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模板5篇

更新时间:2024-01-11 19:25:49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狄归昌)

语文教案模板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平怎么样呢?(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设计意图:

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剃tì执zhí否fǒu骂mà仇chóu惯guàn刑xíng替tì

厘lí摸mō

剃——梯仇——亿刑——形摸——模

(1)读音难点主要有“执、仇”(翘舌音)。

(2)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教师进行点拨。

4.课件出示“我会写”。

(1)指名读字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①注意“鬼”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仇”字的右半部分是“九”不是“丸”。

③注意写好“表”“差”的横。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写到了哪些人?

(3)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最有意思?画出来读一读。

2.交流汇报初读结果。

(1)“我”给表弟小沙理发的事。

(2)课文写到了小沙、姑父、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和“我”。

板书:小沙姑父老剃头师傅“我”

(3)起因(第1~6自然段):小沙天生胆小,怕剃头。小沙不愿意剃头,姑父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理发店。

经过(第7~17自然段):有一次,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

结果(第18自然段):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到处是碎头发。

(4)在小组内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并交流读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通过诵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初步感受了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句子,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品读句子,感悟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沙的句子,感悟小沙的特点。

出示句子: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体会:天生胆小,怕剃头。板书:怕剃头

2.课文围绕“小沙怕剃头”写了哪些内容?

共同研读:

(1)读第2自然段:小沙每次都是怎样进理发店的?姑父是怎样做的?理解:押、监督、夺门而逃。(板书:监督)

(2)读第3自然段:进了理发店,小沙是怎么做的?理解:“害人精”、怒视。

(3)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谁?小沙为什么称他为“害人精”?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他的眼神也不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还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剃头时,小沙吃尽了苦头,但不敢动。理解:规规矩矩、耿耿于怀。板书:“害人精”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小沙怕剃头的原因。

3.课件出示“我”给小沙剃头的情景图。

(1)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

(2)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4.默读课文第7~17自然段,自学提示:

(1)小沙为什么央求“我”给他剃头?

(2)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我”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

(3)“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

5.根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板书:随意乱剪

6.分析句子。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虽然“我”不会剪,却敢下手,胡乱剪下去,自以为动作熟练,非常有自信。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真是容易满足。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给小沙理发后,小沙头发的样子。

(4)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这句话写出了小沙看到自己的头发时吃惊的样子。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事情的结果如何。(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满是碎头发,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特点,理解小沙怕剃头的原因,然后分段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过程,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回顾总结,感受趣味。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经验,只是被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__的主题)

2.读了课文,你认为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无忧无虑美好幸福

设计意图:

运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__思路。

教学设计

一. 整体感知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2. 感知内容

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 草报春

春花图 花争春

盼春 绘春 春风图 风唱春 颂春

春雨图 雨润春

迎春图 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 潜心精读

问题组

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__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__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 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三. 体验与反思

a) 质疑交流

阅读了__,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__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b) 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__,字数不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猜谜游戏:“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衬衫,绿裙水中漾。”

2.观看《荷花》录像片段,试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上美景,引出课文;通过画片简单介绍作者叶圣陶。

3.初读课文:如果有特别喜欢的部分可多读几遍,想想喜欢的理由。

二、自主自学合作探究

(一)自由选读课文有关章节,并说出选读的理由。(可让喜欢同一部分的学生齐读,然后评一评。)

(二)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选择学法:在教师提供的学法资源库中了解学习的几种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自学。

2.合作交流:组内交流段中最欣赏的语句,说明原因,把自己的体会向全班同学讲解。

3.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重点语句,通过教师分析句子结构和范读、领读、引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理清__叙述顺序:在>课件画面的引领下,学生进一步理清__叙述的前后顺序,体会文字的优美。

5.指导背诵:根据下列学习提示,背诵__的这一部分。

先写荷花开了不少____;再写荷叶____;最后写三种荷花:刚开时____,全部绽开时____,未开时____。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浓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师生齐读: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教师:是谁用她温柔的风,温柔的阳光雨露抚摸着大地,滋养着万物生灵,是谁造就了这活生生的美丽的画卷?作者惊叹:

师生齐读: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读过渡: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的语气、停顿、感情等处理,也可以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说说如果你来朗读,将会怎样处理。

2.全班交流:请喜欢第四自然段的学生谈一谈喜欢的原因,按自己的理解读。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__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什么是问讯处?用一个词说出你亲身实践后,对问讯处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起去倾听一个来自西班牙的,也是有关问讯处的真实故事。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一遍。

2、同桌轮流接读故事,若有读错的地方请真诚地指正。读后完成填空:《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写的,先写____,再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_。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课文主要写的是____。

3、简单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研读感悟

1、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预设:

⑴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感到安慰)

⑵ “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悦耳?请用悦耳的声音说这句话。苏珊为什么要用悦耳的声音问“我”?再读句子。)

⑶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当我听不懂时,她总是“一遍遍”地解释给我听,虽然对成年人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如此的幼稚和简单,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爱心。齐读,读出苏珊的爱心来。)

⑷ 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一起读“我”说的话。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

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请你读读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母亲。

小练笔: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________。

(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话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4、因为苏珊在电话线那头用心倾听,给“我”带来的帮助和安慰,使“我”变得快乐和幸福。那么,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板书:人间真情冷暖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附:板书设计。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黄色彩 景美 人勤

紧张旋律

本文发布于:2024-01-11 19:2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78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课文   剃头   句子   教师   内容   作者   体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