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
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欢乐》
二、学习《雨巷》
1、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
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
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
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
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
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
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
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
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明确: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②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幽怨,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3、分析意象,深入赏析。
①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呢?(提示: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
徊在哪里呢?“我”的心情与活动的环境——雨巷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明确:从色彩基调来看,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沉的。
细雨斜飞,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的雨巷悠长悠长,它远离喧嚣热闹,幽暗的青石板铺成的
街道湿漉漉的,透着寒气,静寂,萧条,而又冷清……
②刚才我们用简练优美的语言渲染出了沉闷、压抑的环境气氛,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我”的
心情。
明确: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撩人
愁绪的梅雨季节里,在这阴暗狭长的巷道里,我一个人独自彷徨在雨中,孤独、冷漠、苦闷又忧愁……
③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巷道,我的心情同样也是湿漉漉的。然后我却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一个什么
样的姑娘?(引导集体朗读第二、三、四、五、六节,提醒注意感情基调)
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说丁香一样呢?)丁香是美丽的、素洁的、高雅的。丁香在古诗词的传统意
象中,往往跟忧愁结合在一起,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
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与忧愁联系在一起,还有
哪些地方体现姑娘的忧愁呢?(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静默地走近,不是
呼朋引伴,不是欣喜雀跃的,而是静静的,默然地走近。叹息般的眼光,充满忧郁的、哀伤的。)
④发挥你的想象力,姑娘为何如此感伤?
明确:也许她是为心爱的人儿离她远去而苦恼心伤,也许她为生活的不幸而失意徘徊,也许,她是为理
A、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
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B、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
“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
和流畅的节奏。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
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6、结合背景,解读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明确: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
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
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
反映。(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
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
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7、总结:《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形象丰富
且具象征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最后达到
认知形象意蕴的目的,用个别读、集体读、师范读、听录音等多种形式的读反复体验,深入诗的意境,造成情
感上的共鸣。从初步感知、体会诗的情感基调到深入品味、强化感觉,对感觉和体验进行整理再到细节认知,
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另外,置疑设问,集散有致。《雨巷》教学设计中共设置了十几个疑问。力
图使学生的感觉、体验、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这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只有三个:一是全诗有哪些形象;二
你喜欢山吗?山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们是新鲜的、有魅力的,但对一个长年生活在山中的人本讲,感
觉却并非如此,让我们来看看韩东所写的《山民》如何表达对山的感觉。
☆作者简介:韩东,1961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方之也是当代著名作家。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2
年毕业后曾先后在西安和南京的某些高校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作家。现已出版诗歌集《白色的石头》,
小说集《我们的身体》、《西天上》,诗文合集《交叉跑动》等。1998年5月,与朱文等新生代作家一道发起
“断裂”行动,并主编“断裂丛书”。
他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并于1981年初青年文学杂志《青春》上发表了组诗《昂起不屈
的头》,后又获得当年度的“青春文学奖”。落脚西安后,他又创作完成了《有关大雁塔》等佳作,还主持创
办了《老家》(“云帆”诗社)。尤其是1984年,他返回故乡南京,成立了“他们”文学社,并于第二年创办
了《他们》,由此标志着又一代诗人和作家的新的崛起。从1985年到1995年,《他们》共出九期,其主要代
表人物除诗人韩东、于坚外,先锋小说家马原、苏童也曾是“他们”文学社的成员,并在《他们》创刊号上分
别发表了《拉萨河女神》和《桑园留念》等小说作品。日后成为
“第三代诗歌”的鼎力重镇和核心,与四川“非非主义”等诗歌社团一起,发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第三
代诗歌”运动。这里所谓“第三代诗歌”,按照诗人们的解释,即是“随共和国旗帜升起的为第一代人”,比
如贺敬之、闻捷、公刘等;“十年铸造了第二代”,指舒婷等朦胧诗人;“在大时代广阔的背景下,诞生了他
们第三代人”。从此,“第三代诗歌”就成了一个专有名称。所谓“第三代诗歌”,是指朦胧诗之后一种新的
审美思潮和写作倾向,韩东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品读学习《山民》
①教师诵读诗歌,学生思考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形象的一个山民?
明确:一个向往山外边的生活,但又仅仅是想,从未付诸行动的山民。
②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
用?
点拨: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
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
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
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现实不满足,说明他是清醒的;他因为清醒,所以在思索;
这个思索过程是曲折,四节诗就反映了这个曲折的历程;他对美好的未来有着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对人生进
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这正反映了才从动乱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
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
程。联系我们的祖辈、我们自己的情况,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
(解说:这个步骤的意义,一在于引导学生找意象,二在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三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诗意。)
③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点拨:“他”的连问,看似重复,但含义深刻,表现了他思索更远,追求更远,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
回答,也已经显出了不耐烦,对儿子的发问是不屑呢,还是使他难堪?“他”“不做声了”,是父亲的冷淡回
答使他的情绪受到挫伤,还是他的思索更趋于深刻?
(解说: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深刻品味。点拨也只提问,引思路,意在打开思索之门,答案
可能是多样的,不宜扣得太死。)
④第四节“他只是遗憾”让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这“遗憾”只是对父辈的抱怨吗?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某种
哲理?
点拨: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如:今天,“他”在“遗憾”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如果我们这一代
还不努力,下一代将要对我们的作为表示遗憾了。为了不使后人遗憾,我们应该立即行动,做出无愧的努力呀!
可见,这遗憾,不仅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层思索和多层的启迪。诗句让人想到的哲理也是丰富的,如:
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就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
(解说: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会在诗里找问题,会跳出诗外找问题,开发思路,引发
联想。点拨只是举例性的,意在启发学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训练了思维即是目的。
⑤山民为什么向往山外边的生活?
明确:“他”知道山外边有“海”,“他”朦胧地感觉到山的沉闷,他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
⑥再读诗歌,思考山民最终也没有离开山,而只是遗憾,“他”遗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遗憾?
明确:山民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而“他”的想法是自己
可以带着老婆上路,儿子、儿子的儿子们终会有一天走到大海边。可是“他”空有好的想法,却没有行动。“他”
的遗憾让我们为“他”产生遗憾,“他”竟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孩子们的祖先,“他”只想不做,也为孩子们
造成了遗憾,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山民是一个很难突破自己固定思维的人,而这样就限制了“他”的发展,留
下了遗憾。
⑦这首诗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你认为诗人用这首诗重在表达什么?
明确: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有了开放的意识,但传统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他们仍然只停留在“想”
上,诗人用这首诗批判传统文化的封闭,呼唤真正的思想解放。
⑧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明确:本诗语言平淡直白,通篇叙述是纯客观的,句式单调没有任何描写性的语言,也没有任何直抒胸
臆的表达。这样的语言恰恰合于诗歌内容的沉闷,起到了加重这种感觉的作用。
3、拓展
①阅读下面的诗句,比较它与《山民》的异同。
理想(流沙河)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开拓欣赏途径,加深对《山民》的理解。思路要点:相同
点,都涉及到理想问题;不同点,思考层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侧重不同。)
②结合《山民》一诗,分析自身存在的“山民意识”,完成400字左右的短文。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8:0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4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