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 高尔基《海燕》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14 19:46:5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4日发(作者:乐黄日)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高尔基与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艺术形象。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品味语言,理解海燕的形象,体验海燕的豪情。

【教学方法】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有关海燕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参考: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

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

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一)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06年高尔基写成

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

的大学》

2.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

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

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

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二)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

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

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探究: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

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

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

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

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3.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的句式来描述海

燕的形象。

例: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三)目标导学三: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态度?

明确: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

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同时,也借此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

私、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观看视频:。

(四)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1.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以下面的语句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

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

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运用拟人的修

辞。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

的! (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

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

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2.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

(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令“乌云”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心。)

(2)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生活就是这

样,阴云再重,总有散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总能克服。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一日会

大放光彩。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信心满怀。以

此收束全文,使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

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

三、拓展阅读。欣赏美国塞谬尔·厄尔曼的散文诗名篇《青春》认真观看视频:四、课堂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暴风雨 海燕

来临— —渴望

逼近— —迎接

到来— —呼唤


本文发布于:2023-11-14 19:4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80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高尔基海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