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11-05 10:32:5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5日发(作者:戴梓)

诗词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什么意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什么意思?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

归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

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

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

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

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

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

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

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得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

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

1

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

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

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

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

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乍闻只觉得清净,悠闲,细思方

感作者之愁情,一个人久居僻静之所,则向往喧闹的声音,人之常情。

一个“无”字尽显作者之遗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则没

问,实则扣心自问,敲打警钟,终于蓦然回首,否极泰来,再看眼前

之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心旷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洒脱,飘逸的情景,一个“见”字,令人

忘俗,浮想联翩。酒是很妙的东西,忘却暂时的烦恼,使一切朦胧、

模糊,达到美的极致,景中生情,这是体验高峰。“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佳”完善高度的统一。“相与还”,何也?周而复始,返

朴归真,如果谢灵运还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潜则是与自然山水合

二为一,这便是他此时的心境。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领悟升华为哲

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辩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语言便是默

默无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见喜,有喜达欢,又由欢归于平

淡。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

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

2

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

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11-05 10:3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571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