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古代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传统文化、
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年代的不同,古代文学在表情达意的方
式和技巧上和现在区别很大。教学难度大,学习效果不理想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
题。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是在明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下采取的针对
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单以考试内容为目标,过分注重理论知识
的灌输和传授,导致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方法下学习效率低,缺乏参与学习的兴趣
和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优化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方法,
一、以情景创设为手段,吸引参与热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长篇幅、大容量的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距
离感和陌生感。而且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古今差异都容易导致学生的望而却步。这
时候,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自觉主动
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其中情景教学不仅能带动学生情感的投入,还能减少文言学
习过程的枯燥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创设为手段,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的认知以及运用能力。同时多数文言文也都是需要背诵的,这也是学生积累文言
知识的重要途径。死记硬背的模式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取得良好的记忆
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同时根据文本内容分析
朗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从而实现熟读成诵的程度。
四、以拓展延伸为手段,丰富认知视野
我国的古代文化、文言知识博大精深,教材选定内容虽是精选,但是整体数
量有限。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感受传统文学的艺术和魅力,进
行丰富的拓展延伸是重要的手段。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适量的
拓展延伸,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逐步提升文言学习能力。
比如在《桃花源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对作者陶渊明生存的魏晋时代
进行拓展延伸,以魏晋风流、竹林七贤来拓展学生认知视野,进一步感受当时名
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进而激发古代文学的探究兴趣。又比如在《记承天寺夜游》
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工作,进一步加深对这位诗词大家
的认识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分析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程度,对他们
进行课外文言知识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帮
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达到一举数得的教学效
果。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结合文言文和学生主体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3:1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79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