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回顾与前景

更新时间:2023-08-03 00:43:30 阅读: 评论:0

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回顾与前景∗
徐丽,张喆△,闵玲,姚秋慧,张玥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牡蛎中药[摘要]对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构成原则进行总结,指出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应当基于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应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来研究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
[关键词]中医英语;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学科特点;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9600(2021)03-0158-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English Translation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 Terms
XU Li,ZHANG Zhe△,MIN Ling,YAO Qiuhui,ZHANG Yu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元旦的手抄报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English translation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TCM) t
erms and the establishment principles for the standards were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tandard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andards of TCM terms should be determined ba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itlf,and it is propod that TCM English corpu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terms.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 English;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standard;subject characteristics;corpus
中医英译最早出现在17世纪,从20世纪开始中医英文翻译逐渐增多。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出版了英文版《中国针灸学》。改革开放以后,中医开始走向世界,中医英译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翻译的教材和专著增多,并编写了中医英汉词典。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医英语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研究是中医英语研究的热点。
1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及术语英译标准构成原则
中医在向世界各国的传播过程中,多借助于英语。采用英语撰写的教材和论文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医英语翻译的不一致,同一个中医术语的英文翻译会有多个。因此,需要统一中医术语的英文翻译。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学术组织提出了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1]。
1.1《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针灸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一开始多采用音译翻译经络和俞穴。但中国和东亚国家对相同的术语有不同的发音,采用音译翻译针灸术语容易造成混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组织于1982年1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针刺俞穴名称标准化的工作会议,初步确立了针刺术语的翻译原则,并在1984年推出了《标准针刺术语》(Standard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此后在东京、香港、汉城、日内瓦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最终在1991年发布了《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A Pro-po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Report of a WHO Scientific Group,1993年推出了修订版。在该标准中统一了361个经穴的英文名称标准,该名称标准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1)英文大写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码;2)汉语拼音;3)汉字的经络和穴位名称。经脉的名称的缩写由两个大写字母构成[2]。
1.2《中医药学名词》2000年8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之后创立了《中医药学基本名词》《中医药基本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等,确立了中医术语中英文名词规范和原则,并进行了《中医药学名词》的编写工作,该标准于2004年完成并使用。其中提出了6条中医术语英译原则:1)对应性: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2)系统性:
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
DOI:10.12174/j.issn.2096-9600.2021.03.40
的完整性;3)简洁性:译名要简洁,不是辞典释义,用词不能太长;4)同一性:同一概念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5)回译性: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6)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可考虑采用。该标准提出中医术语的英译既要传达中医本意,又要符合英语语言习惯[3]。并共确定5283个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由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注释构成。该标准在2005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4],并成为以后制定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的基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1998年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编写,于2006年5月发布,并在同年10月正式实施。该术语标准包括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五运六气等基本中医名词术语,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术语编写规定》编写,同时对一些中医术语的英译采用了约定俗成的翻译[5]。
1.4《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03年9月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各成员国代表提议为方便中医国际交流,应当制定中医术语英译的国际标准。基于该提议,世界中医药学
联合会秘书处制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国际标准,并于2006年初步形成。2007年12月28日,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发布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 Medicine,ISNTCM),并于2008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标准共有6526个词条。词条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药学名词》以及《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词典》。
该标准的制定依据4条原则:1)对应性:英译词义尽量与中文中医词汇的学术内涵相对应;2)简洁性:翻译尽量简洁;3)同一性:相同概念的名词用同样英语词汇翻译;4)约定俗成:已经通行的中医译名将继续采用,可以与前面提到的3个原则不一致[6]。
1.5《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4年《中医药学名词》公布后同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提出了参考《中医
药学名词》制定《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的提议。
该标准根据ISO10241:1992《国际术语标准的制定与编排》等要求进行编写。2007年10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ISTTM)。该标准收录了3543个词条,分为总类、基础理论、诊断学、临床各科、治疗学、针灸、药物治疗、传统医学
典籍,其制定原则为:1)准确反映中医术语基本概念。2)不创造新的英文词语。3)避免使用拼音。4)与已有的世界卫生组织针灸术语标准保持一致[7]。
1.6世界卫生组织ICD11中的中医术语201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a,ICD)第11版,ICD-11,该版本中将传统医学第一次纳入了国际疾病分类。传统医学部分分为疾病和证候两部分。疾病部分包括脏腑疾病、其他脏器疾病、气血津液疾病、情志疾病、外感疾病、幼儿及青春期疾病;证候包括:八纲证、外邪证、体质证、六经证、三焦证、卫气营血证、四象体质证。在ICD-11中的第26章制定了传统术语的国际疾病分类,并对分类的依据做了说明。
乌贼英语该章节的编写主要参考标准:1)中国国家标准,如中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年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2)国际组织编写的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3)一些较流行的汉英英汉中医词典,这些词典均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制定标准的参考书[8]。
1.7ISO/TC249ISO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的简称。该组织致力于技术标准的国际标准化。ISO技术管理委员会(ISO/TMB)于2009年9月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9],该委员会的工作为研制与贸易相关的中医药技术、信息、术语、服陈百祥歌曲
务、专用产品设备等相关国际标准。ISO中医药标准的制定遵循ISO704(第三版),该标准中确立了术语管理的原则和工作方法。根据这一工作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中医术语标准,目前已出版了41项中医标准,45项尚在编写中。
ISO术语的形成遵循ISO704(2000:25-27)主要包括:透明(transparency)、一致(consis-tency)、适当(appropriateness)、语言简洁(linguistic economy)、派生(derivability)、语法正确(linguistic correctness)、本国语言优先(preference for native language)。
透明:ISO704建议使用区别特征(delimiting characteristic),通过区别特征可明确术语在整个术语体系中的位置。一致:一致是指某个领域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不是术语的散乱集合,而是反映概念
系统的一致连贯的术语体系。恰当:是指术语的形成应该符合某种语言习惯的意义模式。语言省略:避免术语过长。派生:可以根据已有词汇派生出新的词汇。语法正确:术语的结构要符合该语种的构词规则和词组构成规律。优先使用本国语言:尽量少使用音译[10]。
1.8日本汉方方剂缩略语与汉方医学术语中医传播到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并形成了各自具有特色的传统医学。在日本中医和当地医学相结合产生了汉方医学。为了扩大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力,日本和汉医药学会和日本东洋医学会对汉方的方剂名称编写了英文缩略语并结合ICD-11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汉方医学术语(英文)。
日本的汉方虽然源于中国,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对方剂的使用侧重于使用原方,少有化裁,因此日本和汉医药学会和日本东洋医学会根据以下4条原则制定了方剂名称的缩略语:1)缩略语通常由方剂的罗马字名称的3个字母构成;2)当不同的方剂有相同的缩略语时,通过检索PubMed网站确定;3)当不同方剂有相同缩略语时,选用最早使用该缩略语的方剂;4)当方剂名称中含有加字时,原来的方剂缩写加上所添加药物的缩略语。
日本东洋医学会于1969年、1979年、1999年及2005—2006年制定了4套汉方医学术语。在2014—2015年,日本东洋医学会词语委员会挑选了大约300个汉方术语,并结合ICD-11进行了翻译,制定了新标准[11],于2000年命名为《日英对照•汉方用语辞书》并出版。
1.9韩国《韩医学标准疾病证候分类》和《韩医药学主题词表》1970年韩国韩医学会制定了韩医学疾病名称,在1979年韩国政府颁布了《韩医学标准疾病分类》第一版(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as(Oriental Medicine,KCDOM-1);1994年颁布了第二版(KCDOM-2),其中有韩医的病名及证候名;2004年发布了《韩医学疾病证候分类》(Korean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Dia Pattern Oriental Medicine,KCDOM)。《韩医药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for Oriental Medicine)由韩国韩医学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该词表以《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1996版)为基础增加了韩医学专用词汇,共有11810个词汇,分为13类[12]。
2关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争论
虽然各国和国际机构都创立了术语标准,并对术语标准的形成原则进行了解释,但目前对这些标准的争论有很多,甚至有学者提出不需要术语标准[13]。有学者提出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原则一方面需要借鉴规范术语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中医术语的自身特点以及需要翻译介入的情况,认为要符合以下7个方面: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民族性、约定俗成[7]。有学者强调制定明确统一的中医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前提[14]。
3中医术语标准的创立应当基于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
以上这些研究多从语言学和术语学角度出发,忽略了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中医学学科特点:1)
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相合性;2)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兼性;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性[15]。其中第一点和第三点在本质上都是讲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对中医术语的翻译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还是以传统文化为落脚点[13]。但从术语标准看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落脚点,很多疾病的名称的翻译都体现了中医文化特色,但也有一些术语的翻译有争议。如慢脾风一词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翻译为chronic con-vulsion due to spleen disorder,在《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翻译为chronic spleen wind。从文化角度看《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为佳,从医学角度看《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翻译更好。
4从中医国际交流看中医术语英译国际标准从中医交流角度看,更多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中医理论和技术,也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理解掌握中医学,学习中医不仅要学习中医理论和文化,更要学习中医技术和应用,体现了中医学科的特点,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兼。对这些留学生来说以《中医基本名词术
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翻译为佳。
目前中医药杂志中SCI来源的英语期刊,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但这些杂志所刊登的文章多侧重于中西医结合内容,对传统文化层面的内容涉猎甚少。虽然国内也有《中医药文化》杂志英文版,但
该杂志和26本中医药SCI期刊相比较少。以《中医杂志》英文版为例,2019年第三卷第二期共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均为中西医结合内容,很少涉猎中医文化内容。从学术期刊出版角度看,更侧重于其医学或生物学角度。
5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可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来完善
虽然从学生学习和中医学术交流的角度看似乎以医学或生物学为落脚点翻译中医术语更符合实际,但以上探讨多侧重于理论探讨。而中医术语标准最终需要落实到实践,这不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且要从术语标准实际应用出发,即所谓“约定俗成原则”。但对这些原则缺乏量化指标,多从研究者主观角度进行分析。
类似于中医英语的术语标准的争论,在商务英语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因此曹合建《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中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其结果很难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和学术的严谨性,因而很难获得学界的认同”,提出了将语料库运用到商务英语的研究[16]。
中医英语可借鉴这一经验,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医术语英译研究。而语料库因其语料真实丰富,且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整理语言数据,可为中医术语的英译提供客观依据,使结果更加可靠和全面。
语料库就是通过一定理论原则而选择的自然语言用法的集合,通常包含口语或书面语的用法,并且以计算机档案方式储存。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者可开展语言理论及应用研究。其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词典的编写、词频研究、语音识别、信息检索。
通过建立中医术语英译语料库可以对中医英语的真实运用情况进行取样,对这些取样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确定中医英译标准的真实情况,并对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完善提高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
参考文献
[1]朱建平.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33-1637.
[2]洪梅.近30年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历程[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3]朱建平.浅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规范与审定[J].中医杂志,2003,44(4):247-249.帅的繁体字怎么写
[4]王永炎,朱建平.五年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J].科技术语研究,2005,7(3):29-3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H20348-2006[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Ⅱ-1.
[6]闻殊.《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出版[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2):21-21.
[7]洪梅,朱建平.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与规范原则关系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2):46-51.
[8]李照国.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的若干问题探讨:从WHO/ ICD-11到ISO/TC249[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
989-996.天蝎女处女男
[9]史楠楠,韩学杰,刘兴方,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工作进展及工作建议[J].世界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1,6(8):734-736.
哈姆雷特教案[10]康财庸,荣光,孟庆刚.ISO704术语形成原则对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原则的启示[J].环球中医药,2014,7(6):472-
476.
[11]HAGIHARA K,GROUP AOKF,YAKUBO S,et al.Abbreviation of kampo formulations and basic terminology in
kampo medicine[J].Traditional&Kampo Medicine,
2017,4(2):65-88.
[12]范为宇.国际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3):136-140.
风筝的做法[13]HUI K K,PRITZKER S.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in Chine Medicine:The Perspective from UCLA
Center for East-West Medicine(I)[J].Chin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7,13(2):64-66.
[14]赵霞.标准化视阈下中医术语英译标准[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141-143.
[15]崔应珉.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J].河南中医药学刊,20
01,16(2):61-63.[16]曹合建.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20.
收稿日期:2019-10-24
*基金项目: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重点项目(J17RZ002);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团队项目(JG2017023)。
作者简介:徐丽(1980—),女,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和语料库。
△通讯作者:张喆(1971—),男,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英语和语料库。

本文发布于:2023-08-03 00:4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27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术语   标准   原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