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

更新时间:2023-12-18 18:36: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黎淳)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

王俊虎

(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老舍的文学作品与当代影视媒体有着良好的互动态势:一方面它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给影

视媒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脚本,另一方面,影视传媒也宣传扩大了作品的影响,使其在当代赢得更多

的读者和观众.着力描写下层市民的喜怒哀乐与婚丧嫁娶,情节的曲折感人,文化意蕴的深刻悠长,语言

的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备受当代影视传媒青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老舍;文学创作;影视传媒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054(2007)03—0O60—04

20世纪末,文坛盛起一股给中国现当代作

家重新排座次的热潮,而老舍在各种新设定的版

本中位置基本不变甚或提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

还是老舍的文学实力和人品.除此之外,笔者认

为,老舍在当代读者心目中的卓越地位与当代影

视传播也有着重大关系.纵观六大作家(鲁迅,

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文学作品在

当代的影视传播,除郭沫若因创作题材特殊而

外,其他作家都有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连续

剧,其中老舍的作品被拍率最高,也最受影视传

播媒体和广大观众的青睐.

有相当的知名度,身上较少官方色彩,审美

感知的特立独行使老舍作品《我这一辈子》成为

新中国电影脚本的首选.《我这一辈子》是老舍

最早一部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由文化影业

公司出品),也是六大作家建国后最早被改编成

电影的文学作品.1950年,电影《我这一辈子》

由石挥导演并主演,受到观众的好评,获得成

功,为现代文学名着改编影视剧提供了良好的经

验,也给建国后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中国读者和

观众提供了难得的视觉盛宴.剧中紧张曲折的故

事情节,幽默地道的北京口语,熟悉的风俗人

情,使原着作家老舍先生在观众心目中也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建国伊始,老舍被中国影视界看重,除了作

品的自身魅力而外,恐怕还与老舍独特的地位和

个性有莫大的关系.老舍是着名的无党派人士,

他建国前的文学创作态度始终不偏不倚,始终从

老百姓的视角来观察世态炎凉,政局跌宕.老舍

除了为人谦和,喜交朋友外,身上特立独行的个

性色彩无疑也会引起艺术家的关注.比如,老舍

是六大作家中唯一一个在建国后敢于长期穿西

服,系领带,拿手杖的作家,"他的服装特别有

意思.当时剐剐进城,穿的绝对是干部服,女同

志穿列宁服,戴八角帽,人人都是这样.他老先

生坚持穿西服,金丝眼镜,尖头皮鞋,领带,笔

挺的西装,大衣,他有钱,完全可以做一身,二

身,三身干部服穿上,但是他就穿成这样.走到

哪,所有的人都用瞪成包子似的眼看他."…

老舍也是建国后唯一没有被大家称呼为""

而尊为"先生"的大作家,他的儿子舒乙至今提

起老舍也是言必老舍先生."解放后都是了

吧,唯独到他这儿不,一定叫他老舍先生.

当初我觉得有一点,这个人肯定不是咱们的同

志,是一个另类.但是这个人还是值得尊重的,

还是一个长者,还是可以尊为长辈的一个人,所

以叫他老舍先生……我只好从众了,虽然是自己

[收稿日期]2006一O1.15

[作者简介]王俊虎(1974一),男,陕西大荔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文学院讲师

6O一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

的爸爸,但是叫老舍先生o"[1](P136)这样的穿着和

称呼,在那个年代,没有相当的胆量和独特的审

美观念,是支撑不起来的.恐怕老舍身上的这种

与众不同的"洋气"与电影这个摩登事物最容易

契合,自然也会引起电影艺术家们的关注与

喜爱.

但是,随着政治气候的风云突变,尤其

1951年5月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电影

《武训传》的批判,极"左"文艺思潮开始抬头,

严峻的文艺政策使影视界不得不重新考虑和老舍

的合作,最终结果是不得不忍痛割爱,严格遵循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要求,不再

冒险改编老舍这个与当时政治氛围不完全协调,

契合的作家的作品,转而寻求政治上能够过关的

作家的作品.《新儿女英雄传》,《祝福》,《林家

铺子》是随后出现的政治上(尤其作家身份)较

为"可靠"的影片.即便这样,鲁迅,这个被毛

泽东尊为"现代圣人",代表新文化正确方向的

伟大作家的作品,由于后来阶级斗争,极"左"

文艺思潮的泛滥,在1956年电影《祝福》上演

后也再无作品被搬上银幕,直至1981年鲁迅百

年诞辰,中国银幕才刮起一股较为强劲的"鲁迅

风".而身为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一生以谨

慎着称的茅公因《林家铺子》这部影片受到严厉

批判并累及友人,编剧夏衍先生.鲁迅,茅盾尚

且如此,更遑论老舍.

1982年,北影厂的第三代导演凌子风独具

慧眼地将老舍平生最为得意的代表作《骆驼祥

子》搬上了银幕,告别电影银幕三十余年的老舍

作品像出土文物一样引起了新时期观众的极大兴

趣,一时好评如潮."同当时的某些影片(包括

某些改编文学作品的影片)相比,确实在不少方

面都高出一大截儿;起码儿它有自己的色彩和芳

香,没有混同到一般化的行列当中去.它所表现

的生活有着具体的,明确的时代和地区特点;它

的人物塑造一人有一人的个性;人物的语言生动

传神,绝少'学生腔'和'八股腔';整部影片

的风格沉郁简洁,老舍作品的味很浓,老北京的

生活气息也很浓.……《骆驼祥子》是今年出品

的最佳影片之一,它卓然不群,在恢复和发展电

影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体现中国作风,中国气

派,走民族化的创新之路方面,又拔了个尖

儿."演员张丰毅的精彩表演也得到肯定,并因

此奠定了他在演艺界的地位,"要是单从人物造

型,演员气质上看,影片的几个主要角色中,得

说张丰毅扮演的祥子最接近原小说的描写,厚嘴

唇,光脑袋,扇面似的肩背,出号的一双大脚,

还有那憨厚的一笑,都能和我们读者想像中的祥

子对上号."从此,老舍的文学作品不断升温,

频频与影视联姻,开创了现代文学名着改编影视

剧目的新高潮.

1985年8月,中国最具权威,收视率最高

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由北京电视台

摄制的中国新时期最长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

堂》.该剧由老舍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长达

28集,在电视连续剧越来越长的今天,这样的

长度也许不算什么,但在那个时期,这样的规模

无疑是令人咂舌的,这部作品不经意间开创了中

国长篇电视连续剧的新纪元.该剧从8月12日

到9月9日的黄金时间连续播出,一时中国的老

百姓谈必《四世同堂》,看必《四世同堂》,中国

的大江南北真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从普通老

百姓这方面来看,演出确实取得成功,那么专家

们是如何评价的呢?着名学者王富仁在电视剧播

出后的一段评论应该最具代表性."电视连续剧

《四世同堂》的出现,第一次在屏幕上展现出现

代文学名着改编的光辉,它以抗战时期富于民俗

特色的北平城为背景,以祁老汉一家为核心,将

条小胡同里三教九流的市民生活推到幕前,通

过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不同命运,揭示出

八年抗战期间社会众生相.剧中既有善良,正直

的普通民众,大义凛然,不甘屈服的热血青年,

也有苟且偷生,卖身日寇的民族败类.在生动丰

富的形象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沉厚

重的文化内涵."l3j("主流媒体,专家学者,老

百姓一致对电视连续剧的肯定,这在影视传播史

上是难得的,因为毕竟"众口难调",但是电视

连续剧《四世同堂》创造了这个神话,使老舍和

电视台获得互利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小说在未

拍成电视剧之前,观众和读者并不十分了解它,

但是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老舍及其小说《四世同

堂》的知名度不断攀升,许多观众看了电视剧感

61—

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觉还不过瘾,纷纷找来原着细读,比照原着对电

视剧及演员的表演发表各种评论意见,老舍文学

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居高

不下的收视率进一步稳固和加强了它在中国影视

媒体的地位,第一次感觉到大规模电视连续剧的

威力,为以后拍摄和播放大规模优秀电视连续剧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这一时期的成功

热播,除了编剧,导演,演员的努力工作外,恐

怕还有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20世纪80年

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蓬勃展开,中

国社会的各种力量在不断分化瓦解,人们思想在

大解放的同时,道德建设却令人遗憾地出现了滑

坡,因而文艺界出现所谓的"文化寻根"热.

《四世同堂》是一部着力讨论我们古老民族文化

道德的佳作,由它改编而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无

疑填补了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白,自然会引发

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自此,老舍那些最具文化意

蕴的长篇小说被频繁地搬上荧屏.

1997年2O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骆驼祥子》

与观众见面,演员谷志鑫饰祥子,丁嘉丽饰虎

妞,颜彼得饰刘四爷.谷志鑫在这部戏里表现平

平,由于张丰毅在电影里的出色表演,谷志鑫的

观众认可率较低,直接影响到整部连续剧的艺术

水准.倒是丁嘉丽扮演的虎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并由此奠定了她在演艺圈的地位.颜彼得

扮演的刘四爷也相当成功,给这部戏添彩不少.

1998年老舍创作于1933年的长篇小说《离

婚》被改编成21集同名电视连续剧.马军骧任

导演,主要角色由一批观众所熟悉喜爱的京派演

员担纲,谭宗尧饰张大哥,葛尤饰老李,丁志成

饰小赵,陶红饰麻婶.葛尤扮演的老李十分到

位,原着作品里老李灵魂深处"贵族气"与表面

的迂腐迟钝都被葛尤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叫

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9年,为纪念着名作家老舍诞辰100周

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香港凤凰卫

视强强联合,共同出资,将老舍早年旅英时期创

作于1929年的长篇小说《二马》改编成22集同

名电视连续剧.由崔光远任编剧,沈好放任导

62一

演,陈道明饰马则仁,王晖饰马威,王馥荔饰孟

氏.由于有经济实力强大的香港凤凰卫视的参

与,电视剧在英国实景拍摄,剧中的非中国人物

形象原则上都邀请外国人担纲.剧组经费充足,

加上内地和香港以及外国演职人员的加入,所以

此剧获得极大成功,为中国电视剧异国实地拍摄

积累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2000年,老舍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邓婕为制片人兼饰女

号瑞姑娘,马军骧担纲编剧,张国立任导演并

饰男一号福海,李成儒饰刘方子,何冰饰赵二,

刘孜饰大妹.纯商业的制作目的使得剧作情节比

原着有了很大的延宕,但由于张国立夫妻的默契

配合,大腕明星的加盟,编剧重视老舍原着的精

神内涵,演出的收视率(14.8%)居高不下.【4

2006年5月,30集电视连续剧《月牙儿与

阳光》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热播,霍庄,徐晓星

夫妇担纲编剧兼导演,演员阵容强大,可谓群星

灿烂,马伊莉饰张小月,黄磊饰谭保罗,伊春德

饰罗灿阳,江珊饰小月妈,寇振海饰罗雨轩.

《月牙儿与阳光》改编自老舍先生的三部小说

《月牙儿》,《微神》,《阳光》,将三部不同作品杂

糅在一起在老舍作品影视改编史上还是首次.该

剧主要讲述了北洋军阀时期两个女性张小月,罗

灿阳以及她们两个不同家庭的悲剧命运,虽然她

们的家庭,出身,生活道路截然不同,但在那个

时代的中国,无论她们如何奋斗,抗争,都逃脱

不了悲剧的结局: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品.电

视剧播出以后受到各方称道,就连一向以严格维

护老舍作品精神的着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老舍

之子舒乙对名着改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注水现象

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早在2004年3月.18日下

午,《月牙儿与阳光》剧组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

馆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身为馆长的舒乙亲自

出席并接受了记者采访,便是支持该剧的一个明

证.据霍庄透漏,小说《微神》在改编过程中的

加入正是舒乙本人的主张.全明星的阵容,帅哥

美女的视觉诱惑,使得该剧在热播过程中收视率

不断攀升,达到了导演霍庄本人的预期目的:既

要有文学剧的审美熏陶,又要有商业回报.《月

牙儿与阳光》可以说是新时期老舍名作影视改编

的成功典范.

老舍的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

从上述老舍名着影视改编及传播历程中我们

不难看出,50多年来,除特殊的历史时期外,

老舍是现代文学大家中最受影视界关注和喜爱的

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与当代影视媒体有着良好的

互动态势.一方面老舍的文学作品在特殊的历史

语境中给影视媒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学脚本,

另一方面,影视传媒在某种程度上也宣传扩大了

老舍作品的影响,使老舍作品在当代赢得更多的

读者和观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老舍文学

作品在时过境迁的当代语境中备受影视界与观众

的喜爱,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首先,老舍文学作品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文

化意蕴.老舍向来以文化作为视角塑造人物形

象,而不是以经济,阶级地位分类,这就使得他

的作品能够引起不同历史语境中接受者文化性的

共鸣.我们很难否定当今中国就没有那种传统文

化烂熟的"出窝老",崇洋媚外的"西崽",只要

注释:

[1]舒乙.观察老舍[A].在文学馆听讲座[c].第1

辑.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2]王行之.与众不同[J].电影艺术,1983(1).

[3]王富仁.王富仁谈《四世同堂》[A].高鑫.影视艺

传统文化熏蒸下的这类人还存在,老舍的作品就

不会过时,其次,老舍以塑造都市下层市民形象

着称,始终以平等视觉来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

头疼脑热,柴米油盐,婚丧嫁娶,七姑八姨.随

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像祥子一

样涌入陌生的都市,逐渐成为市民,市民队伍的

壮大,老舍作品的读者群自然会蓬勃发展.再

次,老舍虽然以文化为轴心结构自己的小说,但

是他并没有完全走文人化(雅)的创作道路,他

的作品中很少学理观念的生硬传输,西方文学式

的心理剖白,横截面式的结构,而是较好地运用

中国传统的小说技法,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塑造人

物形象,追求小说情节的曲折流畅,在传达深厚

文化观念的同时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这可能也

是当代影视传媒青睐老舍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

术欣赏术[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我这一辈子》热播原因:老舍名着+出色表演

[N].北京晚报,2002.03.21.

DiscussionsabouttheFilmandTVCommunicationof

LaoShe'SLiteratureWorks

WAGJun—h"

(CoRegeofLiterature,LanzhouUnviersity,Lanzhou,Gansu730000,China)

Abstract:LaoShe'Slit

She'SworksofliteratureprovideexcellentscriptsforfilmandTVinspecialhistoricalcontext.

FilmandTVhelp

carryforwordLaoShe'nreasons

thatLaoShe'SworksarefavouredbyfilmandTVarethevividdescriptionsofthecolorfullivesofcitygrassroots,

comlicatedandmovingplots,theprofoundculturalimplications,andthehumorouslanguagestyle.

Keywords:LaoShe'S;literarycreation;mediaoffilmandtelevision

(责任编辑:李之;实习编辑:陈清茹)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8:3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15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老舍   影视   中国   作品   观众   改编   文化   连续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