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6: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匡亚明)

2023

本试题共 6 页, 满分为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 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 务必在答题 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选择题(共1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o)

颤抖(chàn)

A.

耸立(sǒng)

峭壁(qià...línyūn

迂回(yú)

B.

嶙峋() 晕倒()...)

纳罕(nà)

C.

闷热(mēn)

啜泣(duò...n)

攀爬(páD.

屡次(lǚ)

训诫(ji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喧腾

帐蓬

睫毛

骇人听闻

C.

干瘪

鄙薄

班斓

怪诞不经

B.

惩诫

静谧

笼罩

尤然而生

D.

热忱

企盼

吝啬

翻来覆去

3.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求恩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

家喻户晓。

B.

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案件

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

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

拈轻怕重。

D.

张先生如往常一样

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畅销书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C.

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D.

闻一多纪念馆坐落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15亩左右。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⑥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

A.

⑥①④⑤③②

B.

④⑤③①②⑥

C.

④①②⑥③⑤

D.

①④③⑤⑥②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

“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B.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C.

“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一句中“学习”属于动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

D.

高见、高就、高朋都属于敬辞。

二、文言文阅读(共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7-10题。

【甲】

.ㅤㅤ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漠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①ㅤㅤ唐先生曰:“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

ㅤㅤ余②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

先生两言,盖③对症下药也。务当④力求主⑤静,使内心清明如日之升也,⑥⑦⑧即此以求其持久,即所谓缉熙也。若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

(节选自《曾国藩全集•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密:周密,深入。②余:我。③盖:就。④务当:务必,一定要。⑤主:主张,提倡。⑥缉熙:光明,指希望。⑦暴弃:自暴自弃。⑧小人:自己鄙视自己的人。

7.完成文言词汇整理单。

原文语句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省身也不密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④见理也不明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

9.

“归根曰静”,作为古老的中国哲学,“静”一直备受推崇。【甲】【乙】两文都特别重视“静”,由【甲】文 A

(原文)可知,“静”是学习的基础;【乙】文 B

(原文)表明,“静”是省心明理的前提

10.

感叹号常用来传达强烈的情感。请结合【甲】【乙】两文划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的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甲】

《诫子书》全文。

【乙】

解释加点字

(填序号)

(填序号)

释义方法(供参考)

【语境推断】不学习就不能

才干

【课内参考】吾日三省吾身

【查阅字典】①明亮。②明白,清楚。③明确。④证明。

8.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①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②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③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御:驾驭车马。②易:更换。③过:问题,过错。④调:协调。⑤逮:赶上。⑥诱:引导。

⑤⑥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③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②俄而与子期逐。

13.

根据上下文意思,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出两处。

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14.结合《诫子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赵襄主驭马落后的原因。

(三)诗歌阅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理解默写出原文语句。

(1)诸葛亮在书信中对儿子的殷殷教诲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诫子书》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论述了学习、成才、立志三者的关系。

(3)文中劝勉人们珍惜时光,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7分)

18.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题目。

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

怎么说度日之言也?

”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

“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

“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

“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

“哥哥,你不去了?”

行者道:

“我往哪里去?

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

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

不敢苦逼,

只恐逼发他性子,

一时打上两棍,

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

急跑回来报道:

“大圣爷爷,

那猪八戒不大老实,

他走走儿,

骂几声。”行者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1)猪八戒为什么上花果山?他最终用什么方法把孙悟空请了出来?

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请描写此时孙悟空的心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

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yīn)氲(yūn)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我回乡看到母亲晒书→①

______ →我与母亲读“小记”→②

______

20.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②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

21.选文第②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22.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3-26题。

最后的守护

①这个冬天一直在下雪,门前小石桥上的积雪已经被碾压成厚厚的冰,小石桥的桥面变得光滑如镜。老人坐在门洞里,看着小石桥,一个下午的时间里,老人看见有八辆电动车在桥上摔倒,幸亏是年轻人,老人想,如果是上了年岁的人,可怎么得了。

②天就要黑了,老太婆还没有回来。好些日子了,老太婆一直早出晚归,天知道她在干什么!——老人当然也不知,老太婆不说,他也不稀罕问。事实上他们已经二十多年不说话了,合不来,话说不到一块去,一说话就抬杠,那就不说,大家都憋着,就不信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③老人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性格合不来,说离就离了,像喝汤那么简单,可不像他们那时候,两个人一旦拜了天地,那就是拴在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别想蹦开去。

④天就要黑了,雪开始下起来,纷纷扬扬。老太婆还没有回来。老太婆腿脚不太好,老寒腿,胆子又小,怕黑,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回来,你说她在外面忙些啥呢?

⑤老人想,光坐着不行啊,天就要黑了,老太婆怕黑,桥面上很滑……他得站起来,叫老太婆爬上小石桥就能看见他。老人用手抓着门框,很努力地起身,终于,老人站了起来。老人佝偻着腰,很努力地站在门洞里,眯缝着两眼紧紧地盯着飞雪中的小石桥。

⑥谢天谢地,老太婆终于回来了。老太婆慢慢地过了小石桥,慢慢地过了门洞,经过老人身边的时候,老人分明听见老太婆说了一句:你个老东西!

⑦不知怎么的,老人突然觉得这句话很好听,他想好好咂摸一下这句话,可又觉得好累、好困。该睡觉了,老人想着,便一头栽下去,天一下子就黑了。

⑧在这个冬天剩下的日子里,老太婆没有再出过家门。之前,她拖着老寒腿顶风冒雪地早出晚归,只是想给老东西制造一些牵挂,好叫老东西多撑几天,现在,老东西已经走了,还出去受那罪干吗呢!

⑨老太婆坐在墙根下,看着那门洞。

2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2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可不像他们那时候,两个人一旦拜了天地,那就是拴在绳上的两只蚂蚱,谁也别想蹦开去。

25.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6.

选文结尾段“老太婆坐在墙根下,看着那门洞”的作用是什么?

六、作文(共60分)

27.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一、选择题

ADDCCC

二、文言文阅读

7.增长

增长

省察

8.①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

②先生的两句话,就是对症下药啊。

9.非学无以广才

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

10.甲文: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乙文:作者对不学“静”的行为的委婉的批评。

11.①放纵懈怠②完③达到

12.①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

②不久(赵襄主)和王子期比赛。

13.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14.《诫子书》中指出“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要以宁静的心绪涵养德行。文中赵襄主在比赛中没有保持内心的宁静,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心有杂念,未做到“人心调于马”,从而导致落后。

15.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16.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时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17.(1)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4)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18.(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悟空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猪八戒上山请孙悟空。

激将法。

(2)示例:这个呆子,一定又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待我诈他一诈,看看他的真相。

19.①回忆母亲重视读书

②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

20.①“钻进“是进入的意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飘落在书页上的情态,细腻而富有情趣。

②“抚摩”的意思是用手轻轻摩擦,是动作描写,写出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1.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子读书的自豪之语。这也是母亲重视读书的体现。

22.写出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突出了母亲重视读书的主题,所以必须要详写。

23.环境描写,交代了天冷雪大路滑,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下文老人在门洞里坐着,担心老太婆、等她回来的情节做铺垫。

24.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旧时传统而牢固的:婚姻关系,解释了两个老人二十多年不说话,却彼此坚守、互相牵挂的原因。

25.动作、神态、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行动的吃力,对老太婆的担心,表达了老人对妻子深深(深沉而质朴)的爱。

26.与前文老人在门洞坐着相照应,写出老太婆对老头深深的思念,赞扬了这对夫妻那种无声但深沉的爱,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7.你是我生活的阳光

窗前,一束温暖的阳光洒了进来,在课本上投下一片斑驳。我想它大概是无忧无虑的吧,洒得那样自然、那样随意,就像你一样,永远淳朴自然,却美得触动人心。

你很漂亮,大家都这么说。水一样的眼睛流露出胜于水的清澈,长长的睫毛弯弯翘起。你爱笑,一笑起来脸就涨得绯红,露出整齐而洁白的牙齿。

携着阳光而来,看到你第一眼时,我的内心便充满了阳光,更为能成为与你走得最近的课代表而自豪。想不到,几百个日子说过就过了,那个留着马尾辫的你只能时常在我的梦里浮现。一年了,那间大教室,有你就有阳光,有你就有快乐。

在你的课堂里,我学到了从没学过的有趣知识,英语课本上满满当当的笔记,豆芽似的字母头一回变得这样可爱,可是那时的我太不懂得珍惜,嫌你对别人多亲切、对我太严格。你告诉我完成工作要及时,甚至要提早,我真是太不长记性了,三番五次地忘这忘那。于是,你生气了,我以为你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无情地撤职,没想到的是,你强压火气,依然在给我机会。“课代表的工作是老师给你的一个锻炼机会,老师希望你不要把它当成思想负担,你能做好吗?”说完,你用手轻轻抚平了我翘起的衣领。我顿时觉得仿佛有一束暖暖的阳光洒在我身上,我点点头。从那之后,我开始变得一丝不苟了。

学年考试就要到了,你很忙,在你熟悉的办公桌前,你蹲下身取试卷的一刹那,我猛然发现,你鲜红的上衣已被浸透。我明白了,你付出的是爱心,留下的,除了汗水,还有什么呢?我怨自己,我是个多么粗心的学生啊!怎么能让老师做这种琐碎的体力劳动呢……

又是秋天,你剪去了马尾辫依旧是那样美,但这美已属于另一间教室。我舍不得你!你第一次搂着我,第一次夸我,说我是个不错的女孩,只要依旧努力,将来能在全市里夺个名次!那时,我心里一阵酸楚……

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美丽的,阳光更是令人向往的——它像我的初中英语老师一样,给我温暖,给我鼓励,照亮我的学习和人生。

本文发布于:2023-12-18 18:1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81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亲   老人   句子   下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