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诗句加赏析200字

更新时间:2023-10-16 09:14: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16日发(作者:韦启美)

描写秋天的诗句加赏析200

在描写秋天的诗句中,每位诗人表达出来的意境以及情感是不同

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以下的描写秋天的诗句加赏析200字来学习。

原文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

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

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

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

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

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

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

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

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

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

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

(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

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

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

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

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

《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

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

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

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

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

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

首的主题思想。

原文

《秋风辞》

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

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

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

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

老病死,眼前的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

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原文

《西塍废圃》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

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


本文发布于:2023-10-16 09:1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34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秋天诗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