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
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
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
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
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
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
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
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
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
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
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
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
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
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
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
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
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
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
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
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
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
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
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
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2、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
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
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
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
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
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
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
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
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
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
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
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
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
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
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
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
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
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
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
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
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
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
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
“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
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
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
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
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
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
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
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
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
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
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
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
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
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
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
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
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
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
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
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
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
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
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
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
之作难以企及
3、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
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
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
免散开。
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
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
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
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
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
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
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
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
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
“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
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
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
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
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
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
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
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
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
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
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
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
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
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
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
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
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
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
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
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
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
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
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
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
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
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
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
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
感。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
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
更爱浅红色的呢?
注释
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②独步:独自散步。
③塔:墓地。
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简析
5、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
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
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注释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
杜甫在长安。
⑵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
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
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
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
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
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
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
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
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
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
“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
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
长安。” 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
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
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
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
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
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
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
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
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
她分忧。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
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
“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
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
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
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
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
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
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
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
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
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
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6、登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直译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
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
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
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
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政权
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
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
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
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
维州等地。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5)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
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
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
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
东边为后主祀。
还:仍然。
(6)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父”通“甫”
读三声fǔ 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
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
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
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
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
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
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
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
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
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
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
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
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北极,
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
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
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
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
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后主,指
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
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
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
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
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
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
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
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
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
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
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
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
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
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
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
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
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
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
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
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
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
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
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
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
“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
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
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
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
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
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
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
落空洞的遗憾。
7、蜀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频)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
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
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
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
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繁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
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
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
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
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
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
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兵
赏析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
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
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
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
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
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
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
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
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
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
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
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
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
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
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
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
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
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
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
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
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
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
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
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
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
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
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
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
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
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
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
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
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
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
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
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
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
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
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
8、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
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
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
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
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
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
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
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
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
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
“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
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
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
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
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
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
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
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
“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
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
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
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
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
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
“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
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
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
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
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
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
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
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
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
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
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
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
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
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
理所当然的了。
9、月夜忆舍弟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
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
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
意境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
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
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
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
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
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
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
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
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
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
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
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
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
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
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
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
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
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
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
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
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
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
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
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
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
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
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
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
源泉。
10、登岳阳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
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
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
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
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
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⑥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
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
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
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
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
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
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
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
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
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
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
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
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
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
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
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
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
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
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
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
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
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
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
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
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
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
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
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
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
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
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
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
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
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
生动。
11、旅夜书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
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注释
(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
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
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
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
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
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
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
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
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
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
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
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
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
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
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
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
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
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
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
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
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
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
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
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
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
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
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
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
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
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
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
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
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
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
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
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
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
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
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
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
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
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
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
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
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
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
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12、秋兴八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
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
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
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
系故园。
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
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
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
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
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
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
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
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
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
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
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
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
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
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
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
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
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
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
“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
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
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
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
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
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
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
“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
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
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
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
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
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
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
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
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
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
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
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
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
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
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
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
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注释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
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
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
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
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
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
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
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
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
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
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
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
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旁边。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
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
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
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
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
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
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
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
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
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
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
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
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
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
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
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
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
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
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
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
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
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
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
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
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
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
志。
14、秋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
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
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
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
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
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
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
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
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
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
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
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
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
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
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
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
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
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
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
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
15、石头城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
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
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
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注释
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
称石头城。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建业。曾为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今为南京市。
故国:即旧都。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
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
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
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
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
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
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
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
时,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
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
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
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
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
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一个还字,意味
深长。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
字。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
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
言之中,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
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
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本文发布于:2023-10-19 15:0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37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