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革命英烈故事
篇一 : 革命英烈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
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
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 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
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
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
半天枪炮呢!现 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
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
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 装,要靠沉着,更重要
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
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
中朝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
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
像山坡上的草一 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
显不出一点儿痕迹。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
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
也能清楚地听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
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
他要站起来是完 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
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
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
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
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
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
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
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 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
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
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
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
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
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
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
为胜
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董存瑞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
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
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
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
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
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
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
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
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
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年仅19岁。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1947年1月11日,因为刘胡兰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上级决定要
刘胡兰立即转移到西山。这天,天快黑的时候,许区长带着几个武工
队员来到刘胡兰家里,要接她上西山。刘胡兰非常感谢组织对她的关
心,可她考虑再三,因为还有些事要处理,有些机密文件要烧毁,要
求第二天再走。经过慎重考虑许区长答应了刘胡兰的请求,并叮嘱她
道:“胡兰子,咱村工作一直走在前面,敌人很注意,大象镇的敌人
离这里只有五里地,你千万要提高警惕,把工作安顿好迅速转移,越
快越好,我们在北齐村等你!”
刘胡兰紧张地工作了一夜。她到景堡村和这个村的妇联会干部,从
炕洞里取出文件烧毁了。她在云周西村连夜召开了全村的妇女积极分
子会议,讲明了形势,安排了工作,又到村里的石三槐、石六儿的家
里,帮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公鸡已经打鸣,
天就要亮了。
刘胡兰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看见洗衣盆里泡着爸爸和妹妹的衣
裳,就要动手洗,正在烧火作饭的奶奶说:“胡兰子,衣服留着我洗
吧,你再包些咱院枣树的红枣,让北山的们也尝尝。”刘胡兰的
爸爸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断的叮嘱着,“胡兰子,你可要记住,到
了山里,向们好!就说我们盼着大伙早些打回来。可别忘了啊!”
说完,他出门挑水走了。妹妹爱兰子看到姐姐要走,眼睛里涌出了两
滴晶莹的泪花,胡兰子见了说:“爱兰子,怎么拉?儿童团员还兴哭
鼻子?”“谁哭了?我没哭。姐姐,你这一走,什么时候才回来?”刘
胡兰认真的说:“很快,一过冬天,等草绿了,花开了,我跟咱部队
一起回来。到那时侯,我就给你讲很多很多小八路打仗的故事。你说
好不好?”爱兰子听了笑着说道:“好、好姐姐,我等着你。”
姐妹俩正谈的亲热,父亲忽然慌慌张张挑着两半桶水进来,着急的
说:“胡兰子,今天有点不对劲,天不明狗就叫,刚才又有生人在咱
家门前探头探脑,可能是敌人又要搞突然袭击,你现在就走吧。”刘
胡兰还不知怎么回答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她连忙开门,一看
是金香。金香脸色都变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胡兰姐,狗子军把
咱们村子给包围了,你快躲躲。”
胡兰一惊,只听街上有人边敲锣边喊,让人们都到村 头观音庙前
场子上集合,国军长官要训话,谁要不去,按通共处理。乱棍打死。
胡兰奶奶想了想,对刘胡兰说:“你先到金忠嫂子家里躲一躲,那
里不会有人去。”原来农村有个习俗,妇女做月子的人家,门环上系
上红布条,一般人就不会进去了。
刘胡兰一进金忠嫂子的家,见里面全是人,就又出去了。刚到街上,
迎面就遇到匪兵赶着一群老乡走过来,刘胡兰看走不脱了,就跟着人
群来到观音庙前,正挤挤撞撞时,突然有人拉了她一把,一看,原来
是奶奶和妹妹,奶奶着急地问:“你怎么也来了?”“金忠嫂子家里人
太多,我怕连累了她。”
这时,一个复仇队员金川子走了过来,他原是大象镇的民兵叛了变,
恶狠狠的说:“刘胡兰,今天你可要当心,呆会儿向你问话,你可得
老实说,否则就别想过关。”
刘胡兰瞪了他一眼,预感到今天要发生什么事。等那个复仇队员走
了,她便把自己的一块手绢,一个妈妈留下的戒指和一个清凉油盒给
奶奶保留下来。那块手绢是她母亲包过毛主席像的,清凉油盒是搞上
改工作时,世芳叔送给她的。不一会儿,几个狗子军端着枪,来到刘
胡兰面前,说:“你就是刘胡兰吧?我们徐专员有请。”说完就要用手
拽,刘胡兰一甩手说道:“别动手动脚的,我自己会走。”
刘胡兰被带进了大庙,跨进西厢房,一张条桌后面坐着一个匪军官,
中等个,长着满脸络腮胡子,左脸上有一个黑痣,上面还长着一撮毛,
他便是阎匪军72师215团1营的特派员张全宝,旁边站着匪军二连
连长许得胜。
审问开始了:
“你叫个胡兰子?”
“我就是刘胡兰。”
“好!我就喜欢这样的痛快人,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
“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员?”
“就我一个!”
“你们区上还有多少共产党员?”
“就我一个!”
“不能吧!那么大一个区,怎么只有你一个呢?你不说我们也知道!”
“知道,还问我做甚!”
“近来,你给八路军办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的,甚事都办过。”
“你难道不知道做共产党要杀脑袋吗?你小小年纪就不怕死!”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了!”
大胡子看硬的不行,就又来软的,说:“我看你年纪轻轻,怪可怜
的。这样吧,你要把你了解的说出来,我就不为难你,还给你地,给
你钱。”
“你就是给我个金娃娃,也甭想让我告诉你们!”
这时,匪军二连连长许得胜沉不住气了,他挥着手中的皮带喊道:
“你别不识抬举,老子崩了你!”大胡子一使眼色,制止了他,又换了
一副腔调说:“这样吧,等会儿开大会,你只要在众乡亲面前认个错,
说你参加共产党是受骗的就行了。”刘胡兰听了,气得满脸通红说:
“呸!办不到!”这下,大胡子恼羞成怒了,对匪兵一挥手说:“带出
去!”
庙前的广场上,被捕的石三槐、石六儿、陈树荣等六人被五花大绑
着,人们默默无言,怒目而视。匪军把刘胡兰一个人放在另一头。
匪军特派员张全宝声嘶力竭地喊道:“谁要同共产党员一条心,就
乱棍打死!”他又指着石三槐他们六人问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
人?”“是好人!”场上突然爆出一片吼声,把张全宝吓坏了,就命令
匪军:“抬家伙。”几个匪兵抬上来三口铡刀。敌人先把石三槐带上来,
石三槐昂然走出,大声说道:“乡亲们,我知道是谁出卖了我们……”
这时,叛徒石五则害怕把他的名字说出来,举起大木棒打在石三槐的
后脑上,石三槐被打倒,抬到了铡床上,鲜血喷洒在洁白的雪地上。
接着,石六儿、陈树荣、石进辉、张年成和刘树山也被敌人残酷地杀
害了。六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铡刀。
大胡子特派员张全宝走到刘胡兰面前,吼道:“你自白不自白?”这
时,刘胡兰的心都碎了,但是,她毫不畏惧地说:“要我自白办不到!”
“你才十五岁,难道你就不怕死?”
“怕死不当共产党,我死也不自白,决不投降!”
张全宝气得直打哆嗦,许得胜也慌了神,大喊道:“机枪,准备射
击!”刘胡兰挺身上前,喝道:“别向乡亲们开枪,我咋个死法?”
刘胡兰毫不畏惧,在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她从容地躺到铡刀下,
壮烈牺牲,时年15岁。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
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
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
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
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
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
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
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
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
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
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
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
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
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
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
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
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
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
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
大。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
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
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
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
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
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
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
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
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
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
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
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
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
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
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
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
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
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
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
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
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
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
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
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
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
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
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
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
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
他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
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
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
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
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
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
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
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
“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
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
祭”。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
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
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在部
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
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
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
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
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
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
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
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
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
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
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
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
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
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
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
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
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
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
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
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
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
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
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
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
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
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
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
进,刘传文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
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
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
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
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
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
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
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
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
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
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
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
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
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
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
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
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
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
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
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
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
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
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
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
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
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
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
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
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
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
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
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
命。
威震敌胆的中队长——戴奎
戴奎,1902年出生于泰兴县横垛乡甸头,早年曾在邻庄刁家网
做塾师,经共产党员沈毅介绍入党。期间,开设民众夜校,积极向学
员灌输革命思想。1927年,戴奎负责泰兴党组织的宣传工作,发
传单、贴标语,揭露军阀孙传芳的罪行。北伐军占领泰兴后,他因与
国民党右派斗争,遭捕入狱,后经营救获释。1928年初,中共泰
兴县委成立,戴奎任县委委员,多次发起暴动,对抗国民党反动军警,
打击恶霸地主,被国民党列为一等赏格通缉对象。1929年11月
初,如泰红军整编为一个大队,戴奎任第二中队队长。11月下旬,
如泰红军遭敌人驻军多路包围,突围中,戴奎牺牲。
1929年1月7日黄昏时分,泰兴县钱家荡保卫团团长、恶霸地
主钱文斋放下手中的水烟袋,正悠闲地躺在藤榻上闭目养神。这时,
一个影子蓦地窜出,身手矫健地抓住钱文斋的衣襟,把他拉了起来,
一把盒子枪对准了他的脑勺,只听得一声暗响,钱文斋一命呜呼。
打死钱文斋的是个青年人,他就是中共泰兴县委委员戴奎。当天,
他和刁九善带领了十几名趁保卫团团丁回家吃晚饭,包围了钱文
斋的家,结果了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霸,并收缴了敌人四支步枪、一支
盒子枪及几百发子弹。这一消息迅即传遍泰兴东乡,农民闻之,无不
拍手称快,群众的斗志陡然高涨。
这是戴奎在1928年泰兴农民武装因敌人追剿,形势严峻的情况
下,自上海返回泰兴后开展工作的第一件事。
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戴奎和们成立了特务队,先
后捕杀了一些恶霸地主的坐探、狗腿子以及和国民党军警队相勾结的
密共产党员的情报,戴奎摸清了分局巡警的活动规律。8月14日下
午,趁古溪分局大部分警官和巡警上街洗澡之际,戴奎指挥游击队冲
进分局,一举缴获敌人17支枪、800余发子弹,并顺利撤出,无
一人伤亡。事隔8天,戴奎带领游击队员再次出击,目标锁定驻扎在
野芹庄的保卫团。当天傍晚,戴奎和队员们埋伏在距离敌人营房不远
的一片高粱地里。当夜幕降临,保卫团团丁成群结伙地出营去吃喝嫖
赌时,戴奎和队员们冲进营房,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枪支弹药,包括4
门土炮。这两次行动,使得敌人如惊弓之鸟,驻扎在刁家网的县保安
队一个排连夜撤出,逃到了黄桥。
1929年8月28日,如泰两地农民武装整编,成立了如泰工农
红军,下辖两队,戴奎任第二队队长,开始了新的战斗。
9月15日,戴奎率领如泰红军一部,埋伏在距黄桥北3.5公里
的张家庄。为了诱敌深入,他派人往黄桥分局传递假军情,说共产党
有七八个人在张家庄开会。敌人信以为真,立即派出十多名巡警奔袭
张家庄,结果进入埋伏圈,被打死、打伤8人,其余狼狈逃回,并缴
枪7支。
10月份,如泰红军集中兵力,攻打如皋北申家埭保卫团,戴奎指
长、短枪40余支,子弹10多箱。
由于在军事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这时的戴奎已经成为一
位有勇有谋的指挥员。因为他们的武装斗争,泰兴地区的革命形势出
现了转机,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的关注。
1929年11月初,薛衡竟受江苏省委的派遣来到泰兴,将如泰
红军整编为一个大队,戴奎兼任第二队队长。11月下旬,如泰红军
在打下如皋镇涛区公所和公安分局之后,移驻磨头野昊庄,由于坏人
告密,遭到大石庄、车马湖、吴窑等地驻敌及如皋县警一个分队的多
路包围。经过5小时的激战,红军才得以突围。可是,在突围过程中,
亲自带领突击队为红军打开一个缺口的戴奎和其他8名突击队员献
出了自己的生命。篇二 : 革命先烈的故事:王二小英勇牺牲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革命先烈的故事:王二小英勇牺牲的
故事,欢迎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
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十三岁,在日本鬼子扫荡
一条山沟之际,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
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
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
牺牲了。今天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的故事,名
字叫——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
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
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
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
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
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
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
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
上有1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
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
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
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
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之际,有不少八路军
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2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
孩……你的不要……撒谎的![)”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
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
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
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
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人,七、8个鬼子应声倒地,
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
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
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
1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
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
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
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
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
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
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篇三 : 革命英烈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
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
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 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
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
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
半天枪炮呢!现 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
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
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 装,要靠沉着,更重要
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
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
中朝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
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
像山坡上的草一 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
显不出一点儿痕迹。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
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
也能清楚地听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
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
他要站起来是完 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
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
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
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
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
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
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
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 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
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
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
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
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
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
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
为胜
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董存瑞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
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
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
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
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
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
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
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
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
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年仅19岁。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1947年1月11日,因为刘胡兰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上级决定要
刘胡兰立即转移到西山。这天,天快黑的时候,许区长带着几个武工
队员来到刘胡兰家里,要接她上西山。刘胡兰非常感谢组织对她的关
心,可她考虑再三,因为还有些事要处理,有些机密文件要烧毁,要
求第二天再走。经过慎重考虑许区长答应了刘胡兰的请求,并叮嘱她
道:“胡兰子,咱村工作一直走在前面,敌人很注意,大象镇的敌人
离这里只有五里地,你千万要提高警惕,把工作安顿好迅速转移,越
快越好,我们在北齐村等你!”
刘胡兰紧张地工作了一夜。她到景堡村和这个村的妇联会干部,从
炕洞里取出文件烧毁了。她在云周西村连夜召开了全村的妇女积极分
子会议,讲明了形势,安排了工作,又到村里的石三槐、石六儿的家
里,帮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公鸡已经打鸣,
天就要亮了。
刘胡兰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看见洗衣盆里泡着爸爸和妹妹的衣
裳,就要动手洗,正在烧火作饭的奶奶说:“胡兰子,衣服留着我洗
吧,你再包些咱院枣树的红枣,让北山的们也尝尝。”刘胡兰的
爸爸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断的叮嘱着,“胡兰子,你可要记住,到
了山里,向们好!就说我们盼着大伙早些打回来。可别忘了啊!”
说完,他出门挑水走了。妹妹爱兰子看到姐姐要走,眼睛里涌出了两
滴晶莹的泪花,胡兰子见了说:“爱兰子,怎么拉?儿童团员还兴哭
鼻子?”“谁哭了?我没哭。姐姐,你这一走,什么时候才回来?”刘
胡兰认真的说:”很快,一过冬天,等草绿了,花开了,我跟咱部队
一起回来。到那时侯,我就给你讲很多很多小八路打仗的故事。你说
好不好?”爱兰子听了笑着说道:“好、好姐姐,我等着你。”
姐妹俩正谈的亲热,父亲忽然慌慌张张挑着两半桶水进来,着急的
说:“胡兰子,今天有点不对劲,天不明狗就叫,刚才又有生人在咱
家门前探头探脑,可能是敌人又要搞突然袭击,你现在就走吧。”刘
胡兰还不知怎么回答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她连忙开门,一看
是金香。金香脸色都变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胡兰姐,狗子军把
咱们村子给包围了,你快躲躲。”
胡兰一惊,只听街上有人边敲锣边喊,让人们都到村 头观音庙前
场子上集合,国军长官要训话,谁要不去,按通共处理。乱棍打死。
胡兰奶奶想了想,对刘胡兰说:“你先到金忠嫂子家里躲一躲,那
里不会有人去。”原来农村有个习俗,妇女做月子的人家,门环上系
上红布条,一般人就不会进去了。
刘胡兰一进金忠嫂子的家,见里面全是人,就又出去了。刚到街上,
迎面就遇到匪兵赶着一群老乡走过来,刘胡兰看走不脱了,就跟着人
群来到观音庙前,正挤挤撞撞时,突然有人拉了她一把,一看,原来
是奶奶和妹妹,奶奶着急地问:“你怎么也来了?”“金忠嫂子家里人
太多,我怕连累了她。”
这时,一个复仇队员金川子走了过来,他原是大象镇的民兵叛了变,
恶狠狠的说:“刘胡兰,今天你可要当心,呆会儿向你问话,你可得
老实说,否则就别想过关。”
刘胡兰瞪了他一眼,预感到今天要发生什么事。等那个复仇队员走
了,她便把自己的一块手绢,一个妈妈留下的戒指和一个清凉油盒给
奶奶保留下来。那块手绢是她母亲包过毛主席像的,清凉油盒是搞上
改工作时,世芳叔送给她的。不一会儿,几个狗子军端着枪,来到刘
胡兰面前,说:“你就是刘胡兰吧?我们徐专员有请。”说完就要用手
拽,刘胡兰一甩手说道:“别动手动脚的,我自己会走。”
刘胡兰被带进了大庙,跨进西厢房,一张条桌后面坐着一个匪军官,
中等个,长着满脸络腮胡子,左脸上有一个黑痣,上面还长着一撮毛,
他便是阎匪军72师215团1营的特派员张全宝,旁边站着匪军二连
连长许得胜。
审问开始了:
“你叫个胡兰子?”
“我就是刘胡兰。”
“好!我就喜欢这样的痛快人,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
“你们村还有谁是共产党员?”
“就我一个!”
“你们区上还有多少共产党员?”
“就我一个!”
“不能吧!那么大一个区,怎么只有你一个呢?你不说我们也知道!”
“知道,还问我做甚!”
“近来,你给八路军办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的,甚事都办过。”
“你难道不知道做共产党要杀脑袋吗?你小小年纪就不怕死!”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了!”
大胡子看硬的不行,就又来软的,说:“我看你年纪轻轻,怪可怜
的。这样吧,你要把你了解的说出来,我就不为难你,还给你地,给
你钱。”
“你就是给我个金娃娃,也甭想让我告诉你们!”
这时,匪军二连连长许得胜沉不住气了,他挥着手中的皮带喊道:
“你别不识抬举,老子崩了你!”大胡子一使眼色,制止了他,又换了
一副腔调说:“这样吧,等会儿开大会,你只要在众乡亲面前认个错,
说你参加共产党是受骗的就行了。”刘胡兰听了,气得满脸通红说:
“呸!办不到!”这下,大胡子恼羞成怒了,对匪兵一挥手说:“带出
去!”
庙前的广场上,被捕的石三槐、石六儿、陈树荣等六人被五花大绑
着,人们默默无言,怒目而视。匪军把刘胡兰一个人放在另一头。
匪军特派员张全宝声嘶力竭地喊道:“谁要同共产党员一条心,就
乱棍打死!”他又指着石三槐他们六人问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
人?”“是好人!”场上突然爆出一片吼声,把张全宝吓坏了,就命令
匪军:“抬家伙。”几个匪兵抬上来三口铡刀。敌人先把石三槐带上来,
石三槐昂然走出,大声说道:“乡亲们,我知道是谁出卖了我们……”
这时,叛徒石五则害怕把他的名字说出来,举起大木棒打在石三槐的
后脑上,石三槐被打倒,抬到了铡床上,鲜血喷洒在洁白的雪地上。
接着,石六儿、陈树荣、石进辉、张年成和刘树山也被敌人残酷地杀
害了。六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铡刀。
大胡子特派员张全宝走到刘胡兰面前,吼道:“你自白不自白?”这
时,刘胡兰的心都碎了,但是,她毫不畏惧地说:“要我自白办不到!”
“你才十五岁,难道你就不怕死?”
“怕死不当共产党,我死也不自白,决不投降!”
张全宝气得直打哆嗦,许得胜也慌了神,大喊道:“机枪,准备射
击!”刘胡兰挺身上前,喝道:“别向乡亲们开枪,我咋个死法?”
刘胡兰毫不畏惧,在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她从容地躺到铡刀下,
壮烈牺牲,时年15岁。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
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
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
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
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
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
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
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
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
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
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
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
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
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
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
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
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
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
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
大。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
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
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
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
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
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
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
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
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
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
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
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
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
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
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
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
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
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
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
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
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
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
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
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
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
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
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
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
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
他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
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
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
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
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
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
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
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
“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
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
祭”。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
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
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在部
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
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
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
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
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
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
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
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
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
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
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
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
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
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
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
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
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
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
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
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
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
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
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
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
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
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
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
进,刘传文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
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
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
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
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
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
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
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
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
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
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
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
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
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
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
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
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王朴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
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
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
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
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
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
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
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
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
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
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
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
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
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
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
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
命。
威震敌胆的中队长——戴奎
戴奎,1902年出生于泰兴县横垛乡甸头,早年曾在邻庄刁家网
做塾师,经共产党员沈毅介绍入党。期间,开设民众夜校,积极向学
员灌输革命思想。1927年,戴奎负责泰兴党组织的宣传工作,发
传单、贴标语,揭露军阀孙传芳的罪行。北伐军占领泰兴后,他因与
国民党右派斗争,遭捕入狱,后经营救获释。1928年初,中共泰
兴县委成立,戴奎任县委委员,多次发起暴动,对抗国民党反动军警,
打击恶霸地主,被国民党列为一等赏格通缉对象。1929年11月
初,如泰红军整编为一个大队,戴奎任第二中队队长。11月下旬,
如泰红军遭敌人驻军多路包围,突围中,戴奎牺牲。
1929年1月7日黄昏时分,泰兴县钱家荡保卫团团长、恶霸地
主钱文斋放下手中的水烟袋,正悠闲地躺在藤榻上闭目养神。这时,
一个影子蓦地窜出,身手矫健地抓住钱文斋的衣襟,把他拉了起来,
一把盒子枪对准了他的脑勺,只听得一声暗响,钱文斋一命呜呼。
打死钱文斋的是个青年人,他就是中共泰兴县委委员戴奎。当天,
他和刁九善带领了十几名趁保卫团团丁回家吃晚饭,包围了钱文
斋的家,结果了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霸,并收缴了敌人四支步枪、一支
盒子枪及几百发子弹。这一消息迅即传遍泰兴东乡,农民闻之,无不
拍手称快,群众的斗志陡然高涨。
1929年夏,中共泰兴县县委发动群众筹集军饷,收缴枪支,建
立起了一支农民游击队,广泛开展武装斗争。负责军事工作的戴奎,
鉴于敌军在刁家网一带据点众多,阻碍着革命力量的发展,便与县委
书记王玉文商量,决定发起进攻,一一击破敌人。
国民党设在古溪的公安分局是戴奎打击敌人的第一个目标。通过秘
密共产党员的情报,戴奎摸清了分局巡警的活动规律。8月14日下
午,趁古溪分局大部分警官和巡警上街洗澡之际,戴奎指挥游击队冲
进分局,一举缴获敌人17支枪、800余发子弹,并顺利撤出,无
一人伤亡。事隔8天,戴奎带领游击队员再次出击,目标锁定驻扎在
野芹庄的保卫团。当天傍晚,戴奎和队员们埋伏在距离敌人营房不远
的一片高粱地里。当夜幕降临,保卫团团丁成群结伙地出营去吃喝嫖
赌时,戴奎和队员们冲进营房,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枪支弹药,包括4
门土炮。这两次行动,使得敌人如惊弓之鸟,驻扎在刁家网的县保安
队一个排连夜撤出,逃到了黄桥。
1929年8月28日,如泰两地农民武装整编,成立了如泰工农
红军,下辖两队,戴奎任第二队队长,开始了新的战斗。
张家庄,结果进入埋伏圈,被打死、打伤8人,其余狼狈逃回,并缴
枪7支。
10月份,如泰红军集中兵力,攻打如皋北申家埭保卫团,戴奎指
挥红军用“鸡心炮”轰开敌军炮楼的铁门,然后派突击队冲至碉堡前,
用点燃的煤油筒火攻,并进行政治喊话,迫使敌人全部缴械投降,获
长、短枪40余支,子弹10多箱。
由于在军事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这时的戴奎已经成为一
位有勇有谋的指挥员。因为他们的武装斗争,泰兴地区的革命形势出
现了转机,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的关注。
1929年11月初,薛衡竟受江苏省委的派遣来到泰兴,将如泰
红军整编为一个大队,戴奎兼任第二队队长。11月下旬,如泰红军
在打下如皋镇涛区公所和公安分局之后,移驻磨头野昊庄,由于坏人
告密,遭到大石庄、车马湖、吴窑等地驻敌及如皋县警一个分队的多
路包围。经过5小时的激战,红军才得以突围。可是,在突围过程中,
亲自带领突击队为红军打开一个缺口的戴奎和其他8名突击队员献
出了自己的生命。
本文发布于:2023-11-20 17:3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74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