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发(作者:杨大峥)
师生必须掌握的民族团结教育知识
1、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消亡: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民族发展必然和最终的结局;
3、民族同化:民族交往过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其中一部分人,因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本民族的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4、民族融合: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消失本民族的特征和差别,而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共同体;
5、民族平等:各民族的成员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得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6、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8、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9、民族团结“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凉解
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11.哪一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答:1983年.
12.中央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看是为了什么 答: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
13.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 答: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14.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15.新疆全称是什么,首府是哪里 答:新疆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是乌鲁木齐,伊犁的全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6.“学雷锋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17.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指什么 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18.“地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每年4月22日为全球性的“地球日”;
19.“禁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5月31日是国际禁烟日;
20.“环保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
21.“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2.“预防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预防艾滋病日;
23.“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答:12月4日“法制宣传日”.
24.马克思主义“五观”是什么 答: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25.“三德”指是什么 答: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6.“四有”指是什么 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7.“四个认同”指是什么 答: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28.“五爱”指是什么 答: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9.“三个交通安全”指是什么 答:行走安全、乘车安全、驾驶安全;
30.“四个人人”指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32.我国全称是什么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公里人口多少亿共有多少个民族首都是哪里答:我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共有56个民族,首都是北京;
3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9.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非法宗教活动和恐怖暴力活动;
41.“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42.什么是邪教 答: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标榜、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43.邪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
44.1954年10月7日,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支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50.2004年,“东突”势力在境外拼凑成立了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简称“世维会”,此后,“东突”势力一直在密谋策划分裂和暴力破坏活动;
52.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答:可以概括为:性质不同;教义教规不同;活动场所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时间和内容不同;危害结果不同和适用法律不同;
53.邪教的危害有哪些 答:1破坏家庭;2骗取钱财;3破坏生产;4奸淫妇女;5残害生命;6毒害青少年;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8危害基层政权;
54.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指的是什么 答:毒品、艾滋病和暴力恐怖活动;
55.六个好”的内容是什么 答: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人民解放军好;
56.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是什么 答: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生活;
57.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五性”是指:答: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
58.打击“三股势力”的方针是什么 答:“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
59.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 答: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生长的国家所具有的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爱国义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国家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精神特质的总和;
63.“三歌”国歌、团歌、队歌分别是:答: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团歌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队歌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64.在校学生不得从事宗教活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是由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本文发布于:2024-01-16 13:3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36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