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

更新时间:2023-11-18 14:32: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8日发(作者:黎锡福)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

一。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

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

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端午节承

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

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

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

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

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

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

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

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困车

十旬,水险且阻。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

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何当飞

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

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

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

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

身扬浪拍船去。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

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

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

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

飞腾。荷尖千顷渔夫避,鼓响百峰猿猴惊。

此词为现代人民艺术家陈毅所作,他以龙舟竞渡为主题,

描绘了端午节中壮观的龙舟比赛,其中健儿如虎欲飞腾的形

象,更是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尤其是鼓响百峰猿猴惊的描写,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李白《乐府杂曲·长干行二首之一》:落日熔金一树梨,

欲烹端午采香鸡。移屋接天风雨巨,开轩面场群小儿。双儿拥

袂骑青牛,过绿阴高招弟弟。头陀卖药闲中见,相邀服马亦未

之。

长干行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在其

中,他用大量的地标、人物以及景物的描写,形成了一张唯美

与奇特的叙事画卷。其中欲烹端午采香鸡的描写,更是将端

午节的氛围贯穿始终。

七、范成大《罗江仙·端午》:轻衫暎垂垂,去住终不羁。

落花簇水云,无数情人归。

这是一首精美绝伦的五代闽南民歌,歌颂了端午节的美好

气氛,词中轻衫暎垂垂落花簇水云是地道的南方风光,

情人归的描写,则表达了期盼普天同庆的愿望。

八、白居易《荷叶杯·子规夜呈杨子晋》:吴中元夕未放灯,

星汉灿烂又一年。五月节庆遥相寄,平阳歌舞醉红尘。

此诗为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

让人们满怀热望地迎接这个节日的到来。 平阳歌舞醉红尘

的描写,则更是展现了人们过节狂欢的场景。

九、汪藻《浪淘沙·端午》:落花水面,飘风竞地,思凡过

洞庭。竞行百舸,赛劈波天。 龙舟竞渡,千人万人齐过门。

想当年,从钱塘南渡。更辘轳高飞,何如今日问少年。

这首词是南宋辞人汪藻所作,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为主题,

描绘了壮观的赛龙舟场面。最后的问题何如今日问少年让人

们不禁想起曾经的跨越,也让人们倍感纪念。

十、萧绎《玉楼春·端午》:谁道金杯深似海,山青竹翠旧

绿苔。瓯筝泛夜曲喧乐,月轮穿幧舞罗袂。满街蔟蔟棕榈扇,

到处纷纷紫菱花。端午桥边黄蜜蜜,一半蓝天一半海。

这是清初文人萧绎所作,他在词中表达了端午节的美好氛

围,以及各种节日活动的场景。其中谁道金杯深似海的描写,

更是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舒畅欢快的心情。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意义,在民间享有广泛的欢庆和纪念,这些古诗词,

也正是展现了端午节的各种风情与节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发布于:2023-11-18 14:3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72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