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调研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
廪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使人:叫人。 ② 必:总是。③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
分子。④请:要求。⑤廪食:公家供给粮食。⑥以:跟别人相同。 ⑦好:喜
欢。
[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廪食以数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
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清平乐( ) 翁媪( )
亡赖( ) 剥莲蓬( )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
(3)这首词描写了一个________口之家的农村生活。他们的家境比较
________,从________就可以看出。
(4)词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一家人
各具情态的________,借此表现________之美和________之趣。
3. 课外阅读。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
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
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毕,令间谍问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王雅望非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
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
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五》
[1]“叶公好龙”中的“好”应读作“_____”,意思是“_____”。
[2]叶公是怎么“好龙”的?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3]从“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讽刺了 。
A.像叶公这样喜欢像“龙”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的人
B.像叶公这样胆小如鼠的人
C.像叶公这样心口不一,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
5. 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
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
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
木:柘树。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
字。⑤少女:小女儿。
[1]解释下列的词语。
(1)白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7
6. 阅读理解。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①,无说则退。”玉曰:“天下
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②,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③。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④粉则太白,施朱⑤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⑥,齿如含贝⑦。”
注释:①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②臣里:我家乡。③东家之
子:东边邻居的女儿。④著(zhuó):搽。⑤施朱:涂烟脂。⑥束素:一束白
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⑦含贝:比喻牙齿整齐洁白。
[1]上文哪些语句影响到课文《白鹭》作者的遣词造句?请用“________”画
出来。
[2]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例:(止)—(退) (____)——(____) (____)——(____)
7. 阅读实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注释)①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疑惑。
[1]“故”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故意,有意;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
从前的,旧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应选第______种意思。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
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他人虚心学习。
8. 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欧阳修苦读
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
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通古人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吾盾之坚。(________) (2)吾矛之利。(________)
(3)或曰(________) (4)弗能应也。(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
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文段。
[2]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吾矛之利(______) 弗能应也(______) 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
[3]此文段出自文言文《______________》,这则文言文意在告诉人们:
___________
[4]本文篇幅短小,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誉”字,就可
以让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何如”一问,能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
4 / 7
12. 课内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yù yì)也。二者不可得兼 (jiā
n qiān),__________。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把画横线的地方按原文填空。
[3]解释所填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_____ 惠:_____ 诣:_____ 乃:_____ 为:_____
设:_____ 示:_____ 未闻:________ 家禽:________
[2]用/ 给短文划分节奏。
[3]用四字词语夸一夸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也会说:
①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
②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____________。”
14. 阅读回答问题。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
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
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 (________) (2)因请其
对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 在方
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5 / 7
上联:轻风_____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15. 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鉴赏。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
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盖士人读书__________(2)第三要有恒__________
(3)如井蛙之窥天________(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与理解。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①者,郑相不受。或②谓郑相曰:“子③嗜鱼,何故不
受?”对④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⑤,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
鱼。”
注释:①郑相:郑国的宰相。②或:有人。③子:您,对人的尊称。④对:回
答。⑤禄:做官的俸禄。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以嗜鱼: 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
17. 课外阅读。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跟在空中撒盐。
C.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与子侄辈一起讨论诗文。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把“ ”比作“ ”和
“ ”。
[3]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6 / 7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
天还会远吗”一句有着深刻的意蕴。
[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 )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8. 课内阅读我最棒。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吾盾之坚(_____) 吾矛之利(______) 或曰(______) 弗能应也
(______)
[2]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本文发布于:2023-10-12 21:5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303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