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蔡万春)
.
歌曲《小白船》教学设计
甘都中心学校孟玉英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八课读谱唱歌《小白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2、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意境.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学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节奏,并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动作创编,并会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情景导入〔播放幻灯片,展示美丽的夜空画面〕.
2、点击课件,揭示课题
1 / 5
.
〔学生回答,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课题:《小白船》〕
二、节奏游戏、激发兴趣;
1、 用多媒体出示乐理知识《节奏型》,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环节三、接受新知、层层深入;
3、 跟电子琴伴奏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边打拍子边唱,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对加连音线的两个小节处进行提示和X唱.〕
环节四、创造表现、体验成功.
4、跟着音乐课件动漫画面边演唱歌曲,边跟老师学跳舞.
5、启发学生说说学完歌曲后的感受.
6、再次跟着课件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 教师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学了这首歌,你觉得快乐吗?<快乐!>是呀,我们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成长在美丽的校园里,老师是那样和蔼可亲,同学是多么团结友爱,我们怎么能不幸福快乐呢?
五、结束教学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这快乐的《小白船》音乐中说声再见吧!
《小白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小白船》.
一、说教材
《小白船》是一首久在我国流传的朝鲜民谣.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对神奇奥秘的大自然的丰富想象与探求.在他们美丽的幻想中,广袤无2 / 5
.
际的宇宙空间是那样地充满生气,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歌曲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美、追求美的审美心理活动.动荡起伏的旋律,宽广舒展的节奏,鲜明的三拍子韵律,塑造了船儿随波漂荡的生动形象和美丽神奇的意境.歌词中巧妙的比喻,更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根据本课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诱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创造音乐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采用启发、谈话、游戏、活动等方法,遵循教育学中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感知.用美的视觉画面和优美动听的歌声来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更容易激发起学生表现美的欲望!通过感受、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做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把重点和难点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当中.并努力做到组织教学的语言精练并富有魅力.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启发性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展示、故事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音乐课上,我用一个故事导入:
"有一位同学天真可爱,活泼聪明.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出现了一幅美丽神奇的图画,一只精致的小船带着他飘呀,飘呀……他来到神奇奥秘的天空,先看到漫天的星星,就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星星》;看到充满生机活力的宇宙,于是,他又唱了起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又唱了什么歌曲吗?〞学生最爱听故事,这里用讲故事形式导入,能营造了轻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奏响了这堂音乐课的序曲!
3 / 5
.
环节二、节奏游戏、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当中,我初步给学生介绍了一拍、二拍、三拍以与八分音符的节奏型和演唱时值,并简单教他们学习如何打节奏.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互动中轻松愉快的感知了怎样打节奏.还掌握了三拍子的重音、拍号和三拍子节奏的打法.让他们初步体验到了学习音乐的快乐与享受.
环节三、接受新知、层层深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聆听歌曲,做到有层次、有梯度.首先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X唱,使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意境.老师在课堂上的X唱是十分重要的,它的效果远比录音X唱好,因为这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十分直观、亲切,使学生听觉、视觉得到最直接的享受.在这里,我播放《小白船》动漫MTV,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随音乐在心中默默跟唱,一同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两次X唱,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并为新歌的教学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音高,我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我把音的高低通过图形谱其实就是歌曲的旋律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先让学生随着音乐用手画出旋律线、看着旋律线来哼唱、再模唱,找一找难唱的地方来唱.起伏的歌词暗示着旋律的高低、走向,这样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无形中解决了本课识谱的问题.这也是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学生要适当、适度、逐句、逐段的进行识谱.先请学生想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心情来朗读歌词.充满感情的朗读歌词是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种艺术,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正确的朗读速度和感情,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含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找出难点由学生做小老师教唱.掌握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唱法.通过一系列活动,歌曲的学习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巩固歌曲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同桌互相凑到耳边轻轻唱、师生接龙唱、唱给好朋友听一听、推荐好朋友上来唱一唱,4 / 5
.
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达到正确地有表情的演唱.
在学生能熟练演唱的基础上,我提出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用打击乐器或者身体语言为歌曲伴奏,还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即兴表演.通过唱一唱、拍一拍、舞一舞,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和表现,加深了对这一音乐作品的感受,获得审美体验.
这里我们师生一起跟着课件音乐表演,教室里师生又唱又跳,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总之,本教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我的设想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5 / 5
本文发布于:2024-01-13 18:5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0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