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的11个小故事
关于《三字经》里的11个小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
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
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字经》里
的11个小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孟母三迁: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很早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
穷,但母亲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孟轲就模仿
做丧事。孟母很担心,就搬到集市上,与一家屠夫为邻,孟轲又模仿
起杀牛宰羊来了。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
着专心学习礼议。孟轲从小受到教育,最终成为著名思想家。
(二)孟母断机:
有一天,孟轲读书厌倦了,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十分生气,
就把梭子折断,在了地上。孟轲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发火。孟母说:
“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织,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昼
个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个。有人问:“你怎么不拿大的?”
他说:“哥哥年纪大,应该吃大的。”孔融这么小年纪已知道传统美
德。
(五)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
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
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
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
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六)杀妻求将:
战国军事家吴起,其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他们住在鲁国。不
“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
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
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蚊子赶走,让父母睡个
好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母睡
得温暖。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
本文发布于:2023-11-04 21:3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564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