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译文及赏析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
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
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杜甫《望岳》译文及赏
析,欢迎阅读。
《望岳》原文
岱宗夫如何⑴?齐鲁青未了⑵。
造化钟神秀⑶,阴阳割昏晓⑷。
荡胸生层云⑸,决眦入归鸟⑹。
会当凌绝顶⑺,一览众山小⑻。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
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
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
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
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
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望岳》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
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
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
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
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
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
力。
五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
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
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
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
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
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
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4: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6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