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云遮月歇后语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谚语:
这是传统的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
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中秋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
节日。俗话说,月到中秋格外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色
的光洒向大地。在这气候宜人,幽静的夜色中,人们团聚在
一起,欣赏皎洁的月亮,向孩子们讲解并描述那嫦娥奔月,桂
树和玉兔的神活故事。假如这一天乌云遮月,天色黯然,令
人绝望!但意味着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家家户户
张灯结彩之时,雪花纷飞,又令人兴奋。这两个传统节日天
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在很多地
方,八月十五夜假设乌云满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涌现雪花
飘飘的现象。
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
天气谚语,被广泛流传下来。当然,大气的韵律活动是一个很
繁复的问题,它的成因、条件、表现等等很多方面,还没有搞
得很清晰,这种规律性也不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年份都能够
对应得上。现在,很多气象学家正在对大气的韵律活动和它
的成因进行深入的讨论,这方面的讨论成果,对于长期天气预
报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云遮月”和“雪打
第 1 页 共 3 页
灯”,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
动的呼应关系,也就是说,中秋节前后假如有冷空气活动,造
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元宵节前后,又会有冷空气入
侵,形成“雪打灯”的局面。
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条谚语,正是
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存在5个月左右韵律活动的反映。不少气
象台站依据这条谚语,讨论了冷空气活动的5个月左右的韵
律关系,把它用于长期天气预报,取得了良好结果;其它日子
间的天气,也有这种韵律关系,只是未被人们普遍留意罢了。
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
相距150天的两个节日天气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关系呢?原来,
这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地球的大气,好比一个大型
的乐队,风、云、雨、雪、雷、电、雾、霜,就似乎这个乐队
演奏出音色丰富的.乐章。很多讨论工作说明,在各种物理因
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也表现出有肯
定的“节奏感”。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某个时刻表现得
比较明显,在肯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明显
起来,或因季节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就像乐曲里的
节拍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径直的演化关系,事实上
却是有肯定的联系。气候学中把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
系就叫大气的韵律活动。
第 2 页 共 3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16:4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9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