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关于爱情的诗
秦观关于爱情的诗
引导语:关于秦观的爱情诗,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欢迎大家阅
读学习。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鉴赏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
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
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
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
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
迷淡远。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
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
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
的佳句。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
知味。”(《词源》卷下)试观此作,正是如此。
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
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
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
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
独特感受。冯延巳的《鹊踏枝》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
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古之伤
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对情、意表达的处理常见“举重若轻”和
“举轻若重”两种方式。它们都会有理想的表达效果,但秦观在这里
的幽情轻吐却有如此的效果,依赖于其善于渲染、语言精美、比喻神
奇,但更关键的是内中的那种情致。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
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这首词没有一处用重笔,
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没有沉湎
往事的不堪。只有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
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这春愁,既没有涉
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只是写了一
种生活的空虚之感。在一个敏感文人的心里,这种空虚寂寞伴随生命
的全程,它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无边无际,无
计可除。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
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
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
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
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
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
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
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
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
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
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
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
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
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
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
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
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
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
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
一天,秦观路过绍兴,当地太尉盛情款待,并让一个歌伎相陪。
秦观为这个歌伎所吸引,恰好这个歌伎也素知他的才名,两人眉目传
情,很快擦出火花。事后,秦观写了一首《满庭芳》记述此事,以
“山抹微云”开头。这首词写得非常美,尤其是里面有“销魂、当此
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顿时引发无数人揣测艳羡,迅速风行天
下。苏东坡读后,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从此,秦观便有
了“山抹微云君”的绰号。
记住秦观,缘于小时候读到的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
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
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曲鹊桥仙,背后也有故事。秦观与一个叫巧玉的歌女相恋已久,
巧玉想要一个名分,这让秦观十分为难。在那个年代,男人有点风花
雪月的风流事很值得炫耀,但要纳一个风尘女子为妾,则会为人不齿。
秦观官虽不大,可想到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他犹豫了。为了安慰巧
玉,秦观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告诉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这两句诗成了千古名句,却成了一位女子心底永远的伤。
秦观相貌伟岸,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才气纵横,苏轼认为他有
头离去,削发为尼。
对秦观痴情的女子很多。秦观在被贬途中路过长沙,有一个歌伎
生平酷爱秦观词,是秦观的铁杆“粉丝”,甚至向母亲请求托付终身
于秦观,人们都笑她痴人说梦。秦观听说此事十分感动,然而正处贬
谪之时,恐怕她受到牵连,又不敢带她走,只得以一首《踏莎行》相
赠。后来秦观在藤州去世,这个歌伎穿着孝服走了几百里前往吊丧,
回来后就自缢殉情了。
读秦观的爱情故事,不会让人觉得文人无行,相反,心中会产生
一种莫名的哀痛。在那个年代,她们不顾一切的追随,只是因为相爱,
即使被人嘲笑甚至不齿,都不放在心上,她们唯一期望的,只是他能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04:0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62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