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4-01-08 00:34: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8日发(作者:申屠蟠)

魏晋南北朝

一、诗歌

(1)三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安文学”开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曹植: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评价。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人崇尚老庄,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

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十七首》。

(5)谢灵运

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陶谢”并称。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文赋有《山居赋》。

二、历史散文

(1)《后汉书》

范晔,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编纂了《后汉书》。它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2)《三国志》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编纂了《三国志》。它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分《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共65卷。

三、文论

(1)《文赋》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称 “二陆”,著有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文赋》,其宗旨是为了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

(2)《文心雕龙》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分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

(3)《诗品》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它是在刘勰《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梁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四、小说

(1)《搜神记》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它是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有《干将莫邪》《南柯太守传》等名篇。代表魏晋南北朝小说最高成就。

(2)《世说新语》

刘义庆,字季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五、其他

(1)鲍照:乐府《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愤懑。

(2)左思:《三都赋》,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这些赋实际上不只是写三个都城,而是写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左思早年曾写成《齐都赋》,全文早佚,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一年后又欲赋三都。“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

(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被尊为书圣;曾为右将军,故称王右军,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李密:《陈情表》。有人评论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6)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它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7)萧统:《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说。

(8)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唐代

一、诗歌

(一)初唐时期——初唐四杰

王 勃:字子安,代表作《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著有《王子安集》。

杨 炯: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著有《临海集》。

(二)盛唐时期

(1)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王 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人称“诗佛”。苏轼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

孟浩然:字浩然,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世称“孟襄阳”,因未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继承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诗作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等。

(2)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 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称。与岑参并称“高岑”。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岑参: 官至嘉州刺史,有“岑嘉州”之称。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王昌龄:字少伯,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代表作《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王之涣:字季陵,代表作《凉州词》、《登鹳鹊楼》。

(3)李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被称为“诗仙”“诗侠”。代表作《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拾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语言精炼。与韩愈有“杜诗韩文”之称。主要诗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著有《杜工部诗集》。

(三)中唐时期——“元白”

白居易:字乐天,下(陕西)人,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官至左拾遗,因故被贬为江州司马。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讽谕诗

《秦中吟》,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元稹: 字微之,与白居易齐名,人称“元白”。著传奇《莺莺传》,为《西厢记》的源头。

(四)晚唐时期——小李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多无题诗,人称“李义山”,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等。诗歌和温庭筠并称“温李”。

杜牧: 字牧之,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代表作讽咏诗《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二、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琴趣等)

(1)南唐二主词

李璟:字伯玉,史称南唐中主。流传到现在的仅有四首,但“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词作和李煜作品一同收录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字重光,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后因作感怀故国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被称为“千古词帝”。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文字富丽精工,代表词人温韦。

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韦庄: 字端己,杜陵(西安市)人,韦应物的四代孙。词风清丽,著有《浣花词》。

三、散文

韩柳:韩愈、柳宗元共同领导了“古文运动”。

(1)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导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代表作《师说》《答李翊书》《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等,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四、传奇(唐代小说的称谓)

(1)陈鸿《长恨歌传》:历史题材小说。它追述了开元年间杨妃入宫,在安禄山叛乱后,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于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与杨札相见的事情。故事情节和《长恨歌》一样,不过一个诗歌的形式,一个散文形式。

(2)李朝威《柳毅传》:同《柳毅传书》。

五、其他

(1)陈子昂:字伯玉,著有《登幽州台歌》

(2)李贺:字长吉,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后人称其“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三李”。

(3)郊寒岛瘦

孟郊:字东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积极支持韩愈文学主张,有“孟诗韩笔”之誉。代表作《游子吟》。

贾岛:字浪(阆)仙,自号“碣石山人”。 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人称“诗囚”。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其诗精于雕琢,喜写

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

(4)刘禹锡:字梦得,被誉为“诗豪”。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官,有《刘梦得文集》。

(5)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宋代

一、曲词

(一)婉约派

北宋

(1)晏殊: 字同叔,有“宰相词人”之称,吸收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著有《珠玉词》。

(2)晏几道:字叔原,晏殊的幼子,和晏殊合称“二晏”。

(3)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

(4)秦观: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代表作为《鹊桥仙》。

(5)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开格律派词风之先河,被誉为“词家之冠”。代表作《苏幕遮》等。

南宋

(6)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著有《漱玉词》。代表作品有《点绛唇》《一剪梅》《临江仙》《醉花阴》《声声慢》等。理论著作《词论》。

(7)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二)豪放派

北宋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代表作品为散文《岳阳楼记》,诗词《苏幕遮》《渔家傲》等。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3)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词开豪放一派,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定风波》;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散文有《石钟山记》等。

(4)岳飞: 字鹏举,代表作《满江红》《小重山》。

南宋

(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二、诗歌

北宋

(1)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著有《山谷集》。诗歌和苏轼并称“苏黄”。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有《诚斋集》。

(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4)林逋: 有“梅妻鹤子”之称,谥号“和靖先生”。《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南宋

(5)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人称陆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另有词《诉衷情》、《钗头凤》,文《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6)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指南录〉后序》皆为名篇。

二、散文

(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均为北宋人)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文章和苏轼并称“欧苏”。《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其散文雄健峭拔。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文章有《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著名诗词有《桂枝香·金陵怀古》。

(3)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著有《权书》、《衡论》,《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嘉佑集》。

(4)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著有《栾城集》。

(5)曾巩: 字子固,著有《文丰类稿》。

(二)历史散文

(1)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他主编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意思“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2)宋祁: 字子京,与欧阳修共修《新唐书》。因 “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三)宋代理学

(1)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

(2)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继承程颐、程颢理学,世称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所著《四书集注》在明清两代均为士子必读教科书。诗文代表作《观书有感》《春日》。

(四)其他

(1)《太平广记》:小说总集,北宋李谦等编辑,收集自汉至宋初小说、笔记、稗史等400多种。

(2)《容斋随笔》:南宋洪迈撰写的笔记,内容广阔,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典章制度、对人物评价等,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史笔记著作。

(3)沈括: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钱塘(杭州)人,他的《梦溪笔谈》是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三、话本

(1)《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蓝本)

(2)《三国志平话》 (后演变为《三国演义》)

元代

一、戏曲

(一)戏曲简介

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但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1)杂剧: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组成。

体制: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

音乐: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

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

(2)南戏:宋元时代流行在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

(二)作家及作品

(1)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说)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又一说)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杂剧的奠基人。曾自称自己“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以《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

白朴: 字仁甫,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代表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王实甫:名德兴,大都(北京)人,代表作《西厢记》脱胎于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

(2)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剧情: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为女儿申冤。

纪君祥《赵氏孤儿》

剧情:大将军屠岸贾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将其满门抄斩。赵盾的儿子赵朔,妻子是庄姬公主,幸免于难,她已怀有身孕。后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庄姬公主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程婴用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由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人们在背后无不切齿痛骂程婴的卖友求荣。程婴苦心教育,把赵武培养成人。终于,他把真相告诉了赵武,赵武杀死了屠岸贾。

白朴《梧桐雨》

剧情: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马致远《汉宫秋》

剧情: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到民间选美。王昭君虽美貌,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3)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

剧情: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王实甫《西厢记》

剧情: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此时恰有孙飞虎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允诺如有

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两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又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得中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

白朴《墙头马上》

剧情:尚书裴行检的儿子少俊,去洛阳买花,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与其女李千金一见钟情。后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两人在后花园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后其父裴行检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留下了两个小孩。后来裴少俊中进士,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夫妇二人破镜重圆。

郑光祖《倩女离魂》

剧情: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4)其他杂剧

尚仲贤《柳毅传书》

秀才柳毅赴京应试,偶见洞庭龙女三娘并仗义为其传送家书。三娘得救后请求婚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三娘化身为渔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最后结为伉俪。

石君宝《秋胡戏妻》

秋胡新婚三日就被征召入伍,妻罗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财主李大户倚势谋娶,遭其拒绝。十年后,秋胡得官荣归,竟调戏梅英。梅英得知真相后向他索要休书,与他一刀两断。

二、元曲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全曲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全曲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揭露了“帝王之尊”的虚伪与可笑。

明代

一、小说

(1)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本文发布于:2024-01-08 00: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3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代表作   瑞兰   称为   诗歌   世称   代表   小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