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更新时间:2024-01-10 13:04: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上官婉儿)

《鹧鸪天•送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 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鹧鸪天•送人》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 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

2. 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

教学难点

1. 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 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2. 讨论法;3. 点拨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语言导入

同学们好,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不少词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一下,学了哪些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我们今天要学的是《鹧鸪天•送人》(板书标题)

二.辛弃疾其人及背景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1]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2]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这首词是辛弃疾江上送别友人之作,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春作者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这时候,他在仕途上已是经过不少挫折,因作此词抒发感慨。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鹧鸪天•送人》 mp3,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

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2.补充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②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 彻,完。阳关,即琴歌《阳关三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名《渭城曲》,别名《阳关曲》,为送别之曲。

③馀:多余。加餐:多吃饭。《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④无穷:无尽,无边。

⑤今古:古往今来。般:种。

⑥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一作“只今”。

⑦未是:还不是。

⑧别有:另有,更有。行路难:原为乐府《杂曲歌辞》调名,抒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南朝宋鲍照有《拟行路难》十九首。这里借指仕途的艰难风险。

3.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词

译文:送别的曲子已经唱完而泪水却未干,功名并不重要而应努力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遮去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上风高浪急,未必就最有险恶,只有人生道路才更为艰难。

4.初步理解词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

四. 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描绘了一幅水天空阔,烟笼雾锁的色彩暗淡的画面;寓情于景,烘托词人和朋友分别之际的黯然与惆怅;为下文“江头未是风波恶”做铺垫。

2.《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这个该怎么理解?

作者历来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这里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

3.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写景有何作用?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4.怎么理解最后两句?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行人踏上旅途,“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但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比它更险恶。那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它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作者在此并非简单地借用前人的诗意,而有他切身的体会。他一生志在恢复事业,做官时喜欢筹款练兵,并且执法严厉,多得罪投降派,和豪强富家,所以几次被劾去官,这正是人事上的“风波恶”的明显例证。作者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和强烈的悲愤,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

5.整首词最主要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词中哪几句表明了这种情感?请列举出来。

壮志难酬的愤激。“功名馀事且加餐”“只应离合是悲欢?”“别有人间行路难”。

五.布置作业

1.课外将 《雨霖铃》 与《鹧鸪天•送人》 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它们的不同风格。

2.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前一句写的是指作者送别友人时,天边的流水和沿岸种植的树木水天一色的景象,后一句写的是作者进一步说明当时水天一色的天气状况,正在下着雨的阴云笼罩着埋掉了一半青山,作者以此天气状况来喻指自己在仕途上遭受的挫折和被奸邪小人陷害的复杂心情及对政治的无奈!

本文发布于:2024-01-10 13:0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6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首词   作者   功名   学生   加餐   恢复   小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