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9篇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1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
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
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又怕煮“夹生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
既不“填鸭”,又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
们很好启发。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
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 / 41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
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
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
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
“…”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
2 / 41
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
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
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 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评:这位老师的古诗教学方法新颖,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
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
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
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主动活
3 / 41
泼,教学效果好。]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2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诗篇
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前两行写春景,后两行写儿童活动,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
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教学。
师:一群孩子在田野上怎样玩耍啊?
生:他们在奔跑着捉蝴蝶呢。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我
在采访一下。
(采访学生。)
生1:我看到满眼的黄色的油菜花。(一孩子补充,用“金灿灿
“更好)
生2:我的耳边传来伙伴们的笑声,叫声,“饶海波,快点呀,
蝴蝶要飞走啦……”(拉长了声音在叫,惹得班中孩子一阵大笑)
生3:我急着去捕捉那只黄色的蝴蝶,眼里只有蝴蝶了,没注意
到其他的。
生4:我闻到了油菜花的香气,真好闻的。
4 / 41
生5:我闻到了乡间泥土散发的味道。
生6:我不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听到了伙伴们奔跑追逐蝴蝶的
脚步声,笑声,我还闻到了太阳的香气息。
……
师:谁能把大家说的话连起来,说几句话?
……
这句诗就是描述了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
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的情景。读
着诗,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和孩子们一样仿佛听到了诗句中天真可
爱的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反思:角色体验,激发思维
诗句言简意赅,语言凝炼,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拓展点,进行角色
的体验,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
象力,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拓展点,抓住空
白之处,采访学生,让孩子们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唤醒了深藏
的生活记忆,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多维度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善于
浮现新形象、描述新情境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填补空白,感受快乐
诗句是情感信息的载体,好诗好词好句,都充盈着作者的情感,
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
5 / 41
诗句中传达着作者看到孩子的快乐。怎样通过对诗句的品读,与
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
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
养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呢?我抓住这一句的空白,让学生想象说
话,连句成片段,触动学生的情感区域,学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
自然倾泻。让学生走进诗句,置身于乡村田野间,与孩子们融为一体,
无痕融入到美妙的春光之中,快乐的感觉油然而生。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3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
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
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
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诗、
画、话、语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6 / 4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初夏荷塘》画面;课文放大插图;适合配古诗朗诵
的相关乐曲。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
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
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
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
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
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
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
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
7 / 41
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
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
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
诗题理解难度。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
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
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
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
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
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
“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
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
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
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
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
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8 / 41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
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
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
“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
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
过程中,摒弃教师的独白,让学生联系前几学期所学的诗句,并辅以
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
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9 / 41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
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
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
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
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
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
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
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
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
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
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
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
10 / 41
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
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
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
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
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
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
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
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
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
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诗,以诗为媒介开展
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
境入人心。同时,课内的指导使得课外作业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真正
落实。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
画卡”)。
【设计意图】制作“诗画卡”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
11 / 41
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
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特别建议】
本设计强调古诗学习的理趣结合,在教学中要讲求“自然”。学
习中的“自然”形态从何来?从教师尊重学习规律中来,尊重学生的
个性中来。
1.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
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
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
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
情感读出来。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
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
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
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
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
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
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4
平常的古诗文教学,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揭
题——释题——读文——理解——背诵”。这其中的重头戏压在了理
解诗文上,而教学的效果却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使我
联想起我小时候学习古诗文的情形来。那时,在我的记忆里,我的老
师也是这么教我的,但到现在我真正记住的可以说没有几首古诗。为
什么我们尽心尽职地帮学生理解、理解、再理解,教学效果却这么低
下?我想,这大概可能与我们教学古诗文的方法有关,是它“惹的祸”
吧?
从学生习得语言的规律来看,语言积累是学生自己的事,其他任
何人无法替代。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也仅仅起到帮助的作用,即便是
我们采用强压灌输的方式,学生真正领悟的却寥寥无几。
因此,改革古诗文的教学势在必行。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学生已掌握的古诗文入手,调动学生自身已
有的知识储备,搭建与新知的有效通道,建构起新旧之间的联系,激
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春”的古诗文吧,谁能
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学生兴趣盎然,因为这也是我布置的预习作业,
现在学生有了施展的空间)
接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古诗,他们是《村居》和《宿新市
徐公店》,跟老师一起板写课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两首古诗都
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整体感知)
13 / 41
师:对于这两首古诗,相信同学们一定都熟读了吧?谁能来展示
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
师:古诗写的美吗?愿意把它们背下来吗?说说,你有什么好的
办法能快速地把它们背下来?
师:让我们用各自喜欢的方式来背背这两首诗吧!
以上教学设想:古诗文的教学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它们的精
髓,用词的简洁、凝练,而不是让学生去理解它们。当然,适当的理
解也是有必要的,对学生的记忆是有帮助的。对于这两首古诗,通过
我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背下来了,让学生们交流它们背书的
方法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一些的方法,也是让大家交流对这两首诗
的理解。因此,我先让他们把这些诗文背下来,再慢慢地反刍。
接着,我放弃了一般的教学“套数“,从品悟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入手,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品评、发现。
师:同学们,在备课时,老师总有个小问题弄不明白,谁能帮助
老师解开这个疙瘩?能帮我解决的就是我的小老师!
师: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诗编在一起?写春天的诗不是很多吗?
学生没有随即举手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埋下头去认真地品读。
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还写了春天的儿童那
天真活泼的样子!
生:我还发现这两首诗不光写了儿童,还写了作者渴望自己也变
成儿童,与他们一起放风筝、追蝴蝶!
生:我发现,过去的儿童真的很快乐,没有那么多的作业,那么
早就放学了,玩的真开心!我好羡慕哟!
生:我发现,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要读出作者看到春天这样的
美景快乐的心情,还要读出儿童在放风筝和追蝴蝶时那种愉悦的心
情!
生:我发现这两首诗都是写儿童在找春天的!
没有过多的解释,学生领悟的又是那么的深刻,我真不敢想象我
平时教的这些孩子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灵感!
这是我们通过理解、分析所得不来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5
【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
第三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古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这首诗画面
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依据教材的特点及四年级学
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朗读呤诵,将学生领入诗的
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以达到培养读悟能力,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根据上述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5 / 41
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展开想象,初
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细细体味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说教法】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有效地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
学目标,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读释义——绘画会意——品味诵读”
这四大主要步骤进行教学。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原则。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新《课标》这指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说明学习方
法远远比学得的知识重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
读书,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参与,充分地合作。主要学习步骤为:自
读、交流、质疑、绘画、品读。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激情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多取决于兴趣。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一幅
《小池》诗意图(出示图)由此而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画,你想到
了哪一首诗?”由画中的荷花和蜻蜓,学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诗《小池》,
让学生背诵后,我接着说:“这幅画是我们班×××同学学习古诗《小
池》后为它配的一幅图,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学
完后,让你们也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图画。”这样导入很自然地把学
习带篱新知识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觉得挺新鲜,跃跃欲试,表现出了
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画结合,训练创新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分2个步骤进行教学。
1、自读释义
“释义”包含“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这些内容。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课堂的教学
中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①把诗句读准确,
读通顺。②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③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
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课后注释或插图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来了解古诗的作者,诗句的意思。其次让学生把自学的成果在小组交
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笔记下来;接着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自学情况,相互补充、纠错等,最后学生质疑进行合作学习。
17 / 41
课堂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立体交流,使基础能力不同的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传播信息。帮助学生自学、自悟、理解古诗。
2、体验意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
境,就是想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
人的感情,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通过自学基
本了解诗意时,我适时提出:“你觉得诗中应该有哪些景物”?同时
鼓励学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拓展了创
新思维的空间,学生的回答除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篱落、一径、树头、
儿童、黄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说:“我觉得还应该有蓝天、白云”。
还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猫,就更真实了。”等等。
显然学生对诗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所说的简直就是一
幅美丽的画,现在,请你们把这富有情趣的儿时生活画下来吧!”于
是,学生在欢快的音乐陪伴下,开始了绘画,画完后要求学生为这幅
画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三)品味诵读
俗话说:“熟读诗歌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感情地诵读,
不仅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还可更好的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学生对绘
18 / 41
画评价之后,我接着说: “诗人也被这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
他会怎么想呢?”这时,学生不言而喻地会想到这首诗,之后请学生
站起来,加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朗诵这首诗。
(四)总结拓展
课末,我整理板书并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
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最后布置课下作业。①默写
古诗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
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
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6
教材分析: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为七言绝句,前两行写
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
和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诗意及情感
2.注重体验,尊重学生对诗文理解和体验的差异
教学目标:
19 / 4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喜欢春天,树绿了、花开了,很好看。
……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一年四季确实季季都很美,这节课,
老师要带你们进入这样一个季节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课件出示:春
末初夏图——未成阴的树、小径、蝴蝶、菜花]猜猜看,这是什么季
节?(春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树的样子,叶子长的还不茂盛。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此时,你想怎样?
20 / 41
生:我想把它画下来。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南宋有个诗人杨万里就诗情大发
做了一首诗叫《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诗吗?
生:想……
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
二、知诗人,明诗意
1.师:你们知道杨万里吗?他是南宋诗人,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
诗人之一,以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
2.师: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设的旅店里看到的景象)
师过渡:诗人住在这家旅店里看到了什么呢?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出示生字,
读准音,记住形
⑴说说你记住了诗中的哪些字?都用了什么方法?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三、解字词,明诗意
21 / 41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确。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画个(微笑
的表情),读的不好就画个(难过的表情)。
师:请得(微笑的表情)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
你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请站起来,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
画(微笑的表情),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
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话(微笑的表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师: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下面让我们认真学习,从而对
这首诗了解的更清楚。
1.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2.分小组交流。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
论一下。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对刚才的问题,你弄懂了哪些
呢?我们来学习前两句(课件显示前两句诗)(齐读)。
师:你弄懂了什么?
22 / 41
生:篱落:篱笆。
生:疏疏:稀疏。
生:径:小路。
生:未成阴:树叶还不茂盛,还没能形成树阴。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再读一遍,读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
物?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花已经
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后两句诗(课件
显示后两句诗),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急走”是很着急的走吗?
师:“急走”在这里指的跑的意思。
师: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就无处寻了呢?
生:因为黄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地
就找不到了。
师:你能看图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枝头上的花已经
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
师: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入诗境,悟诗情
师:这么美、这么有趣的画面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下面请同学
们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读,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跟老师进入这
如诗如画的新市徐公店。(配乐范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很长很长的小路和一棵叶子还没长大的树。
生:我看到儿童在追赶黄色的蝴蝶。
师:多美啊,看到这番景象,你想干什么?
生:想读
生:想画……
师: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的密还是松一点,为什么?
生:要画的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笆疏疏”,“疏疏”就是不密
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24 / 41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
师:现在,老师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们,想读的读、想背的背、想
画的画,尽情的表现自己。
五、作业
1.朗读背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六、小结
多么美的一首诗呀,老师也陶醉了,其实大自然中像诗人写的这
么美的景色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
于感受美的心灵,就一定会找到。
板书:
宿新市涂公店
篱落 疏 儿童 急走
一径 深 黄蝶 飞入
树头 未成阴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7
教学目标:
25 / 41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激发学生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这节古诗文吟诵课,老师先请小朋友来背首古诗《小池》。知
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
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
夜)
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初读古诗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
认识他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看课件)读生字词
“住宿、徐公、篱落、树阴、路径、追黄蝶、深远、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
读一读。(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齐读.
26 / 41
3、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
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4、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名读。
5、他们读得真好,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6、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
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联系学生的
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
隔得很开。 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
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
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
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
这景色真美呀!谁能来把这种美读出来呢。
5、指名读,根据情况由老师或朗读得好的同学带读;(疏疏,要
读得轻;深,要读得慢来表现小路很长很长;未成阴,要重读。)老
27 / 41
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下老师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比比,看
谁读得更美。
6、过渡 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诗人杨万里,忽然他眼前出现了
更加有趣的画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边出示课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学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黄蝶(那他们是怎么追的呢?)飞快地跑(是的,
诗中“急走”就是飞快地跑的意思)
2、现在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喜欢的黄蝶就在不远处,想抓到
它吗?(想)那就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
3、指名读。(根据读的情况,指导学生读这句诗时,要重读“急”
和“追”)
4、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齐读。
师:看得出你追黄蝶跑得很快。 还有谁来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
上黄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吗?(没有)
6、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飞入菜花无处寻。)
7、(看课件)为什么会无处寻?(黄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黄色的,
地里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黄蝶飞进花丛中躲起来,所以没地方找
28 / 41
到。)
8、看着小朋友在这美好的春天追赶着黄蝶,诗人杨万里会是怎
样的心情呢!(高兴)
9、是呀,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
他也不由得高兴起来,请你自己把这两句多读几遍,读出那种高兴的
心情来!
10、请想来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再四大组比赛读。
点评:你们读得真有趣呀!我听了也高兴起来。
四、诵读古诗,表现古诗的意境
1、过渡 老师忍不住想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
2、老师读得怎么样?(出示课件)谁来说一说?(有感情)是
的,陈老师读得有轻有重,还注意了停顿,你们想不想比老师还读得
好呢?请你们分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练习感情地朗读古诗。
(老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进行指导。)
3、现在谁来挑战老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老师
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再引导学生点评。注意诗的节奏、轻重,有感情
地朗读。)听后再指名朗读。
4、全班齐读,老师点评。
5、古人经常用歌的方式把诗唱出来。老师也给这首诗谱上了曲
29 / 41
子,你们想听吗?老师唱诗。
6、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老师教唱诗歌。
7、指导背诵,看图背诵,引背(篱落……树头……儿童……飞
入……)
10、同桌互悲互听,全班齐诵古诗。
五、激发乐于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1、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古诗。
今天我们还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
写的是早晨,他在净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师带读,学生自由诵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3、今天小朋友都学得很认真,请你回家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两首
古诗有感情地读背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8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描绘
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碟的生动场面。前
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
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
爱之情。
教学目标:
30 / 4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领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
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ppt等。
一、导入
1、(播放ppt)你们听,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她轻轻地拂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了清新,掠过那枝头增添了新绿,她
又把纤手一挥,装扮了五彩世界,渐渐地,她已来到了我们身旁,向
我们展示了她的妩媚与生机。
2、“美丽”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天的
喜爱化作了一首诗篇,你记得哪几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学生交流:《咏柳》《江南春》《游园不值》……
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31 / 41
二、解题
1、解题
1)谁来读一下课题?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
“公”是对年长人的尊称。
3)读了题目,你觉得缺了什么?(作者)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被称为南宋“中
兴四大诗人”,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
三、初读课文
1、出示全文,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自
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32 / 41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指名读诗并正音。
篱 落
3、听听别人又是如何吟诵此诗的(听录音)
4、让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朗读此诗。(齐读)
四、精读感悟
1、学法指导: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经常用什么方法?
2、像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
3、请大家自己图文对照想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
互交流交流
4、交流
诗人漫步田间,看到了什么景象?
第一、二句
1)交流诗意
2)“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
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径)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一
径深”所描绘的意境。
33 / 41
4)“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向远方延伸。
5)“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
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明时间:暮春)
6)谁能再为我们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导: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的伸向远
方,一切都显得那么——
板书:幽静(深远)
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
与诗人一起陶醉 齐读
第三、四句
1)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什么又引起了诗人的
兴趣?
2)交流诗意
3)你能体会儿童当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快乐(追,嬉戏)
着急(急走,快跑)
失望、沮丧(无处寻)
4)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
34 / 41
板书:童趣(喜爱、回忆)
5)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
指名读、齐读
4、配乐朗读
我们读诗,往往要透国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
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
喜爱之情。
指名读,齐读
5、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了心里?
指名背,齐背
五、写话
1、诗的语言洗练精当,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请大家展
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从诗中看到的感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放音
乐)
2、交流
3、评价
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35 / 41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寻觅
景 人
静 动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 9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
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
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36 / 41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
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
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
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
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
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
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
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
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
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
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
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
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
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
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
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
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
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39 / 41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
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
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
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
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
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40 / 41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
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
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
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
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41 / 41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0:0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49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