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心得体会(精品3篇)
【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心得体会第1篇】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
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
但是自从老师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儿子
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
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
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
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阅读的初
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
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
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
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
过多地去管它。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
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
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
步的标志
三、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
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
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
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
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四,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角色
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可能会如何发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
子天生就非常好奇也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是满足这些欲望的,
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就和孩子一起分
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
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
注意力。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寒假期间我给他买了《安徒生童话》《成语故
事》《唐诗故事》等书,每天在他睡觉前读上两个故事,天长日久,
他能脱口而出地运用几则成语,还带他去图书馆,让他在知识的海洋
中不断拓宽视野。这对孩子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各方面知
识的积累很有好处。我们会坚持和孩子共同进步。
【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心得体会第2篇】
书是生活的万花筒,是我们学习的伙伴。也是整个大千世界的缩影。
书既像一位慈祥的智慧老师,不断启迪我们,教我们知识和道理,引
导我们学习;又如一位真诚的朋友,与我们交流,鼓舞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去追求学习的卓越。
我和爸爸妈妈经常一起阅读一本好书,并一起说说读后的感受,
彼此相互交流。上个星期,我和爸妈又读了一本书《神秘岛》。故事
讲的是五个美国移民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我们眼里他们虽然
是在孤岛上,但在他们心里却是在祖国大陆上一样。移民们积极能干,
把岛上的每一样东西都利用起来,在荒岛上努力工作,日子一天一天
的过去,荒岛也慢慢地变得欣欣向荣起来。移民们就像要长期住在哪
儿一样,在岛上劳动,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对爸爸妈妈说:这本书中的五个移民真勤劳啊!他们靠着自己
的智慧和才干,把荒无人烟的小岛创造得一切都欣欣向荣着。你说的
只是其中一点,爸爸说,还有移民面临困境时,凭自己的努力克服,
重新开始。这更是令人钦佩。是呀!移民们真是又机智又勇敢又勤劳
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和妈妈一起说。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我们小孩子与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一起
看书就是一个好方法。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书
籍不仅是进步的阶梯,也是生活中互动沟通的桥梁。
【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心得体会第3篇】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最近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教授撰写
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
后,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朋友,采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教
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
踏实地做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五个话题的内容,联系教
师的教学实际,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
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
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
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书中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
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适合于一线
教师的快乐科研、幸福科研、有效科研的道路,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
逐渐体悟着“幸福科研路”的教育生活。
结合研读内容,我不断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拟
定研究的小课题,希望自己在脚踏实地中有所发现,在这本书的理论
指导下,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爱自己,栽培
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3:3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6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