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发(作者:冯平)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第一课 春季
一、教课内容:
1、 倾听《杜鹃圆舞曲》
2、 倾听《小燕子》
3、 表演《布谷》
4、 表演《毛毛雨沙沙》
二、教课总目标:
1、 经过倾听歌 ( 乐) 曲,感觉音乐所表现的春季。
2、 经过演唱《毛毛雨沙沙》 ,指引学生仔细地察看事物,启示学生热爱大自然。
3、 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布谷》 ,并和《杜鹃圆舞曲》对比较,说出
旋律相像的地方。
4、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 ( 乐) 曲。正确地唱歌。
三、教材剖析:
1. 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依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本曲在曲调解节奏上,拥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纳
三折子圆舞曲体裁, 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构成。
《杜鹃圆舞曲》因为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亮, 深受人们的喜爱。
2. 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电影《护士日志》中的插曲。自电影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 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相貌, 颂扬了社会主
义建设日异月新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也反应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美
好感情。
3. 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少儿歌曲, 3/4 拍,大调式。歌曲以模拟布谷鸟
喊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英勇报春的布谷鸟,
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季到来充满欢喜的愉悦之情。
4. 歌曲《毛毛雨沙沙》
《毛毛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少儿歌曲, 2/4 拍,宫调式。旋律采纳了级进、同间频频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密切配合下, 生动地描述了毛毛雨沙沙的声音。 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少儿情味, 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仔细察看事物, 启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课内容:
1、 赏识乐曲《杜鹃圆舞曲》
2、 学唱歌曲《布谷》
3、 律动《布谷》
教课目的:
1、 经过倾听歌曲《杜鹃圆舞曲》 ,学惯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
奏;并经过图形谱感觉乐曲,经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旋律线。
2、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 。经过直观感觉旋律的高低、长短;
培育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 经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沟通, 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感情,指引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要求开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
2. 音乐讲堂小知识:坐姿、歌唱的惯例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习。
2. 歌曲学习:(出示投电影)(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
区俗称为“宝宝看花”)
1)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指引学生视谱;
2)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显然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 经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娴熟歌曲)
3. 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开创运动作,从学生的开创
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 赏识乐曲《杜鹃圆舞曲》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 初听,(完好听全曲)。
2) 谈谈感觉,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同样的地方。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
(画
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觉。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1、 赏识乐曲《小燕子》
2、 学唱歌曲《毛毛雨沙沙》
3、 歌表演《毛毛雨沙沙》
教课目的:
1、 经过倾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指引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毛毛雨沙沙》 ,指导学生用开朗和蔼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抽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启示学生学会仔细地察看事物。
3、 经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指引学生自编动
作表达歌曲的境界。
教课过程: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一、惯例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要求开创,较有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
2. 音乐讲堂小知识:坐姿、歌唱的惯例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 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 新课学习
1. 赏识歌曲《小燕子》
1) 初听,(完好听全曲)。
2) 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到达,你想对
小燕子说点什么?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
(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疏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
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2. 小练习:随歌曲《毛毛雨沙沙》拍手: (节拍练习与旋律熟习)
3. 歌曲学习:(出示投电影)
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
生视谱;
2) 模拟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
3) 讲话:种子与抽芽的关系 点出“春季”
4)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 指引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轻些)
6) 经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娴熟歌曲)
4、 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毛毛雨沙沙》要求开创运动作,从学生的
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 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
放牧
一、教课内容:
1、 倾听《牧童》
2、 倾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 表演《牧童》
4、 表演《放牛歌》
二、教课总目标:
1、 经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究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 正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觉为歌曲伴
奏的快乐。
三、教材剖析:
1. 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最近几年来创作的一首拥有浓烈民歌风的少儿歌
曲, 2/4 、3/4 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构成。这首歌
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快发展的时代,
“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可以少”的本义,
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
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 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纳
2/4 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
体构造。本曲像一幅田园景色画,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 生活的热爱,
这类发自心里的感情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
一。
3. 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
4/4 拍。歌曲的节奏伸展,旋律
优美抒怀。歌词以童心描述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画出一幅
漂亮的野外风光, 抒发了小牧童安闲放牧的快乐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
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
奇妙地增补了短小而意犹未
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感情得以充分地抒发,
给人一种圆满的审美感
受。
4. 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
2/4 拍,一段体构造。
歌曲快乐开朗, 很有生机。风趣的是聪慧的作曲家采纳模拟笛声的小
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增补,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
在歌唱中,我们忧如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
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的情形,活生生地出此刻人们的眼前。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课内容:
1、 赏识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 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 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 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课目的:
1、 经过倾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感觉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 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 。经过图形谱直观感觉旋律的高低、
长短;培育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 经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沟通,
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
感情,指引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 经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
握其演奏姿势。
教课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 (要求开创,有较规范动作
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 音乐讲堂小知识:坐姿、歌唱的惯例等。
3. 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
练。(也可与学生共同商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 歌曲学习:(出示投电影)
1) 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习歌曲(教师可用三
角铁)介绍或商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 指引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
句的地点。)
4) 经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5) 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开创编动作,从学生的开创
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
曲进行伴奏)
3、 赏识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 初听前,与学生沟通“牧童”究竟到“哪里去了?”后(完好听
全曲)。
2) 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何?教育学生珍惜学习光阴。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
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疏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
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放牧》
教课目的
一、经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觉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究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正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觉为歌曲伴奏的快乐。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第一课时
教课过程: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好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
?为何 ?浸透珍惜学习光阴的教
育。 3.学生可依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课基本要求
1.启示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觉歌曲。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 (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 ?结束句在哪里 ?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好正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疏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究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如何敲击出长音 ?如何敲击出短音 ?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付踊跃探究的学生赐予充分的必定,若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能否更好 ?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利、洪亮、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 可单敲或滚奏, 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别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索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四、复习歌曲《毛毛雨沙沙》:
1、听录音感觉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习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讲堂评论活动: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六、教师小结
教课反省:在音乐讲堂中应让学生快乐的接受教课,让孩子快乐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课目的:
1、倾听《让我们手拉手》
2、倾听《鸭子拌嘴》
教课过程:
倾听《小燕子》,感觉音乐所表现的春季。
二倾听《牧童》教课基本要求
1.完好地倾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复听歌曲。
3.跟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为何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
2.探究。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够变换连结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风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 (也是少儿节奏乐器 )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双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表演《放牛歌》教课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联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觉歌曲旋律的进行,感觉歌曲旋律的轻松、快乐。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换学生的主动性与踊跃性,用自己学过
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疏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换学生编创的踊跃性。
四、复习歌曲《牧童》:
1、听录音感觉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习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讲堂评论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教课反省 : 教师应教课层次清楚,环环相扣,语言精练,感情投入,保证音乐课的质量。
第三课手拉手
一、教课内容:
1、倾听《让我们手拉手》
2、倾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课总目标: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经过听《让我们手拉手》、 《鸭子拌嘴》 ,唱《一对好朋友》 、
《数鸭子》,感觉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2、能完好、正确、有感情地演曲稿课歌曲。
要点:能联合倾听歌 (乐)曲,创建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难点:能正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觉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
之间的友情。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指引学生探究歌曲应以赞叹的感情完好地演唱, 声音要和蔼自然, 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要点难点:经过自编动作与活动,指引学生开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喊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风趣。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音乐讲堂小知识:坐姿、歌唱的惯例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倾听时能
创建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如何?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指引学生边
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开创动作(指引
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喊声) ,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经过赏识乐曲《鸭子伴嘴》,指引学生感觉乐曲的强弱所带
来的变化,以及感觉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指引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 喜爱小动物的情味。 感觉不一样音乐因素的表现的不一样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要点:经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感情,指引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经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
“du和”鸭子叫 “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好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形所用的打
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指引学生自由地进行编
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 (出示投电影) (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
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显然的高低、长短的
动作表示;)
3)经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3.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开创运动作,从学生
的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长鼻子》
二、教课总目标:
1、经过听、唱、说、演,感觉表现大象的音乐,进而懂得爱惜
动物。
要点: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能够正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育合作意识。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乐曲《小象》,指引学生认真认真地倾听音乐,能
正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修业生用轻柔、和蔼的声音演
唱歌曲。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惜之情。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倾听时能创建性地运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谈谈 “象”的相关知识;
2)完好地倾听全曲, 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 并能从 “快乐与“优美抒怀 ”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听歌曲录音《小象》;第二遍教师范唱,指引学生边拍边按
图示划旋律线,领会旋律的起伏。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
4.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开创动作(指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 ,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教课反省:讲堂语言比较僵硬,增强这方面练习。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乐曲《大象》,感觉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向
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经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学习的梦想。指引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
己的感情,指引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要点:倾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难点:要求开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当是:迟缓深重
的、仍是轻盈开朗的?并能回答为何是迟缓深重的?)
1)初听,(完好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并议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惯、如何走路、与小
象有什么差别等)
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指引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
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
2.歌曲学习:(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显然的强弱与优美感)
3)经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3.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开创运动作,从学生的
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讲堂小结:
第五课《跳起舞》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指引学生听辩出音乐力
度的变化,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觉。
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经过教师范唱,学生
轻声随唱的过程,感觉蒙古族民歌的特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惯用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境界与感情, 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要点难点:个人设计表演歌曲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
XXXXXX|| )
2)音的高低练习:指引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
表示骑马奔驰的音乐形象。)
1)谈谈 “草原、骑马 ”等相关知识;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
由远及近采纳民什么方法?全曲节奏的特色是什么?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领会旋律的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开创动作
(指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 ,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
游戏进行表演。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教课反省 : 讲堂上读歌词应加入钢琴伴奏,成效会更好。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惯用轻盈的声音演唱歌曲,
指引学生完好地感觉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用快乐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快乐的情绪,增强
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联合生活中的经验, 探究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3、经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认识蒙古族的生活习
惯与音乐特色。
教课要点:学唱歌曲《小松树》
教课难点:表演歌曲《小松树》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
XXXXXX||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联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第二遍教师范唱,指引学生完好感觉歌曲的风格、旋律、节
奏。(第二遍可跟着轻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歌曲学习: 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开创动作(指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 ,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飞舞作组合:站、蹲等。
7.自编动作复习赏识:《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课目的:
1、组织倾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起学生的兴趣。
2、模拟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教课要点难点:赏识乐曲《挤奶舞》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 (硬肩与笑肩。 )
3.跟着音乐跳一跳。
4.精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
5.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
6.自编动作复习赏识:《挤奶舞》。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咯咯哒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经过赏识乐曲《公鸡母鸡》,指引学生练惯用简单的图形表
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经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
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代们报喜的企图。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惯用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境界与感情,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打击乐器:
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
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赏识乐曲《公鸡母鸡》(指引学生认真听乐曲,鉴别公鸡母
鸡的喊声。采纳图谱表示的方法。)
1)谈谈 “公鸡、母鸡 ”等相关知识;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
己认同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开创动作(指引学生用打击乐器 “响板 ”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1、赏识乐曲《我的小鸡》,指引学生经过自编动作表现体验音
乐开朗、快乐的情绪。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啰》,经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
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代们报喜的企图。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为《下蛋啰》创编动作,学惯用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
境界与感情,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
法。
4、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打击乐器:
1)铃鼓的认识(简单介绍)
2)学习铃鼓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我的小鸡》
1)谈谈人与鸡的相关知识;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同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经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
“我与鸡 ”的快乐动作进行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啰》;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音伴奏)。
4、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蛋啰》,要求开创动作(指引学生用打击乐器 “响板 ”“铃鼓 ”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课反省:教师应加入总结
第七课海洋的歌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乐曲《海洋摇篮》,指引学生练惯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好地倾听录音范唱,并经过提示
分辨歌曲描述的 “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为《海》创编动作,学惯用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境界
与感情,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旁的物件模拟声音。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海洋摇篮》
{指引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
的内容,并采纳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 “海”等相关知识;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
己认同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旁的物件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海》;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海》,要求开创动作(指引学生用
身旁的物件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 ,从学生的开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1、赏识乐曲《海上风暴》,指引学生练惯用简单的图形谱(线
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拟海洋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经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
程,体验歌曲伸展安稳的节奏、起伏跌荡、优美抒怀的旋律。并能有
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经过为《云》创编动作,学惯用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境界
与感情,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学习利用身旁的物件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
教课过程: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有较规范
动作要求。主要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学习利用身旁的物件(各样物件、身体、喊叫、声
音模拟等)制造声响。
二、新课学习:
1、赏识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海洋变化多端的习惯。
2)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
己认同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经过选择表
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利用身旁的物件(各样物件、身体、喊叫、声音模拟
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同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海洋。
2、教师范唱歌曲《云》;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云》,要求开创动作体验进行
天、白云、海洋)的联想。并从学生的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蓝
三、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八课幸福生活
第一课时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指引学生感觉乐曲的力
度、速度与高低的变化,以及感觉音乐作品浓烈的民族风格。
2、模唱法学习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经过录音与教师范唱,
指引学生轻声模唱,并学习演唱的声音要洁净面富裕弹性。
3、学惯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经过创编动作,表现自己感觉到的境界与感情,要修业生经过小组议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
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3、小练习:节奏创编练习(以简单的节奏重复构成节奏型为主)
二、新课学习:
1、赏识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
1)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初听后:乐曲是
什么情绪?与题目的解说
2)复听时,提示学生可用简单的舞步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1)指引学生用课前所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要求开创与教师的民族飞舞指引相联合)按句创编;而后从学生的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舞与夸奖,指出不足之处。
教课反省:踊跃指引学生喜爱音乐
第二课时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
1、经过赏识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季的阳光》,感觉体验歌曲生机蓬勃、 快乐的音乐情绪, 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用稍
快而不拖沓的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成效。
3、经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
情。
4、经过听辨活动指引学生能初步鉴别音的高低。
教课过程:
一、惯例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开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
指引学生跟从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构成听辨。
二、新课学习:
1、赏识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1)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
“快乐 ”仍是 “伤心
”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
2、赏识歌曲《夏季的阳光》
1)完好地倾听全曲,选择动作为
“走路?跳舞? ”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指引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
堂氛围。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 (录
音伴奏)。
5、经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开创与教师的民族飞舞指引相联合) 按句创编;而后从学生的开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讲堂小结:鼓舞与夸奖,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九课《巧巧手》
教课目的:
1.经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创新意识。
2.能理解劳动的快乐,并用轻松快乐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粉刷匠》。
教课重、难点: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指引学生踊跃参加各样创建性的教课活动。
2.用轻松快乐的声音演唱 ,感觉劳动的快乐。
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课过程:
一、组织教课
1.听音乐进教室 ,按规定坐好。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课
1.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张口。(生答:手)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我听闻,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手制作了很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日音乐课带来展现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取出作品)哇,真不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钦佩你们,因为你们都有一双灵便的手。 今日这节音乐课, 我们就一同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出示课题:巧巧手)(课件 1)
2.倾听《我有一双全能的手》
(1)感觉音乐,参加创编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来赏识《我有一双全能的手》。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而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放音乐,出示课件 2)此刻哪位同学往返答我方才提出的问题,歌曲中的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些什么呀? (生答:会洗衣、补袜子、缝纽扣、还会修桌子、补图书、种花种树等)说得真棒!同
学们再想一想,歌曲中小朋友的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我们能够用什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比方洗衣服、洗手娟 (学生依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把音乐再听一遍,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依据自己方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 好!此刻就让我们一同跳起来吧!(学生表演)
(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谈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荣耀,劳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刻我们一同来想一想, 在生活中你们的这双小手还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谈谈?(生答: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真让我敬羡,同学们能不可以给我一个时机,让我也露一手,好吗?(好)
3.学唱《粉刷匠》
(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师:下边就让我弹一曲 ,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
打个分儿。(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
感谢同学们的夸耀。 我发现方才我在弹唱的时候,
有的同学也跟着唱
起来,看样子,有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
了。谁来谈谈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生答:《粉刷匠》)(对)(出
示课件 3)谁愿意上来唱给大家听?(叫
2 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
我们鼓舞他一下。
3 师:在你们这双小手的勤劳奋动下,
我们的房屋变得更漂亮了,
你们高兴吗?为了更好地表现我们劳动的快乐,我们配上这些打击
乐,(出示打击乐)让我们翩翩起舞地再表演一遍。拿到打击乐的同
学,不要担忧,固然我们还没学过,但只需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就
行。
4、总结
今日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经过这节课,同学们不单懂得了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还用你们的这双巧巧手为歌曲创编了很多的动作,使得你们的这双手变得更为灵便了。 我相信此后同学们必定能像歌中所说的那样:样样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播放《我有一双全能的手》让同学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教课目的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一、经过倾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 “汪汪与咪咪 ”的主题,培育学生的爱心与察看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 ×和 ×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习的相关小动物的歌曲。
第一课时
教课过程:
1. 完好地倾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2.复听音乐,跟着音乐用手势在桌长进行表演。
三、表演《猫咪别调皮》教课基本要求
1.频频倾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在如何调皮
?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议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
习。教师可指导学生疏小组试一试每一个人对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成效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讲堂评论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课过程:
倾听《小狗圆舞曲》模拟老师的动作,感觉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倾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课基本要求
1.完好地倾听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可让学生依据标题去想像。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
A ,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桌上绘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到哪两种小动物的喊声?
5.分小组议论:你感觉小猫在做什么 ?结尾使你想到什么 ?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编创与活动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编创节奏与复习歌曲相联合的兴趣性
练习。要修业生不只能按节奏编创小动物的喊声, 并且能唱出对于这
个小动物的歌曲。 (即:课本中学过或平常自己听过的歌。
)
2.在编创节奏中,再次熟习运用 ×、×节奏。可分小组进行填创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看谁将节奏读得准,动作做得生动形象。
四、表演《谁在叫》教课基本要求
1.完好地倾听歌曲,用手指跟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
提示:听一听,谁在叫 ?为何小动物叫了 ?它们都在做什么 ? 再一次倾听,使学生在倾听中熟习旋律、 内容、发现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或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
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动物, 它们如何叫,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开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课本中《谁在叫》这首歌采纳了图与旋律线表示的方法表现,生
动形象而风趣。学生可经过旋律线的表示,联合看图,快速地记忆歌
词。同时也有助于提示学生的动作表演。
(完好版)一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课设计
五、讲堂评论活动,教师小结。
本文发布于:2024-01-10 09:5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6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