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发(作者:边鲁)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词语学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34个生词的音、形、义,并能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后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以及工具书的使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词语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使用重点词语组词和造句
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
教学手段:ppt、教材
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导语:作为中国人,我们祖国的灿烂历史文明和今天的成就而感到自豪,那么我们因该如何珍惜着来自不易的成果呢?
二、讲授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词语三遍。
3、板书词语,重点词语的含义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组词、造句,再将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三、词语讲解:
健在 (动)健康地活着。
父母都健在,他爷爷还健在。
请教(动)请求指教。请教老师
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插班(动)插班生 他是一名插班生。
正视(动)用严肃认真地态度对待。正视现实
我们要正视现实。
荣幸(形)近:荣耀,反:屈辱。
我们很荣幸来参加这场比赛。
闻名(动)出名、有名、著名。(近)著名;(反)无名
闻名全国,闻名全世界 新疆的瓜果闻名全国。
刁钻(动)(近)刻薄,(反)贤惠。刁钻古怪
他这个人刁钻古怪。
点名(动)点名册,点名表
我们现在开始点名。
冷场(动)没有人说话。突然冷场,不要冷场。
课堂上,请大家不要冷场。
窃(动)
暗中、私自、偷偷地。窃听
你不要窃听我们的谈话。
冻结(动)受冷凝结,停止流动或变动。
(近)凝固,(反)融化。冻结资金,冻结账户
他的存款账户被冻结了。
常识(名)文明常识,基本常识
他应了解基本常识。
剥夺(动) (近) 褫夺 (反) 享有。剥夺自由
他的劳动成果被剥夺了。
酿就(动)酿酒悲剧
他残忍酿就了这场血案。
资格(名)参赛资格 报名资格
他的考试资格被取消了。
搓(动)搓手,搓背,搓澡
他搓了搓手就开始干活。我帮母亲搓背。
沉寂(形)不说话,寂静 很沉寂
(近)沉默 (反)喧嚣、吵闹、嘈杂
课堂上,大家都沉寂地坐在那里。
穷究(动)彻底追究。穷究责任
他对这件事穷究不舍。
难堪(形)难为情,难以忍受。(近)窘迫 (反)从容
很难堪,十分难堪 感到难堪
你说的话让我很难堪。
刁难(动)故意是人为难。(近)为难 (反)配合
刁难本人 刁难顾客 刁难群众
你不要再刁难我了。
古怪(形)与常人不一样。(近)奇怪 (反)平常
很古怪 显得古怪 行为古怪
他的性格很古怪。
承受(动)(近)忍受 (反)压迫
承受压力 承受不了
他承受不了老师的批评。
编辑(名 动)编辑杂志 报纸编辑 (近)编写
他正在编辑一本杂志。
概括(动)归纳 总括(近)归纳(反)具体
简要概括 概括内容
请你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敏捷(形)动作迅速而灵敏。(近)灵活 (反)迟钝
反应敏捷 动作敏捷 身手敏捷
他身手敏捷,从不懈怠。
不约而同(组)(近)不谋而合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进教室听老师讲课。
否认(动)不承认。(近)否定 (反)承认 肯定
不能否认 否认事实 否认过去
你不要否认事实。
起码(形)至少。(近)至少(反)至多
起码的常识 起码的条件
我们起码应该了解做人的常识。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34个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特别是动词及形容词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词语)
敏捷(形)动作迅速而灵敏。(近)灵活 (反)迟钝
反应敏捷 动作敏捷 身手敏捷
他身手敏捷,从不懈怠。
不约而同(组)(近)不谋而合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进教室听老师讲课。
否认(动)不承认。(近)否定 (反)承认 肯定
不能否认 否认事实 否认过去
你不要否认事实。
起码(形)至少。(近)至少(反)至多
起码的常识 起码的条件
我们起码应该了解做人的常识。
作业:1、用重点词语造句
2、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初学课文(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默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办法达到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
教学手段:PPT,插图
教法:引读法、讲解法、启发式、问答式
学法:自读自悟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新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中国第一次成功举办,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当国歌响起时,运动员们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而你的性情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板书课题: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首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齐读式、分小组读)。
(1)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标注出来。
(2)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
(3)学生在朗读中找出那一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教师给予答疑解惑。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2.预设问题,然后逐段讲解:
1)上对话课的教授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严谨,刁钻古怪,思维敏捷,对人正直的学者。
2)在教授和我的对话过程中,同学们有那些反应?
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教授刁难的反击。
3)教授为什么要追问我那么多的问题?
对中国感兴趣,并且是一位严谨治学的教师。
4)下课后,我和那位台湾同胞为什么要去喝咖啡?
一场对话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彼此产生了共鸣,因此要去喝咖啡。
三、课文小结:
本节课要求学生基本上理解课文大意,并且能够按照课文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联系课文,通过我和教授的对话显示了中国人的自强、自信,不卑不亢的团结精神,表达了他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人民自强的良好愿望。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初学课文(第二课时)
1)上对话课的教授是怎样的一个人?
2)在教授和我的对话过程中,同学们有那些反应?
3)教授为什么要追问我那么多的问题?
4)下课后,我和那位台湾同胞为什么要去喝咖啡?
六、批语: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深学课文(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并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结构和重点句型
教学难点:使用重点句型造句。
突破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
教法:引读法、讲解法、启发式、问答式
学法:自读自悟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新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尊严,国家也有尊严,在海外,维护自己的尊严,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提醒归纳总结,然后熟读课文并介绍课文结构,最后使用重点句型造句。
二、新课内容设计
细读——分析课文——小结——巩固
(一)细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
人物 大胡子教授——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者。我——中国留学生的代表。
方法和任务:学生可自由发言,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课文结构
全文共计26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4)我和教授四个回合的问答。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教授向中国人致敬。
第三部分(26自然段)我和台湾同学的约定。
(三)主题思想:
通过我和教授的对话显示了中国人的自强、自信,不卑不亢的团结精神,教授则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表达了他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人民自强的良好愿望。
三、重点句型
1、以„„而„„:新疆以瓜果而闻名全国。
2、可以„„吗?:我可以问你一件事吗?
四、课堂小结:
课前介绍——我和教授的四次问答——教授向中国人致敬——我和台湾同学的约定。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1国内如何工作?
四个回合的问答 2两个中国的问题?
( 我与教授 ) 3台湾问题的责任?
4中国富强的标准?
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课后练习(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课文进行一下巩固,掌握课后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 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讲解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用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1.2.3题
教学难点:练习2、3题
课型、课时:巩固练习,一课时
教学手段:小黑板、教材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
学习方法:讨论法、模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巩固学习。
(首先回顾课文内容,然后与学生一起做课后练习)
二、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C A A C A
二)完成句子:
1他十分古怪。他的脾气太古怪了。
2承受不了压力。简直不能承受一点压力。
3编辑了许多故事。编辑了一套儿童教育方面的丛书。
4你概括一下课文内容。大家已经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5他的思路敏捷。艾力的反应敏捷。
6她否认了自己的错误。他一直在否认自己的行为。
7他会每天早晨点名。曾经在教师节收到点名表彰。
三)模仿造句:
1、以„„而:吐鲁番以葡萄而闻名于全国。
2、可以„„吗?:你可以带我去公园吗?你可以帮我妈?
3、连„„也„„:他上来连一个字也不会写。他来你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了。
4、才„„便„„:老师才进来,大家便开始写作业了。老师才出去,他便回来了。
5、以我之见„„:以我之见,每天坚持半小时学习汉语就会学好汉语的。以我之见,他是一个好学生。
四)选择题:
D C B C C
五)回答问题:
1上对话课的教授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严谨,刁钻古怪,思维敏捷,对人正直的学者。
2在教授和我的对话过程中,同学们有那些反应?
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教授刁难的反击。
3教授为什么要追问我那么多的问题?
对中国感兴趣,并且是一位严谨治学的教师。
4下课后,我和那位台湾同胞为什么要去喝咖啡?
一场对话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彼此产生了共鸣,况且都是中国人,因此要去喝咖啡。
六)1说明教授的对话课方法灵活,很有特点。
2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教授刁难的反击。
七)课文最后两段画龙点睛,与课文题目相呼应。“不约而同表明作者与台湾同胞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
八)作文: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中国,是一个由13亿人口组成的大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国。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记得2001年,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许多人高兴的欢呼雀跃。中国人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不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而是奥运会的举办国。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在110米跨栏比赛中,是谁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是谁以12秒88的成绩使许多外国来宾感到惊讶!是中国名将刘翔。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想世界证明-中国也有飞人。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在2008年一月份,那时还是冬季。南方发生了雪灾,很多人都无法出门,最后,英雄的中国人挺身而出,战胜了雪灾。使人门的生活回复了正常。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在2008年5月12日2: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市发生了8级大地震。四川人民在哭泣,中国也在哭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马上奔到汶川,加入到救灾工作中,温总理在地震发生两小时候,就奔到汶川市,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各国各地的人们也勇于鲜血,积极捐钱。我相信,四川一定会停住,一定会向以前那样繁荣昌盛。
我爱中国,更爱中国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小结:本文通过练习对课文进行了巩固,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作业:1、用课后练习二、三、四。2、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第五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按照话题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用汉语会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把话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交际会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用话题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教学难点:进行交际会话。
课型、课时:口语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法、模仿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人与人之间有哪些相似和共同之处?
二、 按照话题进行对话:
把话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本节课是交际训练,学生占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进行探讨和发言,最后总结。
交际话题:
交往 交流
任务:学会礼貌的、恰当与人交流的方法。回顾自己平时和别人交流的情况。
小组讨论:1平时你和家人、朋友是怎样交流的?
2于他人交流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分角色对话:
甲:(李刚)喂„„
乙:(艾尔肯)小伙子,你是坐这儿的吗?
甲:(李刚)„„
乙:(艾尔肯)„„
三、小结:本课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四、板书设计:
把口语交际话题板书在黑板上
五、作业:1、多观看汉语电视节目;
2、预习新课。
六、批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第六课时)听力训练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听力材料来提高学生汉语的听力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一边听录音一边做相关练习来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汉语听力能力,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听懂汉语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难点:第二、三部分练习。
课型、课时:听力训练,一课时
教学手段:PPT、教学光盘
教学方法:采用指导法,听句子,选择正确解释,训练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播放录音导入
二、听录音完成练习,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1-10.听句子,选择正确解释,训练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DBAAD;AACDB
11-20.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DCCCB;ADBCB
21-30.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AAABD;BBBBC
小结:本课通过听力训练,提高了学生汉语的听力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经常使用汉语,喜欢汉语。
板书设计:
把课后练习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布置作业:预习新课;以“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为话题写批语:
课后反思:
一篇短文。
本文发布于:2024-01-09 14:3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5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