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之道”、“人之道”初探

更新时间:2023-07-30 07:32:15 阅读: 评论:0

何首乌功效老子“天之道”、“人之道”初探
王法强
【摘 要】At the age of Lao Tzu, there were wide gaps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the society. He expod the root cau of this phenomenon. He criticized the way of people and called for a return to the way of heaven. The latter is not only objective, transcendent, but also rves as the criteria of value. It is balanced and just, beneficial and harmless, content and moderate. The way of people has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It means that the way of heaven rves as the standard of value while the way of people is divided into real form and ideal form.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al form of the way of people comes from its multiple deviations from the ideal form. The purpo of criticizing the way of people is to establish the way of heaven as the core principles of social distribution. It aims to advocate rational egalitarianis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current wealth gap.%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他揭露了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批判了“人之道”,呼吁回归“天之道”。老子的“天之道”不仅具有客观性、超越性,而且具有价值规范的意义。它具
有均衡公正、利而不害、知足谦让的特点。“人之道”具有二重维度,即以“天之道”为价值标准,将“人之道”区分为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人之道”现实形态的产生,源于其对理想形态的多重背离。老子批判“人之道”的目的,在于确立以“天之道”为核心的社会分配原则,倡导合理的平均主义,对于解决当前贫富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总页数】5页(P69-73)
【关键词】老子;天之道;人之道;贫富差距;财富分配
【作 者】王法强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正文语种】处境读音中 文
【中图分类】B223
老子生活在“天下无道”的时代,不仅社会结构在急剧变革,而且原有的价值体系也岌岌可危。老子面对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的社会现实,揭露了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背离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而奉行与之相反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1](186)。认为正确的解决之道是批判、否定造成贫富不均的“人之道”,确立以“天之道”为核心的社会分配原则,缩少社会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建设合乎天道自然的理想社会。
贫富差距是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老子生活的时代,一方面由于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劳动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由于“王纲解钮”、礼乐刑政失范,统治阶级私欲膨胀,通过税收制度、兼并战争等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因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导致贫富差距日益悬殊。这种现象在当时各个诸侯国内相当普遍,如齐国晏婴曾抨击指出:“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左传》昭公三年)。也就是说,老百姓的劳动成果竟有三分之二被当权者所剥夺,剩余的部分无法维持温饱的生活水平,导致了公室中财富朽坏而底层年老者却忍冻挨饿的悲惨处境。事实上,不独齐国如此,其他诸侯国的情况亦大体类似。如我们可从孔孟的言论中间接推知鲁国的状况,孔子所忧患的“不均”、“不安”[2](170)嘲笑英语
,正是基于“寡”与“贫”的社会现实;在孟子所设计的仁政措施中,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作为王道理想能否实现的考核标准等,均可从侧面证明当时鲁国亦面临着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局面。
文案朋友圈
老子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他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184)不止于此,他还进一步探究了造成贫富分化悬殊的社会心理动因,最终将之归结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进而他主张应效法“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重构公正合理的价值体系。就此而言,无疑比孔子试图通过“克己复礼”的方式,重构道德秩序与政治秩序的一致性,以实现人心的“和”与“安”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当然,老子只是提出了一种相对合理的分配原则,其现实操作性并不是很强,但至少要强于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的宏伟志愿。
老子通过对“人之道”的深刻反思,认为造成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源就在于“人之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这种不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无疑揭示了统治者的剥削手段,其具体表现为:“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1](141-142)老子对此种行径十分愤慨,指斥他们“是为盗夸,非道也哉!”[1](-142)而且由于统治者“食税之
多”、“求生之厚”,导致“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1](184)等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将导致“天下无道”[1](125)。由此可见,“人之道”的滑落则可能走向社会治理的反面,沦落到“非道”、“无道”的境地。
于是,老子又提出了“天之道”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186)其财富分配最终能够实现一种自然均衡的效果,即所谓“民莫之令而自均”[1](81)。“均”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较为合理的状态,为历代有识之士所重视。孔子面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均无贫”[2](170)的著名主张。汉代名相陈平早先为里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3](365)陈平后来以丞相身份参与治天下,应当实行了类似于“分肉食甚均”的政策,他和曹参等人一道促成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和平。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打着“均贫富”的口号,一呼百应;甚至于梁山泊好汉也以“劫富济贫”的方式来“替天行道”。说明起义农民也认识到了“均贫富”是天道而非人道。财富分配上的“均”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保障。中国传统智慧有关“均”的认识,追根溯源,都来自于老子。
既然“人之道”背离了“天之道”而导致不合理现象的发生,那么我们就需探究“天之道”的本来面目,以及“人之道”与之相背离的动因,以便重新确立合理的价值体系。
(一)“天之道”的内涵及特点
在《老子》一书中“天之道”与“天道”紧密相连,作用、意义基本相同,为讨论问题方便起见,我们先将它们罗列如下: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贴车膜多少钱
中考成绩查询网站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两方面的认识:首先,“天之道”或“天道”不能简单地用自然规
律来概括,因为它并非纯然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规律,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规范意义,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1](188),“天之道,利而不害”[1](192)等。“天之道”的价值范导作用,主要根源于天道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也规定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向。这种价值本原上的“天之道”与儒家的“天命”或“天道”观相类似,不过,在儒家那里,“天道”更多地是继承了周代以来“道德之天”的观念,而老子的“天道”观则更多地蕴含了自然主义的意向。质言之,它以“自然”为其核心价值原则,并通过“无为”的方式来具体展现,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其次,“天之道”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显现不同的特点,但其基本精神则是一致的。在社会层面上,“损有余而补不足”体现了“天之道”要求均衡公正的特点。这种调节机制遵循自然的运行法则,不走极端,注重均衡,有利于实现人文生态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调节之道表现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并不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提倡合理的平均主义。这种合理平均主义的实现得益于“天之道”的“利而不害”,其具体途径为:“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1](181-182)也就是说,在既得利益面前人人不争夺,得其应得;不主动邀功请赏,各得所需;最终实现自然均衡的理想效果。在个体层面上,“功遂身退”体现了“天之道”知足谦让的特点。“天之道”实际上就是“有道者”或“圣人”所遵循的原则,“天之道,
倒霉的反义词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192)所谓“为而不争”、“功遂身退”,就是说积极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但在功劳面前从不争夺以期据为己有,而是人人有份、共同分享,这或许就是老子所向往的合理平均主义。
云飞一年收入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7:3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1235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财富   老子   天道   现实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