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冬天》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07 01:44:49 阅读: 评论:0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牛莉)

《济南的冬冬天》教案

【篇一:《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读准字音,根据课文中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

2.了解作者及背景

3. 朗读课文,领悟济南冬天与众不同的特点

能力培养点:

初读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情感体验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教学重点:

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概括提炼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一年四季,各有魅力人们一想到冬天,往往就和寒冷划上等号,不信,请回忆描绘冬天的诗句。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然而著名作家老舍是怎样绘制“济南冬天”的呢?

二、预习检查

1.生字

2.作者简介与背景(个别介绍,互相补充)

老舍(1899—1966),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 茶馆》 、 《龙须沟》。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二、阅读品析(一)初读寻芳

(一)听录音朗读,思考问题

1.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

而却步。我们刚刚朗读了课文,你认为,老舍笔下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的是哪一个?

“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 句式:我认为济南的冬天是的,因为 师: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温晴”,为下文铺垫)

2.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3.济南的冬天,难道只写了济南冬天的天气吗,还写了什么?(都突出了“温晴”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天气 1段——总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2段——分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3段——分

城外的远山 4段——分

济南的水 5段——分

小结:从全文来看,写了三个方面内容:(1)济南冬天的天气;(2)济南冬天的山景;(3)济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写“天气”的,第5自然段是写“水色”的,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写“山景”的。(板书:文章结构一一总分)三、阅读品析(二)细读赏析

“小摇篮” “带水纹的花衣” “小水墨画” “蓝水晶” 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比喻句 ?说一说吧。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小山:围 保暖小摇篮一一可爱 温情

老城:晒 睡 醒—暖和 舒适

人们:含笑 不着急—慈善(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2.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第三段是近看。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3.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突出了其淡雅的特点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第四段是远望。 (城外的远山)

4.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水色)

.问:有山就有水,济南冬天的山是那么的可爱、秀美、淡雅,那么济南的水的特点是什么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俩俩研讨,个别回答,大家补充)

绿 清 亮暖

(1)水之暖:不结冰,冒热气

(2)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之绿,清澈透明并且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如何做赏析句子的题目。

四、阅读品析(三)精读探境

研读第4段

1.给这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要求赋有诗意;

2.圈出全段文字中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问:既然“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心句),那么,雪后小山“妙”在何处?(小组研讨,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娇美的情态

问: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它景物来进行烘托映衬,那么写了哪些景物?怎样映衬?(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等,如色彩的鲜明悦目就是映衬的结果: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用单竖线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

问:围绕“妙”字,作者写得层次井然,请找出表示方位的词,看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全段的层次是如何划分?(小组讨论,个别回答,互相补充)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层次:小雪呀‖看吧……粉的色‖就是……

4.品析“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

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②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③描写顺序为:山上,山坡,山腰。

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

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⑧诵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

五、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末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这”指的是冬天济南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既呼应开头“济南真得算块宝地” ,又点题,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2、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如此动人,为什么?(大家讨论后归纳)

1.细致观察、抓住特征2.运用修辞、生动逼真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4.顺序恰当、条理分明

六、总结全文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笔下的冬天更美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冬天济南的讴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七、练习

1.请你谈谈文中,哪处美景给你最大的享受,用“我说济南之美,美在……”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如(幻灯片展示):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篇二:《济南的冬天》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案

课题:《济南的冬天》 课型: 讲读授课时间: 主备人:温 玉:审核: 总课时: 安全教育警示:不要吃过期的食品或药物,加强锻炼,保持健康。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第一课时

训练重点

1.基础知识:作者.生字.多音字.词语及解释.文章体裁及特点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组织教学:背诵古诗词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

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四、新知探究 组内交流。 1作者 2生字 3解词: 4多音字 5形近字

6文章体裁及特点 7读文分段,总结段意 五、课堂反馈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反思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训练重点:

1.分析课文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2.积累文中优美语句.进行仿写练习 课堂教学

一、探究新知 组内交流

1、朗读展示,体味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4)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2、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3、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

4、阅读课文第4、5语段,思考

(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 二、课堂练习 1.赞美四季

朱自清先生赞美春天,老舍先生赞美济南的冬天,你呢?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写几句富有文采的话,表述你喜欢的理由。

例:我喜欢秋季,因为秋季代表着成熟,代表着收获,代表着奉献。

我喜欢 2冬游济南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提示: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3仿写语句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

【篇三:《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初一年级第三单元第十二的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晴、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2)在情景交融中领会作者对祖国宝地济南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在情景交融中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四、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初一年级的心智正在逐渐成熟,但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不强,特别是针对写景散文,往往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写景性散文时,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针对本课的学习,最主要在于通过各种美景等的再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法

针对学生学情,我主要采用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七、课时:2课时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身在成都,成都的冬天是很冷的,应该说南方的冬天都是很冷的;那么北方的冬天时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去感受一下北方的冬天。(视

频播放)看完视频之后啊,对于北方的冬天,我们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还有那呼啸的北风,迎面如刀割的凛冽寒风,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既有美丽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北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没有呼啸的寒风,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

读课文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之后再请学生向全班展示。(温晴、秀美、暖和、多情、、、)抓住“温晴”进行讲解。

2、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明确1济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作者的感受 )

三、点“温晴”

1.学生朗读第一段,标划体现济南体现温晴特点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交流作者用什么手法道出济南的“温晴”?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从风和阳光的角度,写出北平、伦敦、热带地区的特点,从而突出济南的风不冷、不酷,不硬、不厉;突出济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们带给济南,带给人们的是温暖、温柔、温情,是安适、安详、安逸。因此,作者说济南是个“宝地”。 )

四、找“温晴”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晴。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文中精美的语言,在品析语言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

1、摇篮安睡图: “摇篮”给人的感觉就是暖和、温馨、舒适。睡在摇篮里的济南和济南的人们是幸福的、惬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的细心的照料,亲切的问候。这是别处冬天难得的情致。

2、雪后小山图 :小山秀气,承受不了大雪。阳光下,山色斑驳,秀美动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晖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极。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态!

3、山村卧雪图 :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淡墨高雅的画面,确实带有十足的情味。

4.晶莹水晶图 :晶莹绚丽,玲珑剔透。虽说蓝是冷色,但它却是瑰宝,内里包含着色彩缤纷的事物;它又与海洋一色,涌动着生命的内蕴和气息。同时,它又包含着别致的情韵。

总结: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处处充满了“温晴”,济南这个老城,有山有水,还有雪;但是此刻的雪也变得温暖,让人惬意。在这些“温晴”的景物中,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温情”了,下一节课再来分析。

第二课时

导入:在老舍的笔下,“温晴”处处在,“温情”时时有。今天我们一片风和日丽

的阳光中,再次走进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感受其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以及美景中的美情。

五、品“温晴”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入对“温晴”的赏读。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在写作上也展开联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山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景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然后学生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1、摇篮中的“温情”

摇篮是温暖的,守在摇篮旁,应该是唱着摇篮曲的母亲,这就越加的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摇篮

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与温馨。

白雪中的“温情”

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因为白雪的点缀,使的小山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如此,给人以明亮、灿烂、喜悦、希望之感。同时,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白雪已变成一个少女害羞的颜色,情态可掬。是什么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纯青、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儿。

总结:老舍先生通过它的拟人等手法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人。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暖、柔美。

(二)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

作者写济南的冬天,但处处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写冬天。如此,这种冬天也就有了灵性,有了生机。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脚。

1、学生从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气息的句子并以喜悦的感情朗读。 如: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思考讨论:为什么这样来写?

明确:一是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二是表达作者对冬天济南的爱怜之情;三是表现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表达一种乐观进取的精神。

(三)品味温情的语言

本文语言自然、质朴,亲切、柔和,充满着温情、画意。像美丽的女子情态可掬,又像慈爱的母亲娓娓叙谈。

1、标划富有灵性、含有意蕴的动词。

学生先跳读课文,标划出动词,然后加以体会,进行展示。 如: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白边。(有意为之,是为了给冬天增加美感)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形象传神,写出了

舒适安然的睡姿和灵性)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写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现了济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机)

2、体会口语化、情感化的词语。

(1)教师示范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标划的词语自然、柔和、亲切、温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诉说,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边低语。“真的”含有惊喜,“是”“的”舒缓语气,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学生找出类似语句,标划出关键词,小组交流。

如: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

六、写“温晴”与“温情”

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体会,运用“温晴”和“温情”两个词语,写几句话。

九、作业布置: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体会,运用“温晴”和“温情”两个词语,写几句话。

十、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十一、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4-01-07 01:4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2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济南   作者   学生   特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