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环形山命名的中国女性

更新时间:2024-01-07 03:41: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纪映锺)

一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与世界14位名人齐名,被国际天文学组织命名在外太空中。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15位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外太空水星上15座环形山,有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名字,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之名。

也许,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位独放异彩的女性是谁了。对,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只有第一, 没有第二。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甚至是外太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何等的殊荣,也是中华的荣耀。

李清照无疑是太阳系中那颗最璀璨的星星。

好个易安居士,好个自信满满的只争第一。年少之时就霸气直冲九霄,好个:“自是花中第一流”。

且看她的《鹧鸪天》暗淡轻黃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应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好个“第一流”的桂花花事,亦如她的人生轨迹一般。

桂花花开时,清香透天,满城惊动。细细品味,恰似月中仙品。沁人心脾时,香乃云外天香一般。待到那凄风苦雨摧残时,也不肯堕褪本色。宁愿,纤纤落花黄,也要原色原香报根而归。直到无声无息地悄悄融入大地,只留那一缕缕淡淡的仙香,永远定格在人间中秋。

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代表之一。在中国古代

文学领域,可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文豪平起平坐之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清照是最早提出,词应独成一体之说。

虽然李清照幸存下来的诗词只有七十余篇。但是,就是这仅有的七十余篇,足可以与留下上千百首诗词的李白,杜甫相媲美,且豪不逊色。甚至超越李,杜,苏。尤其是词,李清照独特的婉约词作风格,把婉约词派推到了及至,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峰。怎一个婉约词的代表,不愧为一代词宗。

李清照的词可以说是词中之最,无人超越。她的词和她的名字一样,历经绵绵不尽的历史长河,却永不褪色。

自李清照之后,凡作婉约词的人,都会注明三个字:“易安体”。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3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

早年生活优裕,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据《宋史》中《文苑志-李格非传》记载:“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

而《宋史》记载李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

李清照的曾外公,王拱辰是宋时翰苑名流,最年轻的状元。他中状元时才19岁,是不是最年少的状元,拱辰这个名字是皇帝给赐的。所以,李清照在年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打下了非常扎实的文学功底。

如此出类拔萃的女子,待到芳龄之时,有谁能匹配得上啊。当朝

宰相赵挺之的公子赵明诚才华出众,且喜好金石,书画收藏,情调高雅。与李清照可谓最匹配不过了。好一对佳偶良伴。

自与赵明诚完婚之后,伉俪情深。夫妻二人共同致力于字画收藏,金石搜集整理。夫妇早年恩爱有加,喜于文字游乐之中,好不遐逸。

有一天,赵明诚见爱妻新作了一篇《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当时,赵明诚见了这首“醉花阴”,暗中叫好,亦也心血来潮,就想自己也作一首,好与娇妻一决高下。于是,欣然提笔,苦思冥想,并把李清照的两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巧妙的夹在自己的诗句中。终于在日幕时分,佳作完毕。并乘兴请来自己的好友品读一番。待好友读完之时,迫不及待的问:“何如?”好友答曰:“你写了这么多,这么长,唯有两句最妙。”赵明诚连忙追问:“哪两句?”好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这时的赵明诚只得苦笑着摇摇头。从此不得不承认老婆的诗词水平远比自己要高得多。

话说李清照还是待字闺中之时就一语惊人的故事。

在唐朝有一个很著名的文人叫元结,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大唐中兴颂》。主题是“安史之乱”歌颂大唐中兴。文句写得非常好。后来请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刻在一块石崖上:浯溪石崖。

到了宋朝,苏轼的学生张耒写了一篇《浯溪中兴颂》应和这《大唐中兴颂》,当时,很多著名文人都应和张耒这首诗。

就是这政治题材类的诗,居然待字闺中的李清照毫不含糊也提笔应和了张耒的这首诗。诗写得很长,其中头两句,就语出惊人,表现出年轻的李清照就有超越大多数的政治远见。

诗的开头就直逼“安史之乱”的根源:“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唐代军队与安史之乱的军队一交战就败的原因是,那些打仗用的好马都在替扬贵妃运送荔枝的道上累死了,所以没有了好马来打仗,自然就会吃败仗。

如此立意高超的诗句,力压张耒的诗文。并且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十六七八的小姑娘所写,惊呆了当朝所有的文人志士。当时的大哲学家朱熹道:“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是呀,这样的话,怎么是一个小姑娘说的呀。可以说少年时的李清照就具备了不同凡响的开阔眼界,实乃惊世之语。

这就是少年时期的李清照,一语惊人,少女时代就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李清照早年的诗词,多有悠闲自在生活的描写。

在此少不了欣赏大家耳熟能详的两首《如梦令》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个“绿肥红瘦”,当时的文坛雅士,无不拍案叫绝。

是不是对李清照的词文意欲未尽。再来拜读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好个平淡又超凡的“才下眉头,却上尽头。”当初次读《一剪梅》时,不由自主的在心里醉醉地读它个一遍一遍又一遍。恨不得把这一字一句都在嘴里嚼个够,然后再慢慢吞下去,沉在丹田里。

由于历史的原因,李清照经历了南北两宋动荡不安的时代,历经战乱之苦。正值中年时期又遭遇伤夫家破之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何以安身啊?可怜兮兮的李清照一路逃避战乱,一边还要保存好夫妻二人共同收藏的字画金石之物。怎一个“苦”字了得。

后不得以,为了生存,为了保存心爱的收藏品,左思右想,总觉得找个依靠要强得多。这时有个担任右奉承郎临诸军审计司,名叫张汝舟的人。这个人就好比是现在军队里负责财务审计之类的职务。好歹是个小小的官职。这时的李清照就与之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发

现这是一个错误。在李清照坚决提出离婚之后写给翰林学士綦崇礼的一封信中,才得以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清照在信中写道:是张汝舟主动接近自己。当时又因为伤心过度,正需要一个安定的家,也可以共同保护文物,还可以安抚自己等,再加之,初开始接触时,张汝舟巧舌如簧,以言语打动了自己,这样就很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他。可不久,在短短的时间内张汝舟就暴露了他那邪恶目的,就是冲着李清照的文物来的,李清照怎么能够把自己夫妻二人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拱手让给与他呢?直到张某原形毕露,大打出手。可怜一代才女,怎能忍受这般屈辱。有道是,“士可杀不可辱”。于是大胆高调离婚。这在千年前的封建时代是何等的勇气。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性提出离婚,不管对与错,都首先坐牢三年方可离婚。这时的李清照非常有原则,坚决离,即使坐牢三年,也是在所不辞。后来在一大帮官朋文友的鼎力救助下,李清照在牢里只呆了三天就被人解救出来了。也是幸运的了。

一代才女,总算走出了那短暂的恐怖,可怕的魔窟。

从此一个人孤孤单单,直到风烛残年。

正是由于中晚年的生活艰辛和国破家亡的打击,使得李清照在后半生的诗词创作与早期的悠闲情调大相径庭,全然不同。

如,这个时期段所作的五言绝句《乌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不是人人都会背颂这首五言绝句。

这首《乌江》就一反李清照之前的创作风格,突然笔峰一转。好

个“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铁骨铮铮的豪迈,是不是有冲天之气,顶天立地之势。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人称“易安词”。她的作词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独成一体。人称“婉约词宗”。

沈讯《填词杂记》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当人们在品读李清照的诗词时,总觉得是在彼此交心对话一样,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完全没有远古时代的那种干涩难懂之状。偏偏就是这看似通俗易懂的话语,经过李清照之笔,在轻描淡写的描绘一番之后,却是字字脱俗,句句清奇。

终其李清照的一生,是集一个女性所有苦难于一身的人。中年丧夫,再婚家暴,晚年无后。虽然早年生活幸福美满,可风烛残年之季,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怎不无限凄凉。这也恰恰反映了她的不屈与顽强。

一首《声声慢》如泣如诉。道不尽李清照晚年的寂寞和清冷。好不凄凉。让所有读“声声慢”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与这一字一句同步伤感,悲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一开头就是七叠连加,造句新警,绝世奇文也。

没有雕琢堆砌之感,反而是那么自然顺畅。又“声声慢”双音叠韵,以齿音舌音为主线。李清照主张作词以分辩五音。这首词,齿音41字,舌音16字。全词57字。特别是末尾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0多字里舌齿两音交叉重叠,又不知不觉更加重了语气。如此用心细腻的巧妙笔法,只有李清照能运用到绝佳奇妙的境地。不得不使人赞叹李清照的高明之处。是不是从古至今无人能及。

这就是易安词,在群苑争艳的宋代词苑中,可谓独树一帜,自名一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易安体”。所以,“易安体”之说始于宋人。李清照属于智商过剩型。“慧即通,通即无所不达,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少年时期就语出惊人,才情绝佳。直追当世前辈。一生诗,词,文,书,画俱工,以词成就最高,注重协律,善用白描,自成“易安体”当朝人谓其女中“文采第一”。亦为婉约词宗。

纵观李清照作品,总与愁不分不离。特别到江山沦陷的国忧家愁,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万古愁心。

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人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除这诗词方面的成就外。还与丈夫赵明诚一起编有《金石录》等流传后世。

本文发布于:2024-01-07 03:4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21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词   命名   女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