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书法赏析]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一:[清平乐六盘山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
创造出来的。下面是毛泽东诗词,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七律·答友人》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
泪光,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橘
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我芙蓉盛开的家
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清平乐·六盘山》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为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1935年10月,
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向陕北根据地挺进中,于六盘山前击败了前来堵截
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部队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生动
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坚强决心,抒发了将革命
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沁园春·长沙》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第 1 页 共 9 页
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
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
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
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
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这样的命运由谁来主
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
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
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
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
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有所思》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水调歌头·游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
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
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想必
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采桑子·重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
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
霜。
《念奴娇·昆仑》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
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
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今天我
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
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日本。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
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
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
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全文如下: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
毛泽东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柳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
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此诗清
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
量。
更多相关诗词推荐:
1.关于毛泽东诗词全集
2.毛泽东描写秋天的诗词
3.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名句
4.毛泽东的诗词欣赏
5.毛泽东的长征诗词集锦
6.毛泽东诗词经典名句欣赏
7.毛泽东的优美诗词欣赏
8.毛泽东诗词六盘山原文及赏析
9.毛泽东的诗词名句
10.毛泽东诗词大全
二:[清平乐六盘山赏析]苏轼的经典诗句赏析
苏轼的经典诗句赏析
篇一: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来了,桃花知道、鸭子知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
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历史)长江
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看到的景物也
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
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
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端起酒杯来询问老天爷,明月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
洁美好的样子。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要多次的品味以后你才能知道其中蕴涵的真正意
义。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
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第 5 页 共 9 页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
无情所伤害
篇二: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
也。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6、礼之用,和为贵。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9、知者不惑,仁者
不忧,勇者不惧。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恒也。3、治大国,若烹小鲜。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最狂
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
青天,我独不复出。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8、
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最催人泪下的
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
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 6 页 共 9 页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
句》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丹青不知老将
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
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
深思子自知。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
芳草。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
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3、千门万户
三:[清平乐六盘山赏析]念奴娇昆仑赏析简短
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赏析
第 7 页 共 9 页
到达延安之后,毛泽东诗性大发,一口气写了好几首诗。《念奴娇·昆仑》
作于1935年的10月,跟《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
德怀》几乎同一时间。根据毛泽东1958年的注,可以看出这首词的主题是
反对帝国主义。
上阕都是“横空出世”的大胆想象。“横空出世,莽昆仑”,说的是岷
山,昆仑山的中支,如毛泽东原注中说“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
白”。夏日登山,能够看到山峰上的雪本来就是让人激动的一件事情。这个
“昆仑”在诗词里代表什么意象呢?有人说是压迫中国的帝国主义,我想毛泽
东在写作上阕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动机的。当时,一个没有见过雪山的诗人毛泽
东看到这莽莽昆仑,皑皑白雪,怎么能不激起无穷的想象?站在高峰,把周围
雪线上的山峰想象成条条飞舞的巨龙是典型的毛泽东式的大胆而又新奇的想
象。然后,毛泽东继续想象了下去。到了夏天,积雪消融后就会变成滚滚洪流
冲下山来,但决不至于到“人或为鱼鳖”的程度。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时候,
正是盛夏,积雪融化大概并没有造成水灾。而毛泽东说“千秋功罪,谁人曾与
评说?”这就很奇怪了,即使“玉龙”变成了危害人民的洪水,也只是一种自
然现象,并不是人力使然,何来的“功罪”呢?有一种解释是昆仑山有功罪,
让人评说。巍峨屹立的山脉有什么主观的动机呢?似乎不通。我想,是毛泽东
自己已经把主观意志不自觉地渗透到了这种想象当中去,那么他自己就成为了
这莽莽天地中的一分子,觉得自己能够像“横空出世”的昆仑群山一样强大,
甚至和它们有了一定的关联,人的力量可以使“周天寒彻”,也可以使“江河
横溢”,这样才能说是有功或者是有罪。
下阕是更加新奇有趣的设想和议论。“我”既然可以这么强大了,自然可
以跟昆仑对话:你不须要这么高,也没必要积这么多雪。何时可得倚天宝剑,
通。但是,当时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两万多人疲惫不堪地到达陕北,西北有
马步芳的骑兵,北面有西北军,东面有张学良的东北军,革命的形势可以说是
危如累卵,不说掌握中国的命运,连能否自保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居然能
够有“环球同此凉热”的雄心壮志,可见当时的毛泽东已经预见到了日后的胜
利,而他脑海中经常闪现出的“不合时宜”的想法,正好说明了他精神的强
大。
诚然,毛泽东豪迈的胸襟和奇崛的想象都是出色的。但是豪迈的英雄主义
气质并不代表能够把词写好。在这首词的上半阕里,“横空出世”的“玉龙”
具有巨大的神话色彩和悲怆感,让人感到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巨大震撼。
第 9 页 共 9 页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8:4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62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