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13 15:57:37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3日发(作者:雷宗道)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人教版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下册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说明文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2、教学目的:

①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②领会本文正确地使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③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3、教学重点:

①通过认真阅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②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

4、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和结构。本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荔枝的特征作具体的说明,内容较多,通过理清顺序和结构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明确本文的学习思路。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文中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B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法。

C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水平目标

训练学生观察水平,养成良好习惯。

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说明文水平和口头表达水平。

(3)德育目标

了解笔者仔细地科学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①客观因素:学生普遍反映不喜欢上说明文课,认为说明文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体。

②主观因素:“荔枝”对物流发达的今天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都吃过,缺乏吸引力。

三、教学方法

1、自主与合作探究法:本文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点拨法:根据教学重、难点教师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点拨,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3、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学习方法

1、观察法和课外阅读法:课前布置学生认真观察荔枝或时令水果的构造或者查阅有关荔枝资料的书籍。

2、朗读体悟法:本文引用大量诗文、资料,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在情感得到满足和愉快后能更加深刻获得知识。

3、练习法:结合本文课后练习题一、二、三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重难点,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预习,扫清障碍

①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水平。

②参照书上“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2、导入新课,激起兴趣(10分钟)

①导语:[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荔枝。

②明确文体: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灵活的形式通俗简短地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特点:科学性、文艺性

③多媒体展示有关荔枝生态知识(为学习知识目标打好基础)

④笔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1901年出生于海宁黄湾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⑤处理生字词(巩固基础知识)

3、提出问题,朗读课文(17分钟)

4、自主学习,理清结构(15分钟)

5、总结本节课(3分钟)

六、练习设计

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抓住特征,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种植物或动物说明文。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 介绍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

1.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2.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3.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4.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第二部分: 荔枝的生态

5.壳膜:白色

6.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7.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8.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10.产地: 中国南部

11.果谱: 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产

12.移植: 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13.产销 :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八、写作特点总结:

一、按照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及相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

具体说,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

二、说明事物时,注意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恰当地引用古代诗文。

说课总结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民主教学,发挥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整合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水平,为今后说明文教学奠定了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1-13 15:5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90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荔枝   说明文   教学   说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