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更新时间:2023-11-12 23:27: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段书雁)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1

最近我细细品味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这本

书。什么是新教育实验?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

求,特别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开始就

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

育的全部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行动相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所以

显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

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教育

重读书,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途径,读书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是

有多么的重要。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第一个行动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那么什么才是书香

校园?其实我的理解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

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

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像你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

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在我们的学校,每天清晨,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

诗歌,领略优美的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或一篇__;中午,我们要用美丽的童

书滋润童年,学校安排20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孩子读他们喜欢的儿童读物;暮

醒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写点东西,学生可以写读书记录卡,

师可以向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或发个短信,甚至写个教育小故事。这些事虽然比较

简单,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比较难。但我想坚持下去,那将会是自己人生中

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在教室里,我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在教

室醒目的位置“今天你阅读了吗?”“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等警句时刻提醒着

孩子们阅读。这学期,我和孩子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共同地阅读了《特别的女

生撒哈拉》,当我看到孩子们手捧新书,酣畅淋漓地阅读时,我顿悟了:新教育

之旅的确心走起来很艰难,但是这条路值得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一定要走下去。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提到师生共写随笔。包括师生一起来写班级的趣

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的情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

成长,这就达到了共写的目的。

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到了孔子,的'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人很

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很可能

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师,而成就这个年轻人的必定就是读书和写作,因为真的

就是“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另外,我的学生已经写

了三年日记了,我觉得写日记是个好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

孩子良好的意志能力,当然,还可以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

书中提到了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每一天早上常老师的新教

育都是用一首诗开始的,有孩子过生日都是用一首诗送给他,而且她把的名字嵌

在诗歌里面。每天中午孩子们都会共读《老鼠阿贝漂流记》,921号她写了

一张便签,其中的默默数言便把爸爸妈妈们也带进了读书的世界。这样一天又一

天,五年时间常老师和班里的孩子共读了524本书,有人曾说新教育开100本书

太多了,但是对我们常老师这个班级又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有人问:新教育到底

能不能提高学生成绩?我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新教育不能提高成绩早就被抛弃

了。常老师五年时间所有的课都是全校第一,她还被评为新教育十佳教师。她说

过:“孩子们走向哪里我不知道,但我会尽我的全力带他们走想走的路。心平气

和不抱怨,我像一个农夫,静静的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农田,过一种完整的教

育生活。”常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榜样,我们也要想她那样与孩子一起读书,

一起成长,这才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

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在新教

育下,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

“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为了祖国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2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看的,因为要交一篇读后

感。但是在我通读朱永新的这部著作之后,才发现为什么学校建议我们来读这样

一本书。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

书籍。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

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

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

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

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系列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

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

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

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

育主张。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

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

作。《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现代气息浓厚的教育资讯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

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

有人认为朱永新先生对中国教育“理想”有余,批判不足,这种将理想和批

判人为对立的思路殊不可取。我以为,作者之所以有理想,除了“心中有梦”,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实有缺陷。不破不立,朱永新先生对教育问题的批判不可谓

不尖锐。比如,在《理想的德育》中,他批判说“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

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

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在《理想的教师》中,

他批判说“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

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在《理想的美育》中,他批判

说”我常常看到天真无邪的孩童欣赏昆虫之间的厮杀,欣赏蚯蚓被踩成两截之后

的挣扎,欣赏受伤后的蝙蝠无助的颤抖……这样的孩子无论他在学校表现如何品

学兼优,我认为其人格构成都是有缺陷的。“他对名校校长们说:你得意可以,

但不要忘形,因为不是你的教学水平特别高,而是你的学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学校、

你的老师。“(《理想的教师》)这些批判因为立足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代

表社会公平的教育行政官员的角度,所以能直指教育”病灶“,至深至切,刀刀

见血!朱永新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

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

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

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

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

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

心。只有双赢才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

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

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如果说今后我还将有梦,那么我将永远记住那本书——《新教育之梦》,是

它让我懂得”我们的教育不能没有梦“,是它告诉像我这样的新教师应该做怎样

的梦,也将是它激励我为梦的实现而奋然前行。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3

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

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偶尔翻动过几次,但是很快就

不再理它了。可是寒假前,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在假期中认真研读

《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迫于形势,我又重新拿起了这

本书。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

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

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

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

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

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谈教育幸福?

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

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

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

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

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

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

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

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

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

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

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

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

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

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

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

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

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

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这一基本属性特征。这样教育出来的

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这一教育问题,

老师们重新关注心灵,重新建构课堂。所以作为一个物理老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

学活动中,要更多的加强物理学史、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

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物理的

信心!总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

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

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

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

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23:2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6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