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24 10:02:5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邓铁涛)

导语】《孙权劝学》吴国⼤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下

⾯是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4课《孙权劝学》课⽂原⽂

初,权谓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语⽓词,通!但当

涉猎,见往事⽿。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惊

⽈: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字)拜蒙母,结友⽽

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

()课⽂字词详解

【字词】初,权谓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以军中多务。

【详解】初: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词。谓:告诉,对……说,常与连⽤。今:现在。当涂:当

道,当权。涂,通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务:事务。

【字词】权⽈:岂欲治经博⼠邪!涉猎,󰀀󰀀往事󰀀⽿。卿⾔多务,󰀀󰀀若孤?

【详解】孤:古时王侯的⾃称。岂:难道。卿:古代君对⾂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为爱称。治经:研究

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为:成为。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词,后

写作但:只,只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表⽰限⽌语⽓,可译为

󰀀孰:谁。󰀀若:⽐得上。

【字词】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就学。

【详解】以为:认为。益:好处。乃:于是,就。始:开始。就:从事。

【字词】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惊⽈: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

【详解】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惊:惊奇。才略:才⼲和谋略。⾮复:不再是。

复,再。

【字词】蒙⽈:⼠别三⽇,刮⽬相待,⼤兄见事之晚乎!拜蒙母,结友⽽󰀀别。

【详解】⼠别三⽇:有抱负的⼈分别⼏天。三,泛指多天。即:就。更:重新。刮⽬:擦拭眼睛。相待:看

待。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表⽰感叹语⽓,可译为遂:于是,就。拜:拜访,拜见。󰀀别:告

别。

()重点句⼦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繁忙,谁⽐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别三⽇,即更刮⽬相待。

有抱负的⼈分别多⽇,就要重新⽤新的眼光看待。

7.⼤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揣摩语⾔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可见关⼼、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

孙权现⾝说法,⿎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长,⾔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理?说明了什么?

⼗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使鲁肃既吃惊,⼜情不⾃禁地发出赞叹。__这句话从侧⾯反映吕蒙因⽽使才

略有了令⼈难以置信的长进。

5⼤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情?

为⾃⼰的进步深感⾃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课⽂分析

1.《孙权劝学》选⾃《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名)主持编纂的⼀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孙权劝学劝的语⾔

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末的⼠别三⽇,即更刮⽬相待更进⼀步阐

明了这⼀点。

4.写出出⾃本⽂的成语:吴下阿蒙、⼠别三⽇、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6.孙权是⽤什么⽅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语破的,向吕蒙指出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份⽽不可不学;继⽽现⾝说法,指出的可能性,

使吕蒙⽆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所表⽰的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

邪:通,表反问语⽓,相当于

(2)但当涉猎,见往事⽿。

⽿:表限⽌语⽓,可译为罢了

(3)⼤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相当于

8.本⽂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个⼈只要⼴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虽短,但通过⼈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度,待⼈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位明君;关⼼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虎虎有⽣⽓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是什么描写。其作⽤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这⾥是侧⾯描写。__作⽤: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

明鲁肃敬才、爱才,⼆⼈志同道合。这最后的⼀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步从侧⾯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长进。

13.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和⾃信⼼的语句是哪句?

蒙⽈:⼠别三⽇,即更刮⽬相待,⼤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省略了⼀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__好处:这⼀部分与中⼼内容⽆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

空间,达到⼀箭双雕的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标】

1.认知⽬标

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学常识。

⑵掌握⽂中涉及的常⽤⽂⾔词语。

2.过程和⽅法⽬标

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揣测想象⼈物当时的神态和⼼理活动,进⽽分析⼈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故事导⼊,激趣引读

1.故事导⼊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将,名叫吕蒙。此⼈武艺⾼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以为⾃⾝⼀介武夫,读书有何⽤?这回,孙权⼜来劝他了,结果怎样

?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教师讲故事,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

2.作品、作者介绍

师提问学⽣,师⽣齐说,《孙权劝学》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下《资治通鉴》是⼀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个什么⼈?(提问学⽣)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

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教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

的意思,其⽬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希望同学们通过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也能有所收获。

学习这篇⽂章的主要⽬标是:出⽰课件,⽣齐读明确。

朗读课⽂,能借助⼯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意;

通过诵读揣摩⼈物说话时的语⽓,体会⼈物形象;

通过阅读、体验、感悟,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朗读课⽂,品味语⾔

教师出⽰多层次朗读要求,讲读明确。

(⼀)读准字⾳,读出停顿

1.下⾯请⼤家⼤声⾃由朗读课⽂,要做到读准字⾳、停顿,注意⼈物对话的语⽓,如果碰到⽣字和不懂的地⽅,在下⾯

后⾯的合作朗读中与⼤家讨论解决。(教师⼝述)

2.全体起⽴,以⼩组为单位合作朗读。先交流⾃⼰画出的字词,互相质疑答疑,再⼩组集体朗读课⽂。(师提出要求,

⽣起⽴朗读)

3.⼩组展⽰朗读成果。(两个⼩组)

⑴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充溢关⼼、期望,希望吕蒙能胜⼤任。语重⼼

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但……⽿(前⼀句表反问语⽓,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句则说得语重⼼长,⾔

辞恳切,⾜见对吕蒙的关⼼、保护。)

卿⾔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以为⼤有所益。(从⾃⾝的切⾝体会来谈,现⾝说法,神情激动,语⽓殷切。)

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分惊讶,⼜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并⾮对鲁肃不满,⽽是表⽰出吕蒙对⾃⾝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豪、⾃得。)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听录⾳

2.分⾓⾊朗读。谁能⽐他读得更好呢?⼀位同学朗读作者话,另三位上台分别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对话扮

演。要注意模仿⼈物语⽓,体会说话时⼈物的⼼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3.谈感悟

刚才我们分⾓⾊朗读了课⽂,想⼀想孙权三劝的魅⼒、吕蒙乃始就学后的变化,鲁肃的爱才、敬才,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

呢?下⾯我们先⼩组讨论,再⾃由发⾔。(起⽴)

虚⼼接受别⼈的建议。

做⼈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我们不能总⽤⽼眼光来看待别⼈,⼈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

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四、学以致⽤,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仲永的变化与吕蒙的变化有何不同,对你有什么启⽰?(⽆论何时何地,都要努⼒读书,开卷有益。)

2.隔空对话


本文发布于:2023-11-24 10:0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79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