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读后感:镜中的世界

更新时间:2023-10-29 10:02: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29日发(作者:周来祥)

镜中的世界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读后感的镜中的世界,欢迎阅读。

理想(文学、阅读)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而《包法利

夫人》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比《堂吉诃德》更进一步。总体来说,我的阅读体验

认为,《包法利夫人》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它往往还现出现代主义的端倪。福

楼拜呈现出来的世界让人绝望,生活是庸常的,似乎一切都是命运所致,而爱玛

的悲剧在于她并未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是杂乱无章与平淡,毫无意义。她向

往的只是海市蜃楼,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这里,我仅仅

说文学(阅读)与生活的思考。

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

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这里也

强调了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只是一种虚空,是必须在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一点补充。对我来说,文学无用,但是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梦,只是,我们必须认

识到,只是梦而已,如镜中的世界,可望而不可即。

同时,料想作者企图寻求生活的本质,或者说是世界的真理,即尽管此书以

一种看透悲剧高度的写法,但并未揭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作者可能已经

意识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生命中充满着喧哗与骚动,但找不到一点意义。我

们对此无能为力。不难想象,福楼拜在写到爱玛服毒自杀时的失声痛哭,不仅仅

是对自己笔下人物的同情,同时也是他对于自己的境遇,关于人生的思考的痛苦

和无奈。爱玛或许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命,不用去感叹命运的不公平,因为那是

人力不及的。这也就是我阅读励志小说《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感受只是绝望,

不管你怎么挣扎,结局,到最后,只是平凡,如此而已。所以,到现在,思考也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变成了无意义。所以,我认为《包法利夫人》具有现代主义的气息。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0:0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48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