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艾青诗选摘抄
我爱这土地》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歌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
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诗的第二
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
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
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
第二篇: 艾青诗选摘抄
1、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
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
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
2、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
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3、艾青的作品一般为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
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艾青从
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十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献着自
己最真切的诗情。
第三篇: 艾青诗选摘抄
《虎斑贝》
一位女士送给艾青一枚虎斑贝,于是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这首诗前八行连用
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的外貌及质地,使人感受到了虎斑贝的形象,也感受到了它
的质地。后几句既是写虎斑贝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
/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
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把诗人多少年
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全概括进去了。比喻的巧妙运用,
是整首诗的最大特色。
第四篇: 艾青诗选摘抄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
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
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
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
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
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
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
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
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
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
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
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
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
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
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
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
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
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后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
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
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
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
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10-21 19:2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39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