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
《巴塘连北京》教学反思
歌曲《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歌曲
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又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
见的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
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
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逶延伸
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和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教学设计上我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用藏族弦子舞的歌舞片段进行导入,让学生从画
面上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体会藏族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
习生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决难点,课前铺垫。通过发声练习,在课前将难点前置,为歌曲的学
习做好铺垫。
3、学习歌曲,润物无声。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歌曲的音乐逐步渗透
到学生的脑海中,让歌曲学习起来轻松有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难点也轻而易举
的得到了解决。
4、自由表现,共创高潮。学生在了解了藏族风情,学习了基本舞步,唱会
了歌曲后,都表现得跃跃欲试,很有表现的欲望,设置此环节正好满足了学生的
这一愿望,同时也讲本课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5、拓展延伸,知美赞美。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通过教师演唱天路,让学
生了解更多的藏族民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激
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赞美。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
的基础上。开始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被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和浓浓的民族风格所
吸引,本课歌曲对
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完整聆听了四遍歌曲的范唱,
体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聆听的时候,有目
1
的设计一些问题,这样学生会有意识的思考,不至于盲目的听。通过聆听学生就
能够掌握大部分旋律。歌
词形象生动的把一条条公路比喻成彩虹,特别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导入部分比
较顺畅,进入歌词演唱的时候学生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学生很快掌握了歌词。
进入歌曲教学时,对音乐要素的讲解和剖析不够细致和深入。虽然在教学中讲到
了鱼咬尾的讲解,但是如果能再找到一些带有鱼咬尾特点的民族歌曲让学生对比
了解,设计几个练习题,学生会记忆深刻。在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时,想启发学
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
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在歌曲歌词演唱情绪激发上面还是不很到位。学生的激
情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加入藏族舞蹈学习,使学生感受藏族到舞蹈的魅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在识谱教学中还要改变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对歌谱的
敏感与掌握还是不如对歌词接受的快,根据不同的歌曲,可以采用词谱倒置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先学会唱歌曲然后唱歌谱,同时解决知识点。让学生即得到了知
识又是歌谱教学不是那么枯燥,在歌谱学唱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时间有效利用,
使得歌曲情绪的表达与处理的时间更充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充分注意对时间
的有效利用,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另外,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再愿
意站在台前表演,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保持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小学五年级歌曲《巴塘连北京》是一首藏族民歌,学生对藏族歌曲掌握得不
太好,而且学习兴趣也不高,在这首歌曲教学时,我首先介绍了歌曲《巴塘连北
京》是什么意思。这首歌曲讲的是藏族地区海拔很高,长年冰冻,要想修路十分
困难,要是哪个地区的公路修好了,人们就会载歌载舞的庆祝一番,表现了藏族
人民向往北京,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心情。
这首歌曲旋律不长,但是由于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歌的风格,所以在学习中还
是有一定的难度。学唱初期用慢速视唱,可以更好的把握旋律的准确性。对切分
音的掌握是旋律的难点,所以必须单独练习。唱好连线,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
重要手段。并要学生分清连音线和圆滑线的区别,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演唱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让学生聆听范唱歌曲,听听藏族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感受歌曲情绪,试着
想一想,如果你也是当地人民,金色的大路像彩虹一样修道了我们家门口,你会
2
怎样?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孩子们的话也都能扣住主题,并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
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声情并茂的进行表演,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歌曲学会后,我又教学生学跳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像典型的藏族弦子步,
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我叫男孩子脱掉一个衣服的袖子,像藏族人民的服装那样,
摔着袖子跳舞,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载歌载舞表现得特别认真,真
的感觉身临其境了,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五年级的歌唱教学《巴塘连北京》这节课上,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演唱了本
首歌曲,更重要的是通过歌曲,对青藏高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在演唱本
首歌曲时情绪更加浓厚。
《巴塘连北京》这首歌曲的走调起伏较大,连音和切分音较多,因此在这节
课的备课上我也注重学生对切分音的学习:首先我在范唱曲调时,采用4|2拍的
指挥图式划拍,慢速试唱前六个小节,并将歌曲的7—11小节单独板书在黑板上,
引领学生一起学唱。起初,学生们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不了解,歌唱时不能
很好地完成歌曲的节奏。这样就对切分音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形式造成学习的难度。
于是我将有切分音的连音单独列出,以4|2拍的节奏形式教学生打节奏,感受八
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区别,以及在有连线的情况下演唱一共有几拍?学生在打
节奏的方式上能初步的完成教学目标,对切分音有了初步的了解。能感知切分音
对演唱歌曲时达到的效果。
有了对切分音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就完成了一大半。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
节课的教学要求,我以地理地貌知识导入,介绍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告诉
学生在青藏高原,山高冰封的时间较长,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
公路修起来,当地的人民心情就非常的激动。人们兴奋,愉悦的心情难以掩饰,
就载歌载舞起来。那么这首《巴塘连北京》就是这样的背景反映。学生在有了这
样的介绍之后,情绪立即调动起来,将这首歌曲演唱的非常声情并茂。
五年级《巴塘连北京》临沂市兰陵县芦柞中心小学
一、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培
养学生喜爱藏族歌舞艺术兴趣。。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3.体验藏族弦子舞中
3
的基本舞步‘一拍一步’碎步和‘退踏步’。
二、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三、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四、教学方法
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五、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水袖道具等
六、教学过程、师生问好、设问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
56个民族,那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呢?
2,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吧。看
幻灯片并欣赏
3、师:请大家猜一猜这首哪个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4、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巴塘的故事,出示路的图片。
5、师:那么老师今天就带大家顺着这条路,去康巴藏区的巴塘看一看吧。
看,这里的人们跳起优美的弦子来欢迎大家呢。(看到藏族朋友这么热情好客,
老师也禁不住唱一首藏族的民歌,想不想听?好,谢谢,老师从同学们的掌声中
听出大家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巴塘连北京》
(视频)、新课教学
(1)下面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聆听这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大家来谈一谈
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或者是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拿出小歌单,下面我们听听歌词都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先说说第一段
唱到了什么?再来听听第二段歌词。
(3)请大家用心聆听歌曲,感受乐曲的节拍,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拍
手,或者摆动身体。会唱的同学可以小声哼唱唱词。备注:板书跨小节切分音,
唱足三拍。
(4)在这里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连音线和圆滑线。(连音线在整首歌曲中发挥
4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有水袖的同学们请拿出你的水袖,其他同学请把双手展开,全体起立,
请同学跟老师学习几个动作,在关键的动作上加一些字,比如,挥舞水袖的时候
唱一个“挥”、最后的动作加一个“巴扎黑”,并加入音高练习。(可以使学生
通过动作把握难点节奏。)(6)同学们的声音真甜美啊,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和
呼吸,使声音更圆润。
(7)现在我们做一个歌词接龙的游戏,老师唱前半句,大家唱唱后半句。、
创造表现
1.分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分四个组)
2.可以选择用舞蹈、踏步、击掌的方式跟着音乐,把我们刚才学过的歌曲表
现一下。分组展示。评语:咱们班同学不单会听音乐,还会表现音乐呢。
3.生生互相点评、老师点评,处理歌曲的情绪。
4.藏族歌舞的艺术发展历史,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欣赏管弦乐《北
京喜讯传北京》
(五)、总结愉快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感谢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谢
谢大家
一、教学课题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让我们看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民族(苗族、
彝族、藏族、佤族、傣族)等等少数民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藏族去听听藏
族歌曲音调的风格及其风土人情。
一、设问导入
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青藏
铁路)介绍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21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
藏高原,最高海拔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
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师: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
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2.多媒体播放歌曲《天路》flash学生可以跟唱
提问:这首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就是美丽神奇的西藏(播放《巴塘连北
5
京》伴奏音乐)
二、简单了解藏族
提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上有一种白色的小
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它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
格。
3.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哪个城市?(拉萨)拉萨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
么宫?(布达拉宫)
4.介绍藏族服饰――点开自己博客上的民族服装图
5.介绍民族礼仪—献哈达)为了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他们会献上了
洁白的哈达。
6.介绍藏族舞蹈弦子的特点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巴塘连北京》录音范唱,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速度
怎样?2.再听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
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
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
3.跟着音乐大家一起模唱4.轻轻地跟音乐唱一唱。
5.解决难点
你觉得唱着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提示:切分音、圆滑线(唱的圆滑些)和连音线)。
6.学生齐唱,教师纠错7.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分组唱一唱,相互评价(男生唱一遍,女生唱一遍)
9、播放《巴塘连北京》
10、歌曲情绪激发
1、师: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演唱时已非常投入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更
能体现当时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动心情?
生:①加上衬词②改变速度。
2、师:巴塘山水连着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着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
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6
师:天路让藏族人民从此走向幸福大道,他们无比欢欣鼓舞,赞美幸福生活,
此时心情激动欢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泪。
3、那就让我们更加投入,带着深切感受来歌唱吧!
(二)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1、喜讯传到巴塘,他们更是欢欣鼓舞,此时他们会怎样传颂这美好生活!
欣赏舞蹈《巴塘弦子》
2、小组创编、展示(小组展示创编成果)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们独特的风
土人情。同学们,不同的音乐把我们感染,不同情感把我们吸引,独特的文化让
我们为之赞叹,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过音乐课
这条纽带继续品位中华民族渊源文化。
《巴塘连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
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歌舞艺术兴趣。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教学重点:
1、学唱、创编歌曲《巴塘连北京》。
2、感受、体验藏族音乐和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歌曲中第
2、3小节中连音线、圆滑线的唱法,跨小节的切分音的唱法。
一、情境导入
1、欣赏《青藏高原》MTV。
师:美好的诗,感人的歌象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空已挡不住它奔向
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也早已跨过时空飞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引
导我们走进神奇而美丽的西藏。
2、观看短片,了解西藏风土人情:
师:到过西藏吗?能把你所了解的西藏与大家分享吗?
(1)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
峰
7
(2)在那可观赏雄伟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3)世界第一
大峡谷——雅鲁藏布江(4)服饰、礼仪、文字、献哈达
(5)藏族歌舞:刚才我们感受了藏族独特风土人情,藏族素有“歌舞海洋”
之称,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听过哪些藏族歌曲,会哼唱吗?
歌曲特点: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平时说话养成大声讲话习惯,日久天长,
就形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高原艺术特色,歌唱时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
长,节奏律动强,衬词运用增添民族特色。
师: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锅庄舞,弦
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他们用舞来歌颂。
(6)那他们歌舞时主要会用上什么乐器伴奏?(介绍藏族乐器)
二、寓教于乐
感受藏族歌曲风格,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1、初听歌曲
师:巴塘人民非常热情,用歌声来迎接我们,听,远处传来了动听的歌……
请把你初听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优美的旋律吧!①用“lu”哼唱,连贯圆润②
哼唱曲谱
3、歌中把彩虹比作云间金色的路,那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请仔细再听录音
范唱
生:这条路能把把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相连,每当一地公路修起,当地人
民非常高兴,唱歌跳舞,歌唱祖国感谢党,让我们也来一起歌唱吧!(加歌词演
唱)
4、不足之处纠正(请同学们把刚才这局再唱给老师听听,老师再想听听这
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5、接口唱①师生②生生
三、创造表现
(一)歌曲情绪激发
1、师: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演唱时已非常投入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更
能体现当时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动心情?
8
生:①加上衬词②改变速度。
2、师:巴塘山水连着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着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
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师:天路让藏族人民从此走向幸福大道,他们无比欢欣鼓舞,赞美幸福生活,
此时心情激动欢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泪。
3、那就让我们更加投入,带着深切感受来歌唱吧!
(二)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1、喜讯传到巴塘,他们更是欢欣鼓舞,此时他们会怎样传颂这美好生活!
欣赏舞蹈《巴塘弦子》
2、小组创编、展示(小组展示创编成果)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们独特的风
土人情。同学们,不同的音乐把我们感染,不同情感把我们吸引,独特的文化让
我们为之赞叹,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过音乐课
这条纽带继续品位中华民族渊源文化。
《巴塘连北京》教案
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张春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的音调风格及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学会用优
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以表达藏族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唱过程种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藏族音乐风格。
4.体验藏族弦子舞中的基本舞步‘‘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二、教学重点: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三、教学难点:唱好跨小节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四、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师跳一段《翻身农奴把歌唱》舞蹈
师问:你们能看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
9
围,引出藏族)
二、走进西藏,了解西藏风土人情(多媒体出示藏族图片)
师:你了解西藏吗?能把你所了解的西藏与大家分享吗?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充满藏族风情的图片(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
生“走进”藏族村寨,了解藏族风情)
三.学习歌曲《巴塘连北京》
1.初听《巴塘连北京》范唱.(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曲
情绪)2.复听范唱,师随音乐做藏族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藏族弦子舞有进一步了解,为下一步藏族歌曲风格特
点做铺垫,有意识做三拍长音动作)
设问: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音拖的
很长)
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
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
婉转悠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3.多媒体出示歌片,介绍歌曲背景(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为下
一步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做铺垫)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5.教师范唱歌曲,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歌曲,加深对音乐的记忆。)6.随琴用“la”音“lu”
音模唱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7.解决难点提示:切分音、
圆滑线和连音线。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和重点。)
8.注意刚才几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完整的唱一遍歌曲。多媒体出示有重难点
的歌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仔细聆听歌曲以便巩固歌曲。)9.巩固歌曲:(1)指
生唱(2)接唱(3)齐唱10.处理歌曲情绪
1.师讲解藏族弦子舞基本动作“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10
学生模仿做动作2.分组创编动作,师适当鼓励。
五.成果展示。
让大家戴上自制的头饰,自由组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随《巴塘连北京》的音乐跳藏族弦子步。)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感受弦子舞,让学生更加了解藏族音乐、舞蹈的独特风
格之美,同时也激发学生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课堂总结:
北京春天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本
北京大学教学计划
可爱草塘教学设计
《玩泥巴》教学设计
11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21:1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50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