥白尼手里的时候,他已经快走完人生的路程。最终,哥白尼只能用冷冰冰的双手摩挲着这部凝聚着他全部心血的著作,渐渐地闭上了眼睛 补充: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闻名试验,从今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分量成比例”的学说,订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觉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自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觉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头走向成功。
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觉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很多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觉开拓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为了留念伽利略的功绩,人们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觉了新大陆,伽利略发觉了新宇宙。
5. 张衡的故事,要特别简短的故事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始终数到了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我能数得清。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总是离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认真。天上的星星是在动,
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 它们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勺口对着的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斗星总是围着北极星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晰了,北斗星果真围着北极星渐渐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东汉人。他长大后刻苦研究天文,成了闻名的天文学家。
6.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点)
爱迪生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在七十五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试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准备什么时候退休呢?”爱迪生犯难地说:“蹩脚,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呢!”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伴侣在街上遇见他,关怀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外套破得不象样了,你应当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熟悉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创造家.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伴侣.“哎呀”,那位伴侣惊叫起来,“你怎样还穿这件破外套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熟悉我了.” 爱迪生仍旧毫不在乎地回答.。
7. 张衡的故事,短一些的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宏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进展作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熟悉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精确 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8. 闻名科学家的故事(肯定要简短50~70字一内)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试验室里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创造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终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创造,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创造了用钨丝代替炭丝,
使电灯效率猛增。从今,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五花八门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荣夺目,绚丽多姿.
本文发布于:2024-01-17 01:0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4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